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受到电视综艺节目的关注。央视的《机智过人》、湖南台的《我是未来》相继出炉,《最强大脑》《一站到底》《汉字风云会》《蒙面唱将猜猜猜》等传统综艺节目中,也开始加入更多这类元素。而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要数《机智过人》。央视与中科院的深度合作,使观众得以了解中国最强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子、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完全原创的节目形式,也突破了我国综艺节目创意贫乏、模仿国外的弊病。
这些节目,从整体上拓展了电视综艺的资源广度、形态宽度和人性的厚度,也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范例。
资源综艺化的难度决定了节目的高度
在人们心目中,综艺节目往往天然贴着“娱乐”的标签,因为,只有把一个晦涩难懂的选题进行综艺化表现,观众接受度才更高。但两者绝不等同。拒绝“娱乐至死”的综艺,需要拓展自身的广度,容纳多种多样的题材。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提出,不同资源综艺化的难度是不同的,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分类:“吃肉”“啃骨头”和“砸石头”。
“吃肉”的典型代表,就是央视三套的一系列节目,歌唱、舞蹈、杂技、魔术……可以说,传统的文艺资源都是吃肉类型的。
当这些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就迎来了“啃骨头”的节目,包括诗词大会、地理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领域开始进入综艺的题材范围,业内的人们也开始感受到创作的难度。然而,如今这类节目也已经过多了,打开电视,各卫视播出的诗词类节目至少有五六档,都在跟风。当然,除了诗词,文化资源还有其他可以开发的空间,比如日记、四大名著等。
不难看出,我们正处于“啃骨头”的时代,但“骨头”还有得啃。
第三類就是“砸石头”类的节目了。《机智过人》《我是未来》等科技节目就属于这一类。其中,《机智过人》更是完全放弃了综艺以往的娱乐化套路,十分难得。但节目并未因此就变得枯燥。人机对抗的形式,使其具备了天然的传播性;每一个选题都有三番五斗的设计,形成了剧情类、纪实类的氛围。
“形式即内容”,这句在艺术领域很常见的话,也可套用于综艺节目。除去购买国外综艺版权,国内的原创节目很少在形式感上有所突破。而《机智过人》体现了打造国际最前沿综艺节目的一种追求。在舞美上,节目打破了传统的舞台构建模式,让观众席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并且首次大量使用冰屏、AR、机械臂等“黑科技”产品技术,达成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就在节目播出两周之后,米高梅电影公司向节目组提出了购买播出版权的申请。
科学传播更需人文视角
科学类节目往往强调理性精神,如何打破固有的冰冷气息,让节目变得有温度?这就需要从人文的视角来切入。
人工智能,本身就有“人”的元素。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不一定和人类有相同的外表,但都有更强大的能力,甚至有自己的情感,是毫不逊色于人类的智慧生命。即使不幻想那么遥远,当今社会,人工智能也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人类。这难免会让人们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的争论铺天盖地,成为整个社会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机智过人》选择“人机共生”作为节目的制作方向,无疑对解答人们疑问、引导公众情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正如中国科协科普部传播处副处长黄晓春所评价的,其所呈现的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虽然有比较和比赛,但不是对抗的、更不是有敌意的,而是合作的或者说和谐的。节目让人们看到,人工智能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助手、同伴和朋友,人和人工智能是如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在一次研讨会上,总导演陈齐艺曾这样阐释节目的精神内核:“人工智能不只是对手,更像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它照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身上的未解之谜。而一次次的交锋,体现的也不仅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差异,更传达一种人和机器的相处之道。”
的确,节目从题材、内容到表现手法,都充分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一些项目如会作诗、写对联的机器人等,更体现了科学与文化的交融,前沿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接。
如何让科学更长久地“领占”荧屏
向公众展示科学并不容易,科学像一块坚硬的冰糖,硬嚼说不定会把牙齿硌坏,硬咽下去也许会把喉咙噎住。但是,电视综艺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像一杯温水,把这块冰糖慢慢溶化,变成一杯糖水,使人们能够更容易、更愉快地吸收它。
传统的科技类节目,多为专题形式——比如演讲节目《未来架构师》(图④)、科教频道的纪录片,有品质,但是相对小众,瞄准的是高知人群。还有一类是新闻性节目,属于“一次性”产品,经过短暂的讨论消费之后就消失了,虽然每个重要的科技新发现都能占领新闻的价值点,但不会像综艺有传播性和长尾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机智过人》《我是未来》等科技综艺节目,为科普传播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这类节目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比如在节目剪辑上,《机智过人》被大量观众吐槽“过于拖沓”;《我是未来》的娱乐性噱头较多,也影响了科技内容的含量。作为密度最大的“石头”,科技综艺显然不像“肉”和“骨头”那样容易添加“佐料”,如果每期节目的时间长度还是因循传统,难免有“掺水”之嫌。而在题材的选择上,《机智过人》涉及司法工具领域的偏多,如人脸识别、步态识别相继出现,造成了一定的重复感;大众对人工智能最关注的是解决人类痛点,交通、教育、医疗、消费……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节目中体现不够。《我是未来》的项目则参差不齐,有比较明显的随意性,参与方并不一定能代表该领域的发展程度和最高水准。另外,节目的参与感也还可以做得更好,让观众能够与节目产生更多互动,对人工智能有更切身的体会。
小荷才露尖尖角。期待接下来会有更多主题的科学前沿走进综艺,丰富我们的荧屏,也期待这些节目能够让科学更持久地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这些节目,从整体上拓展了电视综艺的资源广度、形态宽度和人性的厚度,也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范例。
资源综艺化的难度决定了节目的高度
在人们心目中,综艺节目往往天然贴着“娱乐”的标签,因为,只有把一个晦涩难懂的选题进行综艺化表现,观众接受度才更高。但两者绝不等同。拒绝“娱乐至死”的综艺,需要拓展自身的广度,容纳多种多样的题材。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提出,不同资源综艺化的难度是不同的,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分类:“吃肉”“啃骨头”和“砸石头”。
“吃肉”的典型代表,就是央视三套的一系列节目,歌唱、舞蹈、杂技、魔术……可以说,传统的文艺资源都是吃肉类型的。
当这些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就迎来了“啃骨头”的节目,包括诗词大会、地理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领域开始进入综艺的题材范围,业内的人们也开始感受到创作的难度。然而,如今这类节目也已经过多了,打开电视,各卫视播出的诗词类节目至少有五六档,都在跟风。当然,除了诗词,文化资源还有其他可以开发的空间,比如日记、四大名著等。
不难看出,我们正处于“啃骨头”的时代,但“骨头”还有得啃。
第三類就是“砸石头”类的节目了。《机智过人》《我是未来》等科技节目就属于这一类。其中,《机智过人》更是完全放弃了综艺以往的娱乐化套路,十分难得。但节目并未因此就变得枯燥。人机对抗的形式,使其具备了天然的传播性;每一个选题都有三番五斗的设计,形成了剧情类、纪实类的氛围。
“形式即内容”,这句在艺术领域很常见的话,也可套用于综艺节目。除去购买国外综艺版权,国内的原创节目很少在形式感上有所突破。而《机智过人》体现了打造国际最前沿综艺节目的一种追求。在舞美上,节目打破了传统的舞台构建模式,让观众席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并且首次大量使用冰屏、AR、机械臂等“黑科技”产品技术,达成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就在节目播出两周之后,米高梅电影公司向节目组提出了购买播出版权的申请。
科学传播更需人文视角
科学类节目往往强调理性精神,如何打破固有的冰冷气息,让节目变得有温度?这就需要从人文的视角来切入。
人工智能,本身就有“人”的元素。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不一定和人类有相同的外表,但都有更强大的能力,甚至有自己的情感,是毫不逊色于人类的智慧生命。即使不幻想那么遥远,当今社会,人工智能也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人类。这难免会让人们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的争论铺天盖地,成为整个社会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机智过人》选择“人机共生”作为节目的制作方向,无疑对解答人们疑问、引导公众情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正如中国科协科普部传播处副处长黄晓春所评价的,其所呈现的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虽然有比较和比赛,但不是对抗的、更不是有敌意的,而是合作的或者说和谐的。节目让人们看到,人工智能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助手、同伴和朋友,人和人工智能是如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在一次研讨会上,总导演陈齐艺曾这样阐释节目的精神内核:“人工智能不只是对手,更像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它照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身上的未解之谜。而一次次的交锋,体现的也不仅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差异,更传达一种人和机器的相处之道。”
的确,节目从题材、内容到表现手法,都充分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一些项目如会作诗、写对联的机器人等,更体现了科学与文化的交融,前沿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接。
如何让科学更长久地“领占”荧屏
向公众展示科学并不容易,科学像一块坚硬的冰糖,硬嚼说不定会把牙齿硌坏,硬咽下去也许会把喉咙噎住。但是,电视综艺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像一杯温水,把这块冰糖慢慢溶化,变成一杯糖水,使人们能够更容易、更愉快地吸收它。
传统的科技类节目,多为专题形式——比如演讲节目《未来架构师》(图④)、科教频道的纪录片,有品质,但是相对小众,瞄准的是高知人群。还有一类是新闻性节目,属于“一次性”产品,经过短暂的讨论消费之后就消失了,虽然每个重要的科技新发现都能占领新闻的价值点,但不会像综艺有传播性和长尾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机智过人》《我是未来》等科技综艺节目,为科普传播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这类节目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比如在节目剪辑上,《机智过人》被大量观众吐槽“过于拖沓”;《我是未来》的娱乐性噱头较多,也影响了科技内容的含量。作为密度最大的“石头”,科技综艺显然不像“肉”和“骨头”那样容易添加“佐料”,如果每期节目的时间长度还是因循传统,难免有“掺水”之嫌。而在题材的选择上,《机智过人》涉及司法工具领域的偏多,如人脸识别、步态识别相继出现,造成了一定的重复感;大众对人工智能最关注的是解决人类痛点,交通、教育、医疗、消费……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节目中体现不够。《我是未来》的项目则参差不齐,有比较明显的随意性,参与方并不一定能代表该领域的发展程度和最高水准。另外,节目的参与感也还可以做得更好,让观众能够与节目产生更多互动,对人工智能有更切身的体会。
小荷才露尖尖角。期待接下来会有更多主题的科学前沿走进综艺,丰富我们的荧屏,也期待这些节目能够让科学更持久地闪耀着人文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