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风险的探讨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同时其对发展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致使高校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引发融资风险,尤其是对作为高校主体的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风险的讨论成为社会焦点。文章主要从分析公办高校资金来源入手,通过对发展性融资风险的解析,探讨化解发展性融资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公办高校 发展性融资风险 教育成本分担 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0-122-02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校中人数占比最大的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由1998年的340.87 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738.84万人,增长超过5倍。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已有的教育资源远远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需要扩建校舍、改善教学条件、引进人才等,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为此高校对发展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致使高校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其中向金融机构融资(主要是贷款)成为最重要、快捷的途径。据统计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人民币之间。而我国高校的主体是公办高校,上述贷款的去向也主要是公办高校,因此,对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风险的讨论成为社会焦点,也使公办学校的发展面临新的难题。
  
  一、公办高校主要融资方式
  
  (一)财政拨款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其融资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但由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始终达4%的目标。因此,直接反映在高等教育上,就是财政拨款的数量呈逐年下降态势,据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6775.9元人民币、公用经费支出为2892.65元人民币,2005年则下降为5375.94元人民币和2237.57元人民币,两项合计下降约21%,这种拨款状况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
  (二)学费收入
  自1997年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全面实行学生交费上学后,学费收入已成为高校融资的又一重要来源。尤其是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超常发展,学费占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比例也提高特别快,从1998年的13.31%提高到2005年的31.05%,平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三)科技产业、基金会、合作办学等收入
  近20年来,我国公办高校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一批高科技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深沪两大证券交易所的高校板块上市公司就有22家,其收益“反哺”学校,为高校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来源。此外,随着近年来由财政出面或学校自己成立的很多教育基金会的不断建立,也集中了一些资金用于高校的发展。同时,学校也通过建立“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等形式引入了企业或机构投资进行建设和发展。
  (四)金融机构融资
  如前所述,近年来公办高校通过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融合,以银校合作的方式使金融机构融资在新校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各高校重要的融资方式。
  从上述融资方式中可以看出财政性拨款不足,学费上升较快,但由于受到《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社会舆论的制约,其上升幅度也会受到限制,而科技产业、基金会、合作办学等收入受到高校自身条件的影响也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因此,发展性融资的主要途径就变成了向金融机构融资。
  
  二、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风险解析
  
  (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导致发展性融资风险
  从公办高校融资方式来看,如果没有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高校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维持生存和发展是较为合理的,据统计,我国1999年以前高等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均在60%以上。但扩招后的1999年至2001年国家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则下降了11个百分点。可以说,国家政策引导高校扩招又不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为了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平衡发展,确实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和增加教学设备上,从而选择“举债”来筹措资金是无奈之举,因此,国家的扩招政策是导致高校发展性融资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對公办高校定位认识上的误区加剧了发展性融资风险
  持续十多年的高等教育产业化讨论无疑也将公办高校置于产业化的浪潮之中,主张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观点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法》中“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得,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决定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性质和高校的定位,基于此种理念,高校作为企业经营,为了获得更大利润开始主动取得发展性融资,以满足高校规模扩张的需要。许多公办高校向金融机构大量举债并热衷于圈地和大学城建设,贷款几亿至十几亿不等。因此,对高校定位认识上的误区加剧了发展性融资风险。
  (三)现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执行上的偏差增大了发展性融资风险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张,他在《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中认为高等教育成本虽然必须由多元主体分担,但政府必须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这一观点也被诸多推行教育成本分担的国家和地区所赞同。但我国因为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也因为政府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理解的偏差,片面地认为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就是将教育成本由国家转移到受教育者个体。这种理解造成了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意识的弱化,国家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对比重下降很快,导致高校收费增加,造成学生家庭教育负担过重,产生社会不公平感,也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受到非议。因此,限制高校提高收费成为社会呼声,导致教育成本分担的重任实际上落在了高校头上,增加发展性融资的同时无疑也增大了融资的风险。
  (四)高校发展中的某些不理性行为放大了融资风险
  公办高校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存在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高校行政效率低下和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在近年来在审计过程中一些高校发生的资金贪污与挪用案件屡有曝光,某些高校花费数百万去装点校门或将大量经费用来搞政绩工程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尽管在少数院校中存在,但其社会效应巨大,造成的影响恶劣,不仅一定程度地掩盖了高校发展性融资的迫切感,同时也放大了融资的风险性,使社会对高校发展性融资的目的产生质疑。
  
  三、化解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风险的方法分析
  
  (一)国家作为公办高校的所有者和受益人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从政策层面消除已产生的发展性融资风险及风险隐患
  1.《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国家对教育或高等教育投入的具体责任应明确,如规定财政预算中或GDP中的百分之几必须为教育投入等,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还应在法律法规中加入教育投入的问责制,如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不履行教育投入责任时,人大常委会可以对行政负责人或财政部门负责人问责;学校和受教育者也可以依法对政府不履行教育投入责任提起诉讼等。
  2.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以化解资金矛盾。据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布,2004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为14.90%,按当年财政支出28486.89亿元人民币计算,仅为4245亿元人民币。在2005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指出,2004年用于公款吃喝、公车、公费出国等开支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对于这些政府开支稍加控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即可缓解。
  3.国家应早决策,担负救助高校的主要责任。政府应及早清理目前公办高校已发生的金融机构贷款,并采取贴息、按一定比例还本等措施,尽可能将其负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再者,应考虑在今后若干年中增拨基建款项,用于弥补高校在扩招中增加基建投资的缺口。同时也可考虑设立偿债基金专户,由政府和高校共同出资建立,从而提供切实的资金保障,防范风险的再度产生。
  4.国家应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和覆盖面,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成本的合理负担。我国2007年5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规定:中央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超过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上述政策的执行无疑对高校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与许多实行教育成本分担的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存在。据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统计,2003-2004学年全日制大学生有76%得到过各种经费资助;62%的学生得到奖学金、助学金;50%的学生获得贷款资助。因此,国家应根据财政收入情况继续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缓解高校的资金压力。
  5.国家可以尝试组建政策性的教育发展银行,或者由国家开发银行承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通过发放长期贷款逐步置换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形成以政策性贷款为主、商业性贷款为辅的融资制度。也可以借鉴一些省市的运作经验,由政府出面组建高教投资公司,由公司向政策性銀行融资,投资高校建设,即可避免产权主体缺位,又可实现高校的管办分离,从而避免融资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二)公办高校作为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理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逐步消除发展性融资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1.公办高校应调整办学理念,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面对发展性融资风险的现实,公办高校应适时转变办学思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坚持勤俭办学,合理安排资金,按照轻重缓急使用资金,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以加强教学基础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主,避免资源浪费,防止融资风险扩大。
  2.公办高校应盘活现有资产,减轻债务负担。多数公办高校进行发展性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建新校区,以满足扩招后对教学行政设施的需求。其老校区一般在城市中的较繁华地段,面积虽小但土地价格很高,出售老校区用于商业开发,对学校办学用地的影响不大,土地置换所得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资金压力,弥补学校部分建设资金,降低债务负担。
  3.公办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增收节支。鉴于体制原因,我国公办高校普遍缺乏经营观念,管理水平与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应该把企业管理的经验引入高校,使高校管理由粗放转向精细。从经营学校增加收入方面看,高校拥有大量的优质资产和人力资源,还有师生内部消费的市场,应该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合理经营,如促进后勤社会化、产业化等,使高校在为社会提供教育产品的同时也创造其他价值,从而增加高校收入。从控制成本方面,高校也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现在许多高校一方面存在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又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高校应增强节约意识,建设节约型校园,以降低办学成本,增强还贷能力。
  4.公办高校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偿债能力。高校可以积极争取所在地政府的支持,筹措社会资金,争取社会捐赠;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增加校办产业收入;积极培育科研力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为社会各界服务,以获得资金支持;促进联合办学,既实现了人才的定向培养又为学校筹集了建设资金;对新校区建设学生公寓、食堂等设施采用PT、BOT、TOT等方式建设;对价值高的大型试验设备也可采用融资租赁等方式,以减少学校的资金压力。
  5.公办高校应以综合财务预算管理为切入点,将贷款资金有机地纳入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仍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将当年需要偿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列入财务预算,并在预算编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根据贷款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从而保证贷款的偿还。同时,为弥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缺陷,保证按期偿还贷款,高等学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根据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安排偿债准备金。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体现预算的刚性,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用途,确保专款专用。
  (三)金融机构作为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发放的主体,在重视教育融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银校合作,防范金融风险
  1.由于近年的连续扩招,公办高校的容纳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生源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公办高校的收费标准在今后5-10年内不会有大的增长,这就意味着,公办高校的收入增长空间极为有限,偿债能力进一步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一旦高校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危机,必将影响银行贷款的按期收回,造成大量的呆滞贷款,引发金融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应认真分析公办高校发展性融资形势,提高风险和效益意识,防止盲目贷款。
  2.金融机构应完善信贷资金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办高校融资的风险监控。
  (1)控制贷款项目。对制约学校当前事业发展关键问题以及对事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最紧迫、最急需的项目,即直接用于教学、科研的项目给予支持;对于消费性建设项目,形象工程要严格控制。
  (2)控制贷款规模。金融机构应了解贷款高校的收入,招生情况、竞争优势劣势及政策环境变化对它的影响等因素,结合其项目资金需求和建设周期,在掌握高校资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根据信贷政策和风险承受、控制能力确定贷款规模。绝不能以贷促存,盲目扩大融资规模,将贷款资金转化为存款规模。否则将加大公办高校融资的成本,增加融资风险。
  (3)控制贷款使用。金融机构要加强贷后管理,监管好每笔资金的使用,对其支付方向进行核实,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并形成有效资产。在贷款管理中尤其要防止公办高校将资金挪作消费、消耗性支出。
  (4)控制贷款回收。金融机构一旦向公办高校发放贷款,就必须关注其资金流向。贷款高校的财政拨款收入、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在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的前提下应及时用于还本付息。
  3.金融机构应注重融资的综合效益,与公办高校实施全面银校合作,争取推出高起点、高标准、系统化的理财方案,在资金动作、咨询等方面为高校提供全面服务,起到理财顾问的作用,与高校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也可将高校职工作为个人金融客户的重要群体,创造新的业务和效益增长点,从而有效防范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1998-2006)
  2.《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12.21
  3.从“两会”代表关注学费谈起.中国网,2007.3.22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3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D.B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U.S.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Student Financing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2003-2004【R】.Washington, DC:U.S.NCES,2006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 250023)
  (责编:吕尚)
其他文献
年初岁尾,众多“十二五”产业规划密集出台。仅在2011年11月份总共正式出台了18份“十二五”产业规划。工信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等部委于2011年11月28日这一天内共
我国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融资又是房地产行业赖以生存的命脉。文章首先分析了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的现状,针对新融资渠道——REITs作以简单介绍,并探讨了REITs在我国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丹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成针药组和中药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患者给予天王补心丹加
在《国际政治学》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文章论证了《国际政治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双语教学实践的具体思路。针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展开江西的版图:巍巍井冈蓊郁碧翠,滔滔赣江绵延流长,高速公路动脉八方纵横,铁路进入电气化时代。江西的城市,新建高楼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道路不断拓宽延展,每一座城市都展现着青春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择业观念,如消极等待,过分看职业稳定.专业对口,一次就业定终身,盲目择业,知识,能力、素质等同观等。针
目的:研究黄连、五味子、乌梅、连翘颗粒剂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连、五味子、乌梅、连翘颗粒剂悬液对耐碳青霉烯类肺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贴压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9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针耳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本刊讯 ICT中国·2013高层论坛一智慧城市发展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领导在会上指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首先是要统筹规划。近年来在各地推进智慧城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