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聚餐和分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咱们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实行分餐制了。
文献记载里的分餐故事
早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有记载: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广招宾客、礼贤下士,他平等对待前来投靠的数千食客,无论贵贱,都同自己吃一样的馔品,穿一样的衣装。某日请一个新来投靠的侠士吃饭,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烛光,侠士误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欲离席而去。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分析出:要产生这样的误会,侠士和孟尝君肯定不会是在同一桌、同一碗里夹菜,当时的宴席应该是采用分餐制的。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两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好、妻子贤惠有礼。其实,这里面也可窥见古代分餐制的影子。
这对成语来自一个典故。《后汉书·逸民传》记载,有一个叫梁鸿的人,品格高洁学问渊博,不少富贵之家想把女儿嫁给他,但都被他谢绝。“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婚后两人志同道合,十分恩爱,搬到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话。
这里的食案,也就是吃饭用的“小茶几”。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子外的地上。可见,梁鸿夫妇如此恩爱,也没有合餐呢。
考古遗迹里的分餐场景
从文献资料里看古人分餐而食的场景,我们只能靠想象。不过,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绘画资料,能看到古代分餐制的真实场景。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研究员王仁湘谈道:“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看不到许多人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场景。从战国到汉代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小食案)实物,以木料制成的为多,常常饰有漂亮的漆绘图案”。
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从1978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40多年来考古工作还未停止。从这里发掘出的不少文物,又将中国古人分餐而食的历史向前推了一步。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木案平面多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长约1米、宽约30厘米上下。案下有木条做成的支架,高仅15厘米左右。案通涂红彩,有的还用白色绘出边框图案。木案出土时都放置在死者棺前,案上还放有酒具多种,有杯、觚和用于温酒的容器,稍小一些的墓,棺前放的不是木案,而是一块长50厘米的厚木板,板上照例也摆上酒器。
王仁湘在《分餐与会食——古代中国人进餐方式的转变》这篇论文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陶寺遗址的发现十分重要,它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食案是礼制化的分餐制的产物。”
家具形態的变化催生会食制
中国人的进食方式是何时由分餐制转变为会食制,围桌就餐的呢?历史学家认为,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
公元5至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要求也就慢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这就为会食制、围桌就餐创造了条件。
不过,完全发展到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制,这中间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分餐方式还未完全消失。例如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韩熙载和其他朝廷官员在一起听着小曲儿宴饮,三个小食桌,在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是用8个盘盏盛着的果品和佳肴,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餐具,互不混杂。
(摘自《金陵晚报》)
文献记载里的分餐故事
早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有记载: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广招宾客、礼贤下士,他平等对待前来投靠的数千食客,无论贵贱,都同自己吃一样的馔品,穿一样的衣装。某日请一个新来投靠的侠士吃饭,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烛光,侠士误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欲离席而去。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分析出:要产生这样的误会,侠士和孟尝君肯定不会是在同一桌、同一碗里夹菜,当时的宴席应该是采用分餐制的。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两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好、妻子贤惠有礼。其实,这里面也可窥见古代分餐制的影子。
这对成语来自一个典故。《后汉书·逸民传》记载,有一个叫梁鸿的人,品格高洁学问渊博,不少富贵之家想把女儿嫁给他,但都被他谢绝。“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婚后两人志同道合,十分恩爱,搬到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话。
这里的食案,也就是吃饭用的“小茶几”。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子外的地上。可见,梁鸿夫妇如此恩爱,也没有合餐呢。
考古遗迹里的分餐场景
从文献资料里看古人分餐而食的场景,我们只能靠想象。不过,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绘画资料,能看到古代分餐制的真实场景。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研究员王仁湘谈道:“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看不到许多人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场景。从战国到汉代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小食案)实物,以木料制成的为多,常常饰有漂亮的漆绘图案”。
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从1978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40多年来考古工作还未停止。从这里发掘出的不少文物,又将中国古人分餐而食的历史向前推了一步。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木案平面多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长约1米、宽约30厘米上下。案下有木条做成的支架,高仅15厘米左右。案通涂红彩,有的还用白色绘出边框图案。木案出土时都放置在死者棺前,案上还放有酒具多种,有杯、觚和用于温酒的容器,稍小一些的墓,棺前放的不是木案,而是一块长50厘米的厚木板,板上照例也摆上酒器。
王仁湘在《分餐与会食——古代中国人进餐方式的转变》这篇论文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陶寺遗址的发现十分重要,它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食案是礼制化的分餐制的产物。”
家具形態的变化催生会食制
中国人的进食方式是何时由分餐制转变为会食制,围桌就餐的呢?历史学家认为,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
公元5至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要求也就慢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这就为会食制、围桌就餐创造了条件。
不过,完全发展到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制,这中间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分餐方式还未完全消失。例如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韩熙载和其他朝廷官员在一起听着小曲儿宴饮,三个小食桌,在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是用8个盘盏盛着的果品和佳肴,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餐具,互不混杂。
(摘自《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