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分餐制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ccc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聚餐和分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咱们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实行分餐制了。
  文献记载里的分餐故事
   早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有记载: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广招宾客、礼贤下士,他平等对待前来投靠的数千食客,无论贵贱,都同自己吃一样的馔品,穿一样的衣装。某日请一个新来投靠的侠士吃饭,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烛光,侠士误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欲离席而去。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分析出:要产生这样的误会,侠士和孟尝君肯定不会是在同一桌、同一碗里夹菜,当时的宴席应该是采用分餐制的。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两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夫妻感情好、妻子贤惠有礼。其实,这里面也可窥见古代分餐制的影子。
     这对成语来自一个典故。《后汉书·逸民传》记载,有一个叫梁鸿的人,品格高洁学问渊博,不少富贵之家想把女儿嫁给他,但都被他谢绝。“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婚后两人志同道合,十分恩爱,搬到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话。
    这里的食案,也就是吃饭用的“小茶几”。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子外的地上。可见,梁鸿夫妇如此恩爱,也没有合餐呢。
  考古遗迹里的分餐场景
    从文献资料里看古人分餐而食的场景,我们只能靠想象。不过,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绘画资料,能看到古代分餐制的真实场景。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研究员王仁湘谈道:“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看不到许多人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场景。从战国到汉代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小食案)实物,以木料制成的为多,常常饰有漂亮的漆绘图案”。
     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从1978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40多年来考古工作还未停止。从这里发掘出的不少文物,又将中国古人分餐而食的历史向前推了一步。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木案平面多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长约1米、宽约30厘米上下。案下有木条做成的支架,高仅15厘米左右。案通涂红彩,有的还用白色绘出边框图案。木案出土时都放置在死者棺前,案上还放有酒具多种,有杯、觚和用于温酒的容器,稍小一些的墓,棺前放的不是木案,而是一块长50厘米的厚木板,板上照例也摆上酒器。
    王仁湘在《分餐与会食——古代中国人进餐方式的转变》这篇论文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陶寺遗址的发现十分重要,它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食案是礼制化的分餐制的产物。”
  家具形態的变化催生会食制
    中国人的进食方式是何时由分餐制转变为会食制,围桌就餐的呢?历史学家认为,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
   公元5至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要求也就慢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这就为会食制、围桌就餐创造了条件。
    不过,完全发展到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制,这中间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分餐方式还未完全消失。例如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韩熙载和其他朝廷官员在一起听着小曲儿宴饮,三个小食桌,在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是用8个盘盏盛着的果品和佳肴,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餐具,互不混杂。
  (摘自《金陵晚报》)
其他文献
自然界中,再没有比鹰俯冲捕食更为壮观的景象了!当鹰爪猛然伸出去捉住下一顿美餐时,是力量、优雅、精准的完美结合。   但在鹰俯冲以前,它需要看到机会——鹰用它非凡的视觉从高空聚焦于猎物身上;   在鹰看到机会前,它需要定位自己——它高高翱翔在温暖的热风上面,以使自己处于能够俯瞰全景的位置;   在鹰把自己放到正确的位置前,它需要离开巢——一只幼鹰,开始时笨拙,但很快会发现力量,因为它开始习惯蕴蓄在翅
期刊
智者问学生:“往前走一步即死,往后退后一步则亡,这时你该怎么办?”   学生说:“很简单,我往左右两边走。”   智者笑道:“不错不错,你已经毕业了。”   当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时,別忘了左右两侧的路跟前后的路一样开阔。(摘自《生活报》 佚名/文)
期刊
亚岱尔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之一,每次参加火灾救援,他总有从一片混乱和恐慌中重建秩序的本事。   亚岱尔曾经克服每小时120千米的狂风和至少20米高的海浪,扑灭北海的派普艾尔法钻井平台大火。他也扑灭过“恶魔香烟的火光”,那是一场发生在撒哈拉沙漠里的大火,当时已经持续燃烧了6个月,喷入空中的火焰高达140米。他还曾经被征召到科威特去控制伊拉克军队撤离时点燃的117个油井的火灾。   亞岱尔灭火的技术多种
期刊
炸弹树——铁西瓜   我叫“铁西瓜”,是著名的熱带观果植物。我的果实外观青绿光亮,极像一个绿色的大西瓜高高地悬挂在树干上。我诱人的外观让无数前来观赏的游客垂涎欲滴,但馋嘴的你们可别打我的主意。我的外形虽然好看,果实却不可食用,我的果肉黏稠且有异味。当果实成熟时,我的果壳会自动炸开,并发出声响,锋利的碎片四处飞射,如同一颗小型手榴弹。炸开的碎片最远可飞出20多米,我以此散播种子。  远程炮弹——喷瓜
期刊
天津疫苗生产商康希诺生物近日表示,已在招募临床试验志愿者,参加该公司与中国军事科学院联合研发的一种疫苗临床试验,期限为6个月。招募志愿者的通知表示,疫苗不含任何感染性物质,高度安全可靠。此外,由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和上海生物技术公司斯微生物共同开发的另一种疫苗,也在进行动物实验并有望今年4 月中旬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目前约有1000 名中国科学家正全力以
期刊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多地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如山东济南推出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浙江省将推出10亿元文旅消费券,南京发放3.18亿元消费券,长沙、广州补贴汽车消费,河北、四川等地发放消费补贴。其他地方是否也该跟进发放消费券呢?   是刺激消费最稳健的工具之一——所谓消费券,是指政府部门或企业在因经济不景气导致民众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发放的一种专用券及支付凭证,期望借此刺激消费,进而
期刊
在专业领域展现生命个体的成长   一直以来,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是全球性的创作热门。例如,韩国本世纪以来曾播出过《外科医生奉达熙》《赤子之心》《妇产科》《好医生》等诸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则发展出更成熟的类型化创作模式。2004年福克斯台推出的新剧《豪斯医生》连播八季,次年美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实习医生格蕾》更是连续播出16季,并获得了第17季的预定,2020年将继续和观众见面。近
期刊
卢红云是永州双牌县泷泊镇霞灯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但她26年如一日收留并照顾流浪智障乞儿的爱心故事,成为双牌远近闻名的美谈。1994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卢红云在回家路上发现一名衣衫褴褛、摔伤了左臂的男子躺在地上呻吟。卢红云问男子家住哪,可对方只会呜呜哇哇,原来是个聋哑人。善良的卢红云顿时心生怜悯,便把男子带回了家。卢红云的丈夫姜树吉幼年丧父,贫苦出身,也是一位古道热肠的善良人。他看到这又傻又脏的陌生
期刊
3月19日从人社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地企业复工率和员工到岗率稳步提升,已有1亿农民工外出务工,占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的80%。人社部副部长李忠表示,人社部门建立两项机制。第一项是重点企业用工日调度保障机制,实时对接、每日调度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等重点企业用工缺口,全力以赴帮助解决用工问题。   第二项是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加强输出地与输
期刊
传染病影响了许多音乐作品的创作,也让许多作曲家英年早逝。早期的一个例子是德国宾根的希尔德加德(1098~1179年)。这个著名的中世纪女作曲家的正式职业是本笃会的修女,她的很多音乐作品的内容都和治疗呼吸疾病有关,比如,教人如何用孜然、肉豆蔻和洋甘菊充当药物。   和疾病感染有关的题材在后来的音乐作品中,例子也不少。比较著名的是威尔第的《茶花女》和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两部歌剧作品的女主人公薇奥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