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一些粗浅的认识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以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低效”乃至“无效”等有悖于我们的教育追求和教学规律的行为和做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粗浅认识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94-01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上度过的,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也主要是在每节课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的。然而,遗憾的是,学生一学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也只有短短的20周左右,具体到某一学科,课堂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既然如此,我们能够无视“课”的效果、效率、效益和效能吗?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在此谈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做法,请各位同仁批评斧正。
  一、首先是教学方法选择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能否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及学生对教学过程理解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犹为重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例如,有一组学生深感城市交通阻塞和混乱情况严重,为了调查这一问题,不惜用整个周末的时间在街上统计车流情况,最后作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城市道路布局问题》一文,文中用频率统计表和频率分布折线图论证一天中不同时间交通阻塞情况,通过道路两侧障碍物和摊点与车辆的相关散点图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自行设计许多改进意见。观点明确、立意鲜明,使得所学“统计”一章的知识得到充分应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印象深刻、不易忘怀的数学结果。
  三、创设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 学生没有参与,就不能出效率。“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
  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一种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失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四、快速有效地信息反馈,及时优化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
  “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作为教学过程控制者的教师,就必须通过课堂信息反馈,促使教学恰到好处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探求欲望能够在自己设置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从而呈现出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五、课堂小结的有效创设,强化有效课堂的点睛之笔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几乎是每节课都不能少的。的确,在一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全面总结一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学习探究的过程,领悟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深化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能力,教师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课堂结尾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造成悬念、预示新课,使新旧课之间有了衔接。例如立体几何中的“两个平面垂直的判断”一课,课堂结尾时就可以这样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定义与判定,根据前面研究空间两个元素间位置关系的模式,下面我们就应该来研究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的性质了。课后就请同学们自己先来研究一下两个平面相互垂直时有哪些性质?”这样,学生一定很想知道这里的答案,急切地等待上下一节课,并为上好下一节课做好了铺垫。
  叶圣陶先生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学习的期待。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以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低效”乃至“无效”等有悖于我们的教育追求和教学规律的行为和做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自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习环境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在中国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英语学习;问题建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78-01  在中国,许多人把自己奉献给学习英语。虽然学了好多年,可是学生依然流利的表达自己。英语教
期刊
【摘要】早读是语文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早读时间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语音语调、课文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示范和指导。优化早读教学,理念活动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营造参与环境,创造参与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全员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早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85-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83-01  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更如今,中国正处于腾飞的关键
期刊
【摘要】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的素养对学生个体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备良好的素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本文探讨了新时期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班主任;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84-01  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的素养对学生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3.1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87-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科由于它所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所以培养好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即语文的科学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几点认识。  一、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
期刊
【摘要】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牢牢把握住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设计;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88-01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虽然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同所有的语言有着共同的特征,都是作为一种承载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89-01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想就多媒体教学的效能作几点说明 ,以供教育同仁参考。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以下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主体投入,创造学习的原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3.1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97-02  在教学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3.1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91-01  书面表达一直是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教者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近几年来我在英语写作训练中采用了以下五个步骤:  一、教学中要循序
期刊
【摘要】由于语言符号的组合具有任意性,它不是单向地平面性地展开,而是在时间的线条上一个个依次出现,构成不同的结构,语言系统内部(包括语音、词义、句法、章法)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彼此之间都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感教学;连锁反应  【中图分类号】G203.1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