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两类学校短板全面振兴乡村教育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本文简称两类学校)建设,全力振兴乡村教育。到2020年,两类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达到所在省份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更加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满足两类学校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实际需要,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为走读与寄宿作出明确要求
  《意见》提出要准确把握布局要求,科学制订布局规划,妥善处理撤并问题。对于学生走读与寄宿的问题,《意见》指出,农村学校布局既要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既要防止过急过快撤并学校导致学生过于集中,又要避免出现新的“空心校”。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具体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简析】1—3年级学生尚未完全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建议不寄宿且应就近上学;4—6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建议以走读为主、寄宿为辅。尽管《意见》对此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具体到各地的实际,仍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县级人民政府应该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山区,自然村落、居民点较为分散,学校选址不可能照顾到每一户家庭。在此情况下,当地政府管理部门要联合村委,积极与群众协商、沟通,努力使学校布局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面对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某些村4—6年级走读的学生过多,路途较远,那么则应灵活领会《意见》精神,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由学校提供寄宿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建设一所 达标一所 用好一所
  《意见》提出,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家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尤其应按照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统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中央和地方学校建设资金,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快推进两类学校建设。
  《意见》强调,要摸清底数,对照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事求是确定建设项目和内容,制订具体实施计划,落实建设资金,加快建设进度,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各地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本省份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要精打细算,避免浪费,坚决防止建设豪华学校。
  【简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动乡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促使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个别地方曲解上级文件精神,把建设资金重点用在几所学校上,企图建“窗口学校”、搞“面子工程”。为此,《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缺什么、补什么”“坚决防止建设豪华学校”等多项规定,全面杜绝浪费之风。
  建设好两类学校,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国家近年来出台各种政策推进乡村教育发展,一个基本原则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各地必须严格按照包括《意见》在内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统筹建设好两类学校,做到“不落下一所,不厚爱一所”,根据实际情况分配项目、拨付资金,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明确提出要标配学校后勤人员
  《意见》提出要强化两类学校的师资建设,完善编制岗位核定,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革教师培养培训。在完善编制岗位核定方面,《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统筹制定寄宿制学校宿管、食堂、安保等工勤服务人员及卫生人员配备标准,满足学校生活服务基本需要。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方面,“关心乡村教师生活,为教师走教提供交通帮助与支持”写入《意见》。在改革教师培养培训方面,《意见》提出,“国培计划”优先支持艰苦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
  【简析】办好两类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是基础,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对于两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提出了十分详备的要求,各地应该对标执行。《意见》的一个亮点,是明确把标配学校后勤人员作为师资建设标准,这样有利于确保学校后勤工作顺利开展。两类学校一般都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实施该计划的问题之一,就是食堂工作人员紧缺,很多学校只好由教师兼任,加重了教师负担。如果后勤工作人员能纳入学校师资建设范畴,无疑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此外,《意見》提到了要给走教教师提供交通帮助、“国培计划”优先支持艰苦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充分说明该项政策的制定注重细节,体现了周全性、完整性,无疑能让广大乡村教师暖心和放心。
  办好两类学校的核心是提升质量
  《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升两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具体内容以《意见》原文为准)。
  一是发挥中心学校统筹作用。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将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作为同一学校的教师“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统一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统筹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小班教学优势,突出因材施教。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丰富校园生活。密切家校联系,完善家访制度,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受教育全过程的管理,优先满足他们的寄宿需求,配齐照料留守儿童生活的必要服务人员。
  三是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强硬件建设,实现两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引进或开发慕课、微课等课程,保障两类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促进两类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共同在线上课、教研或交流。运用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政府在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软硬件建设。
  四是推进对口支教。完善城乡学校支教制度,广泛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努力实现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鼓励城乡间学校采取同步教研等多种方式开展交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帮扶乡村学校中的作用。
  【简析】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意见》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升两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强调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经费保障的基础上,从健全管理制度、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以及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是《意见》的亮点内容,前者是近年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出的可行经验,后者是与时俱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2012年,双胞胎苑子豪、苑子文一同考入北京大学,被冠以“北大最帅双胞胎”称号。此后,这两人的微博粉丝活跃度和热度一直未减。不过,相比他俩微博下众多“粉丝”的崇拜和追捧,一些北大学生的态度可不太友好。他们批评这两兄弟一直在“消费北大”:兜售如何考上北大的鸡汤故事、出书中经常提及北大字眼、签售和發布会打“北大最帅双胞胎”称号。(3月27日 《中国青年报》)  【点评】按理说,这对双胞胎并未伤害到谁,
期刊
2017年6月8日上午,南寧市东葛路小学举行翻转课堂精品课展示研讨暨课题阶段成果汇报会。一大早,冒雨参加活动的领导、专家十余人陆续被迎入了接待室,人手一台移动终端,里面有语文、数学、科学3个学科教研组精心制作的3节微课视频,视频的动画设计生动活泼、内容设计巧妙精练,3节微课的总时长加起来不足十分钟,却妥妥地预热了领导、专家的“翻转”心——微课视频是翻转课堂“课前知识传授”的知识载体,也是教研组微课
期刊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必要准备,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历史机遇下,我县学前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社会力量办园得到增强,教师队伍素质逐渐提高,探索出了一條“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学前
期刊
“我的孩子很幸运,在家门口就能上这么好的幼儿园。”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环江)川山镇中心幼儿园学生家长胡满松笑着对记者说。五年前,孩子刚出生,他就盘算着让孩子接受好一点的教育,送孩子到城里读书,后来镇上建起了中心幼儿园,他经过对比,发现镇上新建的幼儿园也不错,于是让孩子进了“家门口”的幼儿园。  近年来,在环江像胡满松这样能够就近送孩子入好园的群众越来越多。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年均财政收
期刊
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时而静静自学,时而和同学对学,时而几个学生聚在一起群学;到展示环节时,学生积极参与,该讲解的讲解,该板书的板书。课堂上的教师,或巡回指导,或认真倾听,或参与讨论,一堂课下来,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是崇左市宁明县城镇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宁明一中)日常教学常见的情形。  2013年6月,宁明一中开始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2015年
期刊
近两年的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将我们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通过实施翻转课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优势智能、改善学生的弱势智能,进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成为我们新的研究起点。下面,我们以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课堂实施策略。一、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搭石》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细致描写,
期刊
“开车的人,不是每一处地方都看得到的哦,所以同学们不要靠近正在行驶的汽车,尤其是在驾驶员倒车的时候!”近日,玉林市容县容州镇第六小学(以下简称容州六小)联合县交警大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手拉手、平安走”活动,交警利用该校特有的儿童交通安全模拟区,耐心讲解各种交通安全知识。  “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让我懂得了只有平安才有快乐与幸福。遵守交规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容州六小六年级学生朱琳琳深有感触
期刊
崇左市宁明县实验学校创建于2012年,是宁明县唯一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年搬迁至新址后,该校参加了由广西教育学院与崇左市合作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名校建设项目。在广西教育学院陈向阳教授的指导下,该校整体构建了“知文化”育人体系,明确了办学思想,搭建了学校育人逻辑框架,提出了“德体同培,秀外慧中”的办学理念和“办致知学校,培导求教师,育学知学生”的办学目标,致力于打造“致知教育”品牌,办一所
期刊
“我觉得秦虹老师的课上得特别好。她讲课清楚明白,而且特别有趣。就像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蜗牛赛跑’这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学会了用小数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太好玩了。”这是在桂林市象山区教学大比武活动中,一个学生评委给秦虹的评语。从中不难发现,秦虹的数学课以其趣味性深深吸引着学生。  让数学变得有趣味,是秦虹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多年来,她通过将枯燥的概念形象化、碎片知识系统化、课堂教学
期刊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课外知识传授,课堂知识内化”,通常操作是,教师先通过微课方式将知识的传授放到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再根据学生微课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全面培养学科素养。秉承我校自信教育和优势智能开发的一贯理念,凭借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我校科学学科率先试水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并结合学科特点相机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先后为我校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