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工作浅析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做什么、怎么做,分析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时效性,强调了社会调研的重要性,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制度性和健全职业教育的功能性问题,探讨了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专业建设;时效性;社会调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国际合作
  
  一、专业建设工作及其意义
  
  1 专业建设工作
  专业建设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或取消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老专业,新建与开设新的职业培养教育专业:二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学校原有专业进行内涵拓展。专业建设的目标只有一个: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从而使学校能够立足当前、服务社会、丰富内涵,增添发展后劲。
  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建立或完善相应的教学文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培养方案设定的教学目标,落实和改善实施教学所必需的教学条件(场地、师资等)。
  专业建设工作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专业发展前景作出正确预判,顺应时代前进步伐,优化整合教育专业,修正专业培养目标,筛选或补充教学内容,改造教学条件,这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在职教领域的具体体现。
  2 专业建设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从中学毕业生升学分流的情况来看,高中和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数量比例各占初中毕业生的50%,与前几年相比,那种千军万马争过“高考”独木桥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职业能力对子女踏上社会、谋取职业的重要意义。另外,社会对职业人员,尤其是对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的召唤,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这种社会需求的转变给职业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职业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职业人才的职业院校,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质量,确立服务的意识,为社会和个体提供满意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工作。适应时代需要,分析实际问题,遵循客观规律,发挥教育职能,立足科学发展。专业建设的意义就在于此。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必须长期(现阶段尤为突出)注意并认真做好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没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不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必然会造成人才供求的失衡和错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二、专业建设的任务
  
  专业建设做什么?怎么做?这是许多学校遇到的常见问题。实际上专业建设工作是从发现、发掘和分析问题开始的。
  1 人力资源供需分析
  人力资源供需分析,就是寻找学校向社会提供职业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供需矛盾,说明专业教学与职业需求存在脱节,具体反映在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上。评判学校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就业的好坏。办学专业适应市场需要、学生就业对口、就业率高,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就高,家长就乐意让孩子报考。当就业或招生情况出现异常时,专业建设已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了,这是专业建设任务的直接依据。
  一般情况下,招生困难与毕业生就业安置困难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就业困难必然导致招生困难。如果就业没有希望,家长为何要送孩子来报考呢?所以学校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问题分析,是专业建设的第一项工作。
  2 专业设置优化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的招生、就业问题,究其原因反映在教学质量上,产生在专业建设上。所以,第二项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就业供需问题的分析,对学校所设的专业进行适应性、可行性分析,具体任务可以设定为:
  ①确立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进行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分析;
  ②立足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进行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性分析;
  ③围绕区域经济的服务意识,进行专业实施的地区差异性分析;
  ④打造职业教育的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内容的职业核心性分析;
  ⑤创造符合要求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实施的具体可行性分析;
  ⑥执行社会认可的评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的合理有效性分析。
  3 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专业设置符合社会的需要,不仅仅看所设置的专业是否适应当地的产业结构,关键是看专业的教学内容是否满足特定职业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所以,对课程设置的审视、对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开展必要的课程建设工作,就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4 教学条件功能拓展
  学校的教学条件,是指达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实施所必需的硬件设施,如场地、设备、师资、环境等。教学条件的改善,虽然可以由资金来支持,但创造什么样的教学条件必须要有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围绕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决策要正确,工作要踏实,质量要保证。
  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主要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目标是长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成败体现在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要。
  
  三、专业设置的时效性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职业岗位群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而设置的,强调职业性,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基础性和就业的适应性。
  职业院校的专业不等同于职业,不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但却与社会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四个“一致”:专业的划分与具有相同职业能力要求的岗位群相一致;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资格相一致;专业教学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间相一致;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与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的期望相一致。
  所以,专业建设工作首先应从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开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和社会个体的职业需要,正确设立学校的专业,是走向专业建设成功的开始。
  1 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
  社会职业分类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首要依据。专业设置是否正确,主要看所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对该类专门人才的需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满足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
  种种迹象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之中,作为服务社会进行劳动力培养的职业院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是经常性工作,要充分考虑到五年制高职的周期特点,加强专业设置的调整,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是职业院校立足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职业一旦有所变化,如旧职业逐渐消失、新职业不断产生,专业设置就必须随之调整。专业建设的动态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些学校设置的专业几年、十几年不变,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必然会遭到社会的淘汰。
  2 专业调整要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步调
  社会职业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社会职业的内涵产生变化,随着先进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必然引发生产、服务、经营方式和劳动 组织的变化。这种职业要求的改变,不仅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划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应该看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不同的,如何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现有的专业设置,或者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工作的一个盲区,忽略了专业调整的时间性,对职业院校产生的影响就会很大,既误学校,也误学生。
  
  四、专业建设与社会调研
  
  1 社会调研的作用
  专业建设一般包含社会调研、职业专业分析、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组织、教育资源分析和专业发展规划等工作,作为首要工作的社会调研,是专业建设的基石。
  社会调研主要是采集实际信息,进行三项分析:区域宏观经济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领域需求总量的预测分析。专业建设所开展的社会调研要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全面性,任何对社会调研工作的敷衍、草率、马虎或不作为,将导致专业建设的失败。
  2 社会调研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社会调研的对象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地区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由于有关行业和政府机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企业对来自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职业要求和技术能力方面的调查不配合等因素,使得有些职业院校的调研工作存在困难,难以展开,采集的数据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社会调查的范围和内容要有针对性。一般来讲,职业院校是服务于区域社会的,所以调研应在当地进行。除了要对传统行业和当地强势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情况作尽可能全面的调查外,还要注意新兴产业、行业对人力需求的动向,在人才层次、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的分析要真实和详细。另外,实施社会调研,除了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支持外,还需要时间的保证。调研也是一门学问,不是人人都具备完成一定质量调研活动的能力,要注意对专业负责人等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教学研究的业务水平,减少他们常规教学的任务,腾出时间保证社会调研的实施。要制订社会调研活动的详细计划,明确目标、确定内容、分步实施、采集数据、科学分析、汇总结论、研究对策、制订方案。
  社会调查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学校要研究管理办法,要有专门部门(或机构)负责建立档案,长期保存,形成制度,这样才能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正确和有效信息支持,起到科学管理的引导作用。一个能真正反映当地职业劳动力需求的调查报告,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五、专业建设与办学模式
  
  1 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生命
  综观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没有人可以说,职业学校可以离开企业独立生存。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一种关系是不变的,那就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一切。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法律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承担或参与职业教育,但作为用人单位,企业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向企业输送劳动力,企业掌握着我们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就业命脉,这种关系是不变的。只有我们始终充分清醒地认识这种关系,才能真正意识到职业教育是离不开企业的。企业的需求关系到职业学校的兴衰,任何脱离社会实际需要闭门造车的办学思想都是没有前途的。
  各地的工业园区是企业集中的地方,国有、合资、独资企业比比皆是,它们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有些甚至委托职业院校培养职业人才。建立与拓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就业趋向稳定、专业设置合理、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内容对口、教学实施具体、质量评价实际等等,这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决不仅仅体现在取得了企业的支持和帮助,校企合作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劳动力资源供求关系链中的一个关键接点,它弥补了我国职业教育缺失用人企业参与的制度缺陷,使得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对接起来,保证了物流、信息流的畅通。职业院校要广泛结交企业,联合企业办职教要清醒地认识到为企业服务、争取企业的合作和帮助是职业教育的生命所在。
  2 教学拓展是专业建设的活水
  职业教育的职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证人类延续的功能,充当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的专门工具;其次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造就人。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第三是个体的社会化功能。促进社会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
  职业院校作为专门培养社会个体的场所,教育职能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院校之内,所谓满足社会需求,除了校内的学生外,更多的应考虑校外的社会人员。职业教育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培养和提供符合一定职业要求的劳动者,要求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1)为企业员工服务
  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职业院校主要开展在校学生的培养工作,学校的教学资源基本上被在校生占用,虽然也有少数学校承接过企业培训,但真正把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作为常规教学工作的案例就很少了。
  开拓和扩大企业员工培训,可以取得企业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获取专业建设的有效信息,提高办学质量,这种“双赢”的良性机制,大大增加学校发展的机遇。所以,职业院校肩负职教的双重使命,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有所作为,是积累社会需求信息、拓展专业渠道的活水和源头。
  (2)为社会个体服务
  开展社会培训工作,与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一样,也是职业学校的社会职能。社会个体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由于职业或工作岗位的变动,需要更新或补充职业技能,这种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的今天显得越来越大。
  企业用工制度的变化,使得下岗、转岗工人数量增加,外来工、农民工的大量涌入,为社会培训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符合资质的培训机构还远远跟不上社会个体职业培训需求形势的发展,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应该由职业院校来完成。所以,做好社会培训工作应该与做好在校学生的教学工作一样,是职业院校应该加以重视的一项主要任务。
  社会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国家提倡终身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在社会个体的“上岗培训”、“在职培训”和“职业拓展培训”领域大有可为。社会培训的特点是工种多、周期短,对于只有五年制长线培养模式的学校来讲,具有相互补充和促进的作用。建议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收集职业专业培训的需求信息,这是我们跟随社会发展开展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专业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在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时,要注意“社会化”,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本校学生身上,校内的资源是微小的,而社会需求是巨大的,满足校外需求的社会培训,是职业院校真正的社会职能所在,关键是如何去开发。
  3 国际合作是专业建设的方向
  现代职业教育有趋向国际化的走势。职业教育虽然与职业紧密相关,但它仍然是属于教育范畴,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术与手段、教学方法等教育学范畴的科学发展与交流,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求跻身国际水平行列的途径。因为职业教育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职业教育除了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注重教育的先导性和教育的发展性,这里主要指办学理念。我们要从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中,寻找发展的思路与方法。例如:从国外的教育制度探索我们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途径;从国外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寻找我们校企合作的方法;从国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模式探讨我们学校专业建设的依据;研究国外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变革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另外还有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等等。
  探索与学习国外先进职业教学经验,必须要有行为载体,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人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师出国进修的机率,并且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组织这些“海归”人员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广开思路。二是开创与国外职业学校合作的途径,建立有益的友好关系,增加两校职业教育领域内交流的机会,获取经验加以利用。
  我们的目的是借鉴成功经验,扩充专业内涵,促进品牌效应,增加发展后劲,立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这就是职业教育先导性和发展性的一种体现。职业院校间的国际合作工作是有难度的,但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只要有可能就有必要尝试。
其他文献
利用水源热泵开发地下浅层的地温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提取地下水进入到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冷热交换,利用水的温差来实现制冷和供暖。本文对热泵供暖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着重阐
《今传媒》是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10多年的办刊经历中,得到全国新闻传播学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的关爱及大力支持,现
语言学习与意识形态、母语文化学习与身份认同、语言学习的本质与母语文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母语文化意识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教材中母语文化融
为保障国际航线集装箱客班轮的营运安全,2月20日,烟台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国保支队和边防烟台检查站的民警登上“香雪兰”号(中-韩航线)进行了联合检查,重点检查了消防档案、自动灭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问世的媒介延伸理论专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不仅奠定了媒介在理论上的全新定位,还极其富有预见性地以超现代化的视野重构了媒介的属性和类型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船只吨位越来越大,装载物质多种多样,运输船的耐火分隔很容易存在危险区的不明确、防护等级不合理等问题,从而留下火灾安全隐患。因此,对多功能运输船火灾危险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省财政厅主办的全日制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方向以高职教育为主,兼办中职教育。学校占地244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长江三峡库区滚装船运输日趋繁忙。繁荣背后有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滚装船舶火灾事故居高不下。特别是2011年7月21日“长舟6号”重大火灾事
学生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因应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契合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提高地方博物馆的展览功能是我国博物馆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整体而言,地方博物馆展览吸引力弱、观众少。应从加强管理、加大科研投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提炼专题、展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