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校集团化”已经成为各地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是推动集团化学校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便捷的途径。要促进集团化学校的信息化,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学校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走统筹兼顾、优化结构之路,以信息化促进集团学校的协调发展。本文探讨了集团化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构架、集团学校信息化工作各成员的分工、集团学校信息技术中心可以开展的各种工作。
关键词:集团化学校;信息技术;信息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2-0084-0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机构逐渐呈集团化发展的态势。这种集团化有别于一些民办教育机构的集团化,有人称之为“名校集团化”,其概念为:以名校领衔,通过名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施行“名校 新校”、“名校 弱校”、“名校 民校”等多种办学模式,进行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向普及化、平民化发展,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1]
毋庸置疑,信息化是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增强学校辐射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学校规模集团化、发展内涵化的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才能做到统筹兼顾?如何做到结构的优化?如何能更好地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呢?
一、 建立全校性的信息技术管理机构
从单一的办学实体到多个办学实体,集团化学校的管理规模与幅度大大增强,管理的实质也发生了变化,这时的管理组织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与学校的快速发展相匹配。
4.管理维护学校所有的电脑设备、网络设备、电教设备。
5.与教科处等学校培训管理部门合作,负责所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
6.选拔与培训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
三、确定集团信息中心各人员分工
本着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的原则,集团信息中心可以设主管一名,各部设助理一名,成员若干。现以一所由 两个校区组成的集团化学校为例,集团信息中心各成员具体岗位及分工见表1。
四、集团化学校信息中心工作的大致思路
大致说来,信息化建设分为搭建硬件平台与梳理各软件平台两方面。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统筹兼顾、优化结构、以信息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原则,集团化学校信息中心需要开展的工作大致如下:
1.实现各部校园网络互联互通
这是集团化学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工程。最理想的情况是实现各部光纤直接连通,实现各部分别接入互联网,但各部有光纤连接到集团学校信息中心。理想的集团化学校网络连接如图2所示。
当然,这种接入从学校信息技术管理的角度来讲,是最便利的方式,但却耗费巨大。实现各部资源共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VPN、网络中心托管、WEB等方式解决。
2.解决各部互联网访问的速度与方式的问题
该工作可以与集团信息中心工作一并考虑。在信息中心选址、接入方式上可以根据各集团学校的具体情况(如位置、资金)等进行统一考虑和部署。
3.实现各部服务器的优化配置与统一管理
因集团化学校成立的模式不一样,服务器的类型、购置日期、放置地点、数量等都不一致。但是,集团化学校各部的服务器在管理上应纳入统一管理,保证服务器操作的规范与数据安全。
4.各级各类信息的创建、分类与管理
比如学生的学籍信息、教师的业务信息等等的创建、分类、管理与维护工作,使信息中心真正成为学校各种信息的“中心”。所有与学生、教师、学校相关的信息都在信息中心统一建立、维护、消除。
5.学校门户网站的改版、更新
各科组、各处室、各年级、各部在网站风格、栏目和功能的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重新整合,分步实施。
6.增强各平台自主开发的能力
集团化学校的信息化不可能一味地采用购买、租用等方式,根据集团化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走自主开发之路,构建适应集团化学校自身发展的各种平台才是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弘扬优良作风,才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
7. 建立各类特色网站平台
学科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各学科的各类专题学习网站是学校信息化应用的亮点。同时,培养一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中能独当一面。
8.一卡通的统一规划、施工、管理
所谓校园一卡通,就是在学校范围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一张卡来完成。这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做法,在校内集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医疗证、会员证、餐卡、钱包、电话卡、存折等于一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2]一卡通是实现 “数字化”校园的直接途径,应在各部互连互通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完全同步、统一。
9.校园电视台的建立、维护
包括现有录像资料的整理,校园电视台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等。
10.人员的培训
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没有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因此,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真正使教师所学即所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保障下不断向前推进,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教育集团信息化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因为集团所拥有的各个部门拥有不同的历史、教育传统和管理模式等。只有根据自身情况,统筹兼顾各部信息化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才能使得集团信息化的发展形成合力,形成管理的规模效应,实现1 1>2的效果,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平台和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南,翁迪凯.杭州:集团化共享名校资源[N].人民日报,2005-7-18(11).
[2]李蒙生.一卡通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
(编辑:刘轩)
关键词:集团化学校;信息技术;信息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2-0084-0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机构逐渐呈集团化发展的态势。这种集团化有别于一些民办教育机构的集团化,有人称之为“名校集团化”,其概念为:以名校领衔,通过名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施行“名校 新校”、“名校 弱校”、“名校 民校”等多种办学模式,进行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向普及化、平民化发展,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1]
毋庸置疑,信息化是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增强学校辐射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学校规模集团化、发展内涵化的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才能做到统筹兼顾?如何做到结构的优化?如何能更好地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呢?
一、 建立全校性的信息技术管理机构
从单一的办学实体到多个办学实体,集团化学校的管理规模与幅度大大增强,管理的实质也发生了变化,这时的管理组织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与学校的快速发展相匹配。
4.管理维护学校所有的电脑设备、网络设备、电教设备。
5.与教科处等学校培训管理部门合作,负责所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
6.选拔与培训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
三、确定集团信息中心各人员分工
本着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的原则,集团信息中心可以设主管一名,各部设助理一名,成员若干。现以一所由 两个校区组成的集团化学校为例,集团信息中心各成员具体岗位及分工见表1。
四、集团化学校信息中心工作的大致思路
大致说来,信息化建设分为搭建硬件平台与梳理各软件平台两方面。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统筹兼顾、优化结构、以信息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原则,集团化学校信息中心需要开展的工作大致如下:
1.实现各部校园网络互联互通
这是集团化学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工程。最理想的情况是实现各部光纤直接连通,实现各部分别接入互联网,但各部有光纤连接到集团学校信息中心。理想的集团化学校网络连接如图2所示。
当然,这种接入从学校信息技术管理的角度来讲,是最便利的方式,但却耗费巨大。实现各部资源共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VPN、网络中心托管、WEB等方式解决。
2.解决各部互联网访问的速度与方式的问题
该工作可以与集团信息中心工作一并考虑。在信息中心选址、接入方式上可以根据各集团学校的具体情况(如位置、资金)等进行统一考虑和部署。
3.实现各部服务器的优化配置与统一管理
因集团化学校成立的模式不一样,服务器的类型、购置日期、放置地点、数量等都不一致。但是,集团化学校各部的服务器在管理上应纳入统一管理,保证服务器操作的规范与数据安全。
4.各级各类信息的创建、分类与管理
比如学生的学籍信息、教师的业务信息等等的创建、分类、管理与维护工作,使信息中心真正成为学校各种信息的“中心”。所有与学生、教师、学校相关的信息都在信息中心统一建立、维护、消除。
5.学校门户网站的改版、更新
各科组、各处室、各年级、各部在网站风格、栏目和功能的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重新整合,分步实施。
6.增强各平台自主开发的能力
集团化学校的信息化不可能一味地采用购买、租用等方式,根据集团化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走自主开发之路,构建适应集团化学校自身发展的各种平台才是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弘扬优良作风,才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
7. 建立各类特色网站平台
学科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各学科的各类专题学习网站是学校信息化应用的亮点。同时,培养一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中能独当一面。
8.一卡通的统一规划、施工、管理
所谓校园一卡通,就是在学校范围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一张卡来完成。这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做法,在校内集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医疗证、会员证、餐卡、钱包、电话卡、存折等于一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2]一卡通是实现 “数字化”校园的直接途径,应在各部互连互通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完全同步、统一。
9.校园电视台的建立、维护
包括现有录像资料的整理,校园电视台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等。
10.人员的培训
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没有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因此,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真正使教师所学即所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保障下不断向前推进,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教育集团信息化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因为集团所拥有的各个部门拥有不同的历史、教育传统和管理模式等。只有根据自身情况,统筹兼顾各部信息化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才能使得集团信息化的发展形成合力,形成管理的规模效应,实现1 1>2的效果,为学校的协调发展提供平台和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南,翁迪凯.杭州:集团化共享名校资源[N].人民日报,2005-7-18(11).
[2]李蒙生.一卡通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
(编辑: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