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MRI测量前列腺膀胱角(PBA)在诊断良性前列腺梗阻(BPO)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11月以下尿路症状就诊的BPH患者87例,应用MRI测量PBA,同时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Qmax。以Qmax〈10ml/s作为BPO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梗阻组和梗阻组。比较2组间PBA的差异并评价MRI测量PBA诊断BPO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患者年龄57~90岁,中位年龄73岁;Qmax为2.
【机 构】
: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科,济南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科,济南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科,济南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科,济南25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RI测量前列腺膀胱角(PBA)在诊断良性前列腺梗阻(BPO)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11月以下尿路症状就诊的BPH患者87例,应用MRI测量PBA,同时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Qmax。以Qmax〈10ml/s作为BPO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梗阻组和梗阻组。比较2组间PBA的差异并评价MRI测量PBA诊断BPO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患者年龄57~90岁,中位年龄73岁;Qmax为2.3~25.4ml/s,中位数7.9ml/s;PBA为4°~52°,中位数27°。非梗阻组25例,PBA为4°~21°,中位数为13。;梗阻组62例,PBA为15°~52°,中位数为34°。2组PB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若以PBA≥20°为标准诊断BPO,敏感性为90.3%(56/62),特异性为96.0%(24/25)。结论MRI测量PBA对BPO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BPO的一个无创性指标。
其他文献
患者,男,73岁.因无痛肉眼血尿1个月加重10 d于2010年1月4日入院.查体: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检查:右肾上极可见6.6 cm×7.3 cm中低回声实质占位.IVU检查:右肾显影欠充分,肾盂肾盏受压内移.肾轮廓外凸,肾影明显增大.CT检查:右肾上极可见7.5 cm× 6.5 cm软组织肿物影,密度不均,边界欠清,呈膨胀性改变,病变密度不均匀;邻近肾实质及右肾窦
由于目前缺乏证据明确小儿远端输尿管结石的最佳治疗方式,作者进行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输尿管镜碎石术及ESWL治疗这类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100例远端输尿管结石连续患儿人组。其中50例随机接受ESWL治疗,
目的 探讨重复肾畸形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治特点.方法 1993-2010年共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752例,伴重复肾畸形18例(2.4%).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23(1~47)岁.18例患者均行泌尿系B超检查,15例行泌尿系增强CT检查,11例行IVU检查,10例行逆行造影检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3例,不完全性15例;梗阻发生在左侧11例,右侧7例,重复肾肾上极5例,下极13例.
患者,男,48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区肿物2d于2010年1月入院。患者17年前曾因高空坠落伤,急诊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脾脏周围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包膜不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肝、胆、胰、双肾未见异常。给予止血、补液、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无高血压病史。实验室检查皮质醇节律、电解质、3-甲氧-4羟苦杏仁酸值正常。
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 ganglioneuroma,Pheo-Gn)罕见,发病年龄范围广,临床症状不典型,组织构成具有多样性[1],故临床医师对其缺乏认识,容易误诊.2010年1月,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肾肿瘤大小与良恶性及组织学亚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术前影像学诊断为单发性肾癌1531例患者的资料.男1042例,女489例.年龄15~89岁,平均(55.1 ±12.6)岁.根据术后肿瘤标本的最大径,分析不同大小肿瘤中各种病理类型例数及良恶性比例,并统计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Fuhrman分级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结果 1531例中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变81例
BPH是老年患者产生LUTS最常见的原因.前列腺基质平滑肌和尿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升高是男性LUTS的动态因素,而α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前列腺基质和尿道平滑肌的紧张性,从而缓解LUTS[1].环氧合酶-2( COX-2)抑制剂已被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继发的LUTS,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来缓解盆腔和生殖器疼痛.为探讨α受体阻滞剂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BPH继发LUTS的疗效,2009年5月
欣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组成,我非常高兴。《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于1980年创刊,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在全国同道的努力下,杂志从季刊到双月刊、月刊,发行量不断增加,为推动中国泌尿外科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输尿管镜检术对于上尿路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理论上该操作有引起膀胱内肿瘤种植的风险。作者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术对上尿路肿瘤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及肿瘤特异性死亡率并无显著影响。作者对1990—2005年间,日本北海道地区多家医院行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的208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完整取出标本的适宜切口.方法 因肾癌需实施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连续性住院病例119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腹部切口组60例,腰部切口组59例.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实施,完整标本取出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统计分析2组手术时间、标本取出时间、切口长度、标本质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止痛剂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