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年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只能通过不断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年轻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
  1.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以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2.反思教学平台的模块处理
  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模块,其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这两个模块最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鉴于学生能力训练的不同要求,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些模块时,有时方法可以较为灵活,不一定都是先观察后思考或先活动后探究,还可以颠倒处理,应有效地创设好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处在借鉴模仿的阶段,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上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形式单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工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的处理方法,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1.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年轻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教师一路铺垫化难为易的突破难点的教学方式值得推敲,学生是否真正克服了难点,能力得到了升华还是个未知之数,而且违背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年轻教师不妨试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让不同层面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争论中丰富认知。最后由教师高屋建瓴地加以分析,排解学生存在的疑问。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让学生突破了难点,而且使年轻教师掌握了大量不同学生思维习惯、认知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教师只需顺势而发,而不用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节奏性等问题。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年轻教师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1.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限度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反思不足之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加之年轻教师对其估计不足,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只成为遗憾或感慨,年轻教师更应把它看做是成长的催化剂。对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逐步丰富自身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在物体系内,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摘 要: 探究性教学是现在教学方法的热门,然而有的时候往往过于强调探究性教学却忽略了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将物理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探究性教学中,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物理学习中来。  关键词: 物理学科特点 探究性教学 体现    物理学产生于实验实践,也在实验实践中不断发展,其全部科学知识和体系都离不开实验和实践。根据认识论和教育科学,人们的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要完成几个循环才能使知
《华盛顿邮报》头版采用彩色印刷从1月28日起,美国《华盛顿邮报》效仿其他主要报纸,在该报头版和体育专刊的头版采用彩色照片,其每天的天气预报图也采用彩色印刷。今年稍后,
摘 要: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记忆物理概念、公式的能力很强,但不会解决物理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不会思考问题,不会利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提高学生利用物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从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新课改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
摘 要: 一些学生对“浮力”这部分内容中的概念认识比较模糊,理解得不透彻。作者借助物理实验,启发、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浮力”难点 实验 突破    《浮力》这部分内容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有两节内容,分别是浮力及浮力的应用,大纲中规定用两个课时学完内容。我在教学中发现,这两节内容讲起来比较费时间,学生难懂,究其原因是知识点多、计算方法多而灵活。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这几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和高考命题要求,我深深地感觉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也决定了物理在高考中的成败。因此,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得不重视发挥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中应有的作用。  一、由验证实验向探究实验的方向发展  物理实验是进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能够感染所有温血动物的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它寄生于机体的有核细胞内从而引发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该寄生虫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感
目前,我国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大多数都是沿煤层底板用综采采一层,再将上部煤体一次在架后放出。这种方法虽然回采效率高,但最大的缺点是放出的煤含矸率难控制,资源回收率较
目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航展,有法国巴黎的布尔歇航展、英国的范堡罗航展、阿联酋的迪拜航展、俄罗斯的莫斯科航展和新加坡航展等。起始于1996年的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以它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物理课堂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近年来,中高考物理试题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给予了较多关注,包括: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对实验获得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定性的、定量的实验设计和分析。但长期受“重习题,轻实验”和“重分数,轻能力”等旧的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差”仍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就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