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要问之有道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包括设计、提出、导答、评价,教师要讲究提问的策略,做到问之有道。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17-02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实践教学中,该如何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对问题进行设计、合理运用,从而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一、提问之设计
  
  1.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提问的内容、形式在课前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包括设计好问题及标准答案。特别要注意要围绕课堂教学中心,选择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转化点,学生易混淆、忽略而又与理解知识点关系密切处等)来问。此外,还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尽量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只有作好了充分的应付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用语规范,题意要明确
  有的教师上课用语太过口语化,粗糙且缺乏美感。如:“蚯蚓靠什么东西呼吸?”提问题要明确具体,以便学生轻松领会教师意图,并使思维迅速定向,不会因题意含糊不清而难以作答。同时也要注意,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宜小不宜大,,不然学生会容易因自身年龄思维活跃而漫无边际地作答,难以得到正确答案。如不宜提问:“青蛙生活在哪里?”。
  3.新颖别致,启发性要强
  3.1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深,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并作答,就会出现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太浅则会造成课堂表面上的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问题要稍高于学生实际水平,一般以班级中上等学生水平为基础,要让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同时设计要由难到易,由简到繁,层层递进。
  3.2问法要新颖,角度要多变。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一种愉悦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去感知、感悟生物的理趣。上述两个问题的问法分别是直问和曲问。除了这两种问法,还有反问法,如:“假如没有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地球上会出现尸集如山的现象吗?为什么?”;疑问法设问,如:“有人认为,蜘蛛不是昆虫,他的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对比法设问,如:“鸵鸟和鹰都有翅膀,它们都能飞吗?为什么?”
  3.3问题不能流于形式而过于简单。不要采用“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这类浅而易的问题。不能为问而问,提一些毫无启发性的“短平快”问题。更不要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一节课几乎全是教师习惯性的提问。表面上学生思维很活跃,其实一个个简单肤浅的问题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禁锢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思维始终在教师预设的台阶上前进,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之提出
  
  1.问题要表述清楚
  教师要善于用音调、语速、音量的变化来突出问题的关键,以便学生能迅速理解题意并作答。如:“企鹅和鸵鸟都属于鸟类,但它们却不能飞,这是为什么呢?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呢?”问题的部分应慢读和重读,以使学生理解问题关键所在。
  2.提问要面向全体
  生物学新课程理念的第一个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属于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当然也不例外。提问要面向全体,即要有广泛性。要面向全体,就要注意:第一.难易适中。第二.对象广泛,捉摸不定。第三.不采用先叫学生名字后出题的提问方式。而且,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顾前排忘了后排。
  3.提问后要略作停顿
  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共同思考的时间,同时环视全班,使不同层次、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参与回答、参与教学。教师要根据具体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课堂上敏锐的观察来灵活地确定给予多长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过短,学生对问题题意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必要的心理过程没有完成,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问的效果自然不好。
  4.提问要选准时机
  教师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有思有疑,急于弄清问题的当口进行提问。只有当学生达到了“愤”、“悱”的状态,也就是“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5. 问题可让学生自己提出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更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生为主,师为辅是一种新式的教学理念。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要提问,也要让学生尝试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寻求解答。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
  第一,从对立面发现问题。关键是启发学生看到、想到对立面。如: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其对立面就是水生动物。那么,龟是水生的,为什么也属于爬行动物呢?这样,学生头脑中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疑问,进而演变成问题。当然,启发时要辅以必要的谈话。
  第二,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如学生学习了环境溶液浓度与细胞吸、失水的关系后,理解了盐碱地不能长庄稼的原因。但当他看见盐生植物生长在盐碱地的话,他就会感到费解:此时植物根尖究竟是吸水还是失水?如是失水,植物怎么还能存活?如果是吸水,这种植物一直是利用“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水分吗?这些疑问就是问题。
  第三,从“理所当然”的推理中发现相反的事实,从而发现问题。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看到或想到“当然”,然后以语言的方式或直观的方式提出矛盾,激化矛盾,由此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如讲解生态平衡时,举出山区灭狼保护鹿的例子,按照常规进行推论:狼吃鹿,会使鹿的数量减少;消灭了狼,鹿的数量必然上升。但事实上的结果与推论恰恰相反:狼被大量消灭之后,鹿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多反而更少了。从而使学生陷入矛盾之中,头脑中立即出现问题:“为什么有狼的时候,鹿群的数量能够保持稳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量从学生熟悉的并有利于产生推理与事实相悖的案例入手。
  
  三、提问之导答
  
  1.指定回答后适当引导
  学生被指定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态度要友好、耐心,并伴有恰当的体态语。如学生思路正确时,轻轻点头、微笑,让学生得到肯定的信号,鼓励其大胆地说出答案;如学生思路不对时,不要立即否决,可以轻轻摇头、皱眉,表示“不对,再想一想”,这学生更容易接受。只要学生认真思考了,无论答案是否令人满意,教师都应持欢迎态度,使学生感到友好合作。也不要急于表态,并同时注意观察全班学生的情况,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如学生答得不完整,教师要注意提示。若学生回答错误,可请其他学生更正补充。
  2.允许学生回答错误,允许答案多样化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误,也就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就是在“出错误”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此外,不必要求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分析、综合、评价这三类问题能刺激学生产生新认识,答案也往往不是唯一的,这属于高级认知问题。如:学习了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你能说出一两种我国或当地濒危动物的名称吗?并尝试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它们濒危的原因,然后想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这些动物?在这些问题中,教师不要强迫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框框来回答,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允许有发展、有创新。
  
  四、提问之评价
  
  1.对问题答案的评价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发出“请坐”的指令,然后再结合学生回答实际,对答案进行简要、明确的评价。教师最好重复一遍正确答案,因为多数学生的回答要么声音偏轻,要么不够连贯、完整。如学生答案不够理想,可以提取其答案中的有用因素然后加以补充。
  2.对学习态度的评价
  对学生评价要恰如其分,使用评语要谨慎,多用温馨、鼓励的评语。如要批评,最好要心平气和、善意地贬,不要对学生挖苦奚落、充满恶意地贬。教学艺术的真谛是爱,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周围人对他的热情、关怀和期待,让他相信自己是一个有潜力的人,要让他相信在他的面前有着美好的前途。
  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关键,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体现。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只有教师“善问”,才能使学生“善学”。“问”之得法,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作为新世纪的生物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更善于进行课堂提问,从而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成为一名合格的新世纪新型生物教师。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2]胡明.生物学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的结合
  [3](美)伊凡·汉耐尔著,黄洁华(译).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
  [4]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5]张迎春,汪 忠.2 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生物教学论
  [6]叶一舵.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10-01     新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非“无中生有”,是在已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与成果基础上的继承发扬、调整完善以及改革创造。在新课程改革伊始之际,我们不奢望我们的教学一下子就能达到新的理念的要求,我们做的应是义无返顾地向着新理念出发。不久的将来,我们所陌生的理念、方法也将变得习以为常。通过一年
目的:   一、描述陕西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RTIs,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的患病率及其流行现状。   二、描述患有RTIs人群的分布特点。  
目的:   本研究将来自沈阳地区的慢性苯中毒患者及同样接触苯而未发病的健康人群匹配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外周血,提取DNA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RCC1Asn118Asn(rs116
目的探讨MRI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疑诊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108例,于MRI扫描前60min开始分4次口服质量分数2.5%等渗甘露醇溶液2 000mL,观察十二指肠、空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条件;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13-0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14-01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导向下,各门文化课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存在,体育也不例外,同样存在学生的厌学现象。学生认为体育课枯燥无味,不停地跑,连续的跳,重复的投,纯粹的机械练习。一堂课下来,老师是口干舌燥,我们是一身臭味,一点乐趣都没有,只有一身的疲惫和酸痛,但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讲
由建设部、国家统计局与中国建设企业评价中心共同组织的“1992年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一百强”评比日前揭晓。有幸进入的煤炭设计院是: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排第36位)、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15-01     一、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国家新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的七级目标,“能根据需要从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纸或杂志”。 而阅读的八级目标课外阅读量要求32万字以上。新标准还强调“除了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英语报刊阅读课以其学
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只有充分的认识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既注意语言要素,又不忽略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 语言要素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16-01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19-02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创新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