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和黑夜》单元教学例谈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亲历探究,时空穿越享受过程
  《太阳钟》是《白天和黑夜》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课是在《太阳和影子》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學本课,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案例】《太阳钟》的教学摘录
  师:同学们,当我们听到上课的铃声,我们就来到教室。这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时间,有着时间的概念。那么,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来测量和记录时间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课件出示:动画——树影或者竹竿在一天中影子的变化。)
  师:请大家讨论,没有“时间”的古代,人们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师:上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观察任务,画出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图。谁来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汇报,教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教师和学生合作,画出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图。)
  师:通过上一节课《太阳和影子》的学习,结合刚才的动画,古代人观察记录自然界中真实的影子变化,这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出示课件:现代的钟和影子变化的动画。启发学生思考:根据现象制作太阳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循着问题层层深入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特别是紧紧抓住太阳和影子变化规律的现象,去解释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来理解太阳钟(日晷)是如何制作的。改变了根据事实(古代的日晷)去思考其设计原理的传统方法,让学生根据现象寻找事物的本质,像古人一样去发现和思考,从而享受“发现规律,找到规律,从而为人类服务”的探究过程。享受探究的过程,也正是科学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事实呈现,数学计算揭示本质
  科学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三类:一是围绕现象提问题;二是围绕问题作假设;三是根据假设找证据。在教学《昼夜交替》时,我首先利用课件出示太阳系的模拟图,引导学生提出了三个假设:可能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形成的“地心说”;可能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形成的“日心说”;可能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已知道了一些“地心说”“日心说”“地球自转”等概念,如何把他们头脑中已知的这些较模糊的概念“清晰化”,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案例】《昼夜交替》的教学摘录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张太阳系的模拟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地球,是那个蓝色的。
  师:对,蓝色的星球是地球。
  生:我看到了太阳,是那个发光的。
  生:我看到了土星,是那个带环形的星球。
  ……
  生:我看到了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
  师:真的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图上有轨道。
  师:哦。你真聪明。
  生:我知道地球还会自转。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张图是太阳系的模拟图,这些白色的圈,是星球运行的轨道。结合课题《昼夜交替》,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昼夜交替是怎么形成的?
  (通过师生的交流,提出了本节课研究的主题“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师:探究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对于“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有哪些假设呢?
  生:可能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形成的。
  生:可能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生:可能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形成的。
  (有学生笑。)
  师:为什么要笑呢?
  生:因为太阳是不动的。我在书上看到的。
  师:实际上,古人就这么认为过。地球不动,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会围绕地球转,这种学说叫地心说。我们假设太阳绕着地球转造成了昼夜的交替。我们怎么来寻找证据,证明这种理论不正确?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太阳绕着地球转,能不能实现昼夜的交替。
  (出示地球仪,模拟演示。)
  生:可以的。
  师:那么,绕这么一圈,需要多少时间呢?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可以推算出大概的时间?
  生:路程和太阳的速度。
  (出示课件: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概是1.5亿千米,这个距离叫“1天文单位”。假设太阳绕地球转,一圈就是940 000 000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计算出太阳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大概是1 069小时,约43天。)
  生:43天和24小时不符,所以,假设不成立。
  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想法是科学素养中重要的内容。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借助数学计算,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和思考,特别是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辨析,巧妙地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切入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
  三、图感能力,思维直观提升素养
  图感能力既是一种对图形的先天判断和感悟能力,也是人们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图感大致包括两种:形象感与空间感,图感能力的培养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浩瀚的宇宙,斗转星移,认识它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结合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图感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直观呈现,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
  【案例】《太阳和影子》的教学
  本课的教学,认识太阳下影子的变化,有两个实践活动:人在太阳下影子的变化,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人在太阳下影子的变化;物体在太阳下影子的变化,结合自制学具,记录物体在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掌握影子变化的规律。
  两个活动的目的,旨在通过真实的存在,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和影子变化的规律。通过绘图的方法,记录影子的变化,找到规律性的变化规律,从而真正地认识自然,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案例】《看月亮》的教学
  本课教学,有两个预期目标: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绘制所看到的月相图;一天中连续观察,发现月亮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规律。
  定好计划,连续观察。长时间的观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意志力。枯燥的观察任务,要和最终通过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或者亲身实践相结合,既要有教师的适时指导,也需要教师的促进和鼓励。在实际的观察中绘制月相图,比直接从网站下载月相图片进行教学更让学生印象深刻。
  教学实践证明,绘图是培养学生图感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图感能力”得到了初步训练,他们的抽象能力、空间感得以提升,特别是对宇宙和天体的认识更加形象化。当然,在进行科学绘图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要求学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使其明白,绘图是为了更直接地展现自然的规律,以提升对事物的判断力。
  另外,在本单元的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出一些拓展知识,比如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你知道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怎么测量的吗?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多少?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多少?地球公转的轨道长度是怎么计算的?地球的半径是多少?周长有多少?你知道我国的航天探索历程吗?等等,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教师还可以通过整合学科课程,让学生利用多媒体、“互联网 ”等先进手段辅助学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家新的发现,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教学分析《测量气温》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的起始课,本课要求学生认识气温计,并学习使用气温计测定气温的方法,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初步学习如何处理数据。
小学科学课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收获,在探究中成长。课堂中,教师仅仅重视教学流程远远不够,还必须考虑将每个探究活动做实做优,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探究过程中的细节,重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重视利用传统板书明晰学生思维进程,重视提出问题的准确与精当,让课堂精彩无限,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重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更重视实验材料的介绍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但许多小儿斜疝在各级成人医院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仍延用成人疝修补方式,切口大、时间长,人为地改变腹股沟管正常结构,但并不能减少复发,而且增加
沥青路面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常用的路面类型,它具有抗滑持久、坚实平整等优点,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舒适的条件。但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局部沉降、车辙
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案评选一直以来遵循着专家打分、公众参与和业主决策的思路进行,这样的评选法往往选出、实施的方案不尽如人意,造成公共建筑不为公众认同的局面。今通过对方案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量外界信息方便人们去获取和利用,而伴随着带给人们的诸多便利的还有很多不良的色情、暴力信息,这
中国保险企业随着中国加入WTO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这对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科版《科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性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使得社会的发展步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才的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
以工程实测数据资料为基础,从管道铺设开挖沟槽卸土回弹后在回填土体自重压力下的再压缩,围护桩体打、拔扰动造成的管道周边及基础土体损失,管道上部回填料松散引起的自密实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