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斯——论《长恨歌》王琦瑶形象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琦瑶是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女人,如过于虚荣、对金钱和物质过分依赖等,但她绝对算得上一个优秀的女人。她有着不俗的外表和毫不逊色于外表的内心。她面对生活的勇气和韧劲、她的敢爱敢恨敢于争取、她对待生活的周到聪明等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纠结于王琦瑶的那段“小三”经历和她的虚荣以及她的不安分,但在本文中我不想过多地去谈论她的缺点,我只想通过本文使大家能换一个角度去看待王琦瑶,去解读有关于她的一切,去真正走近一个女人、了解一个女人的情感与生命。
其他文献
“比”与“兴”古典文论中两个重要概念。从古至今,关于比、兴的论述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历代文论家关于“比”“兴”阐释,进而探讨二者的差异。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位置的作家,他的出现无疑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对他的研究早就难已胜数,其中以洪治纲先生所著的《余华评传》颇为抢眼,本文拟从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的代表作,从该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创造风格:采用“评书体”的小说形式,小说的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很适合广大农民阅读;其作品还采用问题小说的模式:即
随着英美新批评派将“张力”理论引入文学以及后来各学派的引申发展,张力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一大标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文学张力定义、范围及其审美价值;然后
古代再生婚恋小说从中国魏晋时期就陆续出现,并延及明清,影响深远。其产生原因复杂,主要与灵魂、神话、史传、佛教、封建礼常等因素有关。
本文认为,巴金小说《家》中鸣凤与觉慧的对话的审美魅力在于传达了他们的幸福和悲伤,而这种幸福和悲伤与他们俩的特殊身份和遭遇有关,本文以小说中觉慧与鸣凤梅林对话为分析对象
文章以仓央嘉措的诗歌为切入点,用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不可回转性、诗歌的语言等客观理性的评价和建议,向人们展示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应如何融合和形成合力,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
许三观的一生是围绕着‘卖血’展开的,十二次‘卖血’构成了整部小说,诏示了人面对苦难时所能产生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在苦难中展现了人性关,其间洋溢着人间股股温暖的情怀。
《郑愁予诗集I》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尽管60年的创作历程中,诗人的诗歌各方面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最为脍炙人口的还是他早期的作品。这些主要收集在《
语言监控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问题,对其形成科学的认识将有助于促使监控能力在外语学习中得到有效发挥。本文认为语言监控的效用和范围是宽广的,鉴于二语习得的特殊性,在第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