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德育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中职校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现状及德育课教材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到了中职校德育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全而自杀或犯罪的现象频繁曝光于大众传媒。刚进入职专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新的环境和更频繁的学习任务,他们在人知、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正在形成过程中,各种心理矛盾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教育引导。因此,如何根据中职校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营造良好氛围,开发潜能,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学会自我调控,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进而促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德育课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
  在长期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应试教育使得教师们只看见学生的成绩,不管学生的心理需求;只重学生智力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长期的教育偏颇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备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其中七年级要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根据这个精神,近年来,学校大多相继对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其中把心理辅导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在各种学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然而,在中职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主要源于职专生在初中时大多不被重视、受歧视,可能产生一些心理、人格缺陷。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功能。因此,帮助学生克服德育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是每位德育课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中职校学生学习德育的现状
  
  1. 中職校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的学习不重视。一方面,家长的观念没有转变,他们对中职校有偏见,孩子没能考上重点高中或普通高中而就读中职校,家长对孩子感到失望,在家长态度的影响下,孩子对自己上中职校缺乏自信心,多数学生来中职校的唯一目的是学校为他们推荐一份职业。另一方面,家长教子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和教师包办、代替一切。做生意的家长只顾赚钱,没时间管教孩子,孩子上网、打游戏、逃课;农村的家长,为解决温饱奔小康,没时间没办法管教孩子,孩子无所事事。
  2. 中职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意志力薄弱,畏难心理严重。由于中职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大多偏差,存在轻文化课、重专业课的现象。随着课程的深入,缺漏的知识难以弥补,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加上缺乏意志力、坚持性,久而久之,对学习文化课失去信心,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遇到困难采取回避态度,成绩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德育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把知与行作为“落脚点”,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生命力。要善于组织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付诸实践,从亲身实践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和升华,从而使思想政治内容真正落实到学生思想觉悟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上,最终达到“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然而,在现实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老师存在,他们思想观念陈旧、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课堂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致学生一看到又是德育课,就采取玩手机、趴在桌面上睡觉或者是干脆逃课、旷课等办法。
  
  二、中职校德育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现在的德育课课堂教学中,就是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和源泉,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感性知识积累,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自己感悟生活体验。而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能的培养、心理的发展,大部分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这一时间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间。
  2. 德育课教材本身也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第四章“职业兴趣”,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人具有良好的、稳定的兴趣,可使人奋发向上,终身受益;反之不良而持久的兴趣,终将害人害己,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兴趣,择求自己的专业。
  3. 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
  
  三、在中职校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 创设健康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赖于整个教育和教学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重视良好环境、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气氛下学习、成长。
  (1)让学生在鲜活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与课堂教学面对面的直接教育不同,其教育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每月主题活动、学校的科艺节、元旦师生共同参与、同台献艺;“向日葵”心理咨询室……鲜活、健康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十分有利。
  (2)努力营造健康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心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都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刚刚升入职专的孩子,家长要克服心理不平衡的心态,客观、冷静、正确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学会调整情绪,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
  2. 教师要提高心理辅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以情动情,形成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的真情实感会引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中职校学生,他们自卑又自尊,也会因为学习不好而焦虑。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掌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让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功;适时地肯定和赞许,使学生获得满足和喜悦的心理感受,带学生走出一个个成长中的误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相反,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只会使学生感到沮丧无助,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远离群体和同伴,所以,教师心理健康对营造学生健康心理至关重要。
  3. 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德育的认识,端正学生学习德育的动机和态度。在学习德育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德育有偏见,尤其是中职校学生,他们认为德育课只是一门学科,并非工具学科,况且德育的功能也不是能立竿见影,所以学不学无所谓。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中职校的德育教师要端正学生学习德育的动机。告诉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仅有一手好手艺、好技能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
  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首先,兴趣直接引发学习动机,并使人产生追求目标的动力。其次,兴趣可以使人产生精神满足感,使人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内心的满足感会驱使学生去维持这种学习活动。再次,兴趣能推进学习进程,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敏.心理辅导在教学中的渗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3).
  [2]张小琴.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
其他文献
目的 透过体检发现潜在疾病.方法 通过化验、b超、放射、心电图等检查了解身体状况.结果 在体检中发现有2/3的人大都存在疾病隐患,某项指标不合格现象.结论 通过体检对发现的
本文以二甲及以上的医院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适当的调查问卷方法 ——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调查方式随机抽取180名医院内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调查.并且将被抽取的调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职业都存在着职业病,和其它人类疾病一样,职业病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威胁.对此,我国政府专门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就是为了防治职业病的扩散,
数字技术帮助许多建筑在高度追寻方面实现了更多的自由度.当今“扭曲”已逐渐成为许多超高层建筑的形态标识,但这种形式往往是由美学和结构的相互作用驱动生成,其环境性能因
期刊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改革的深入,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理念日益增强,关注健康、长命百岁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相互祝福的不变主
目的:介绍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规范医院健康体检流程,提升医院知名度.方法:总结我科近几年来在门诊健康体检中发挥的作用及实行人性化服务的有效经验.结果:通
通过医护人员耐心倾听、细心服务等与受检者在健康体检中有效的沟通,帮助受检者及早消除身体安全隐患,缓解医检紧张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发生,为受检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016年11月25日,bauma China 2016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展会上,首次参展亮相的江西中天机械以“工匠精神”和“PC建筑构件吊装专家”为主题,以灯笼、中国结等传统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群众的健康意识、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健康体检中心的任务也从单纯的早期发现疾病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健康信息获得、慢性病防治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