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薄云天:非亲母子演绎人间绝世真情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南省南阳市的白河边上,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搀扶着一个双目几近失明的年轻人在吹笙卖艺。那凄婉的笙声如泣如诉,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一段不寻常的往事。吹到动情处,两行热泪从年轻人的眼里流下来。每逢这时,老人便会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为他擦泪:“儿啊,你要坚强些……”
  
  草堂认母:从今往后我们母子相依为命
  
  刘书卿今年27岁,出生于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农村。他5岁丧母,12岁父亲又被肺癌夺去了生命,在父老乡亲的接济下才得以读完高中。1996年,20岁的刘书卿开始在镇上做建筑小工养活自己。
  1998年8月的一天晚上,刘书卿骑车从镇上回家,当路过镇边的一片树林时,听到树林里传出一阵哭声。他跳下车,循着哭声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在树林深处,他看到一个50多岁的老妇人站在一棵大树下,老人一边哭一边往脖子上套绳套。刘书卿赶紧跑过去将老人救了下来。
  原来,这位老人叫高玉荣,59岁,本镇人。老伴早年过世,她守着一个儿子熬了多年,待到儿子长大成人,娶了妻生了子,狠心的媳妇却嫌她老病无用,将她赶出了家门。懦弱的儿子惧怕媳妇,不敢吱声。
  老人在郊外的树林里熬了三天三夜,最后准备用绳子结束自己的生命。
  听完老人的诉说,刘书卿已泪流满面。他想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娘不可得,有娘的人却不知道孝敬,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儿子儿媳!他背上老人:“走,到我家去,明天我去找你儿子,让他来接你。”
  第二天,刘书卿侍候老人吃完早饭,便去找了老人的儿子。他忍着火气和老人的儿子说了很多道理,就在儿子回心转意准备去接母亲的时候,媳妇却在一旁凶悍地说:“你妈敢回来,我就走,要你妈还是要我,由你选!”这个男人居然“唉”了一声就停了下来。刘书卿忍不住怒斥道:“你们还有一点人性吗?”谁知那个不肖的媳妇竟说:“你有人性,你把她当娘养呀!”
  回来的路上,刘书卿想:老人的儿子不要她了,自己总不能救下她后又把她推出门外,否则不是把老人推向死路吗?他的脑海闪现出当年乡亲们一把米一把菜把他养大的情景,心里有了一个决定。
  回到家里,刘书卿双膝跪在老人面前,说道:“老人家,他们不养你,我来养你,就让我做你的儿子吧。” 高玉荣万万没想到,亲生儿子不养她,这个毫不相干的孩子却要认她做母亲,她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大孝无疆:捡来的妈妈是我最亲的人
  
  此后,高玉荣与刘书卿母子相称。刘书卿一如既往白天骑车到镇里打短工,晚上回来将一天赚到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母亲。高玉荣每天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做好晚饭等刘书卿回来一起吃。吃完晚饭后,母子俩坐在一起,儿子吹笙,母亲边听边做些缝缝补补的活儿,母子时不时对望一下,那眼里满是深情。不知情的人很难相信他们不是一对亲生的母子。
  高玉荣多年来积劳成疾,身体极其虚弱,晚上有时咳得睡不着。每当这个时候,刘书卿就会穿衣下床为母亲喂水捶背。他几次劝母亲去医院检查,高玉荣都拒绝了:“我这是老毛病,吃点药挺一挺就过去了。”其实,高玉荣是舍不得花钱,她把刘书卿交给她的钱都积攒下来,准备给刘书卿娶媳妇用。
  时间转眼过去了一年。1999年冬天,高玉荣的病越来越重了。有一天晚上,刘书卿回来时感觉到有些异样:往日未曾开门就能嗅到饭菜的香味,而今天屋里静悄悄的。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打开门,只见母亲蜷曲在地上,脸憋得青紫,额头流着血,显然是从床上掉下来摔破了头。他扑上去扶起母亲在她背上拍了几下,高玉荣吐出一口浓痰,半天才喘过气来。她挣扎着站起来,说:“书卿,你饿了吧,娘给你做饭去。”
  刘书卿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他强行背起母亲向镇里的医院跑去。经过医生确诊,母亲患的是肺结核,必须住院治疗,住院押金就要5000元。
  刘书卿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打短工得来、母亲积攒下来的3000元交给了医院,央求医院宽限两天,自己借到钱后马上把剩下的钱付清。高玉荣哭着对医生说道:“这笔钱是给儿子娶媳妇用的,不能动啊!我不住院了,你们把钱退给我。”刘书卿拦住了她:“娘,您老人家有病,如果我不给治,那和你那亲生儿子有什么区别?您就让我尽一点孝心吧!”
  安排好母亲住院,刘书卿东凑西借,只借到了400元钱。没有别的办法,他去找了老人的亲生儿子。但他不但没借到钱,反惹来一阵辱骂,老人的儿子儿媳将老人生病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刘书卿身上。走出那个家门,刘书卿委屈得直掉眼泪。
  一个半月过去了,母亲的病基本好转,3400元的押金也用光了,医院多次催促刘书卿交款,说再有5000元高玉荣的病一定能够彻底治好,但刘书卿此时已求借无门,他只好带着对母亲的万分愧疚为老人办理了出院手续。
  
   以恩报恩,母子流浪的步履浸满温情的泪花
  
  为了能多赚一点钱给母亲治病,2000年8月,刘书卿告别母亲到南阳市打工,每月的工资除掉生活费后全都寄回了家。虽然离开家时母亲的病已好了许多,但他仍然不放心,经常打电话给邻居,请他们帮忙照顾母亲。为此,他还不时地从生活费中挤出钱来,买些小礼物寄给邻居,以表感谢之情。
  工休时,刘书卿就到南阳的各大医院去,打听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或民间偏方。每得到一个药方或了解到一个新药,他都会买了寄给母亲。而对自己,他却特别吝啬,每餐都是青菜萝卜,连块肉都舍不得吃,严重的营养不良和超强度的工作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2004年6月的一天,正在紧张工作的刘书卿突然感到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地洞里。他使劲地揉搓眼睛,大约过了两分钟,眼睛又复明了。这个严重的疾病信号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但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发生了很多次类似情况,而且失明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他这才感到情况不好,急忙请了一天假到医院检查。结果让他目瞪口呆,医生说他是眼角膜穿孔,必须立即住院动手术才可能恢复视力,而手术费高达3万元!这对刘书卿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于是,他只向医生要了些普通的眼药水控制炎症,就离开了医院。
  为了不失去工作,刘书卿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工厂。又过了一个月,他的眼病进一步恶化,视力已经模糊了。他无法再继续工作,只得无奈地离开了工厂。
  拎着行李,刘书卿漫无目的地走在南阳的街道上,想起家中的病母和自己的处境,他禁不住悲从心来,一个人躲到天桥下痛哭了一场。最终,他还是决定回家。当时正是2005年春节前夕,车票非常难买,他排了一宿的长队,可快要轮到他时,售票窗口挂出了“票已售完”的牌子。一股急火攻心使他瞬间失明了。在十分绝望的情况下,刘书卿请小店的老板为他拨通了邻居家的电话,并请邻居叫母亲来接电话。当话筒里传来母亲关切的声音时,刘书卿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把自己的病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边听边哭,叮嘱刘书卿在车站等着不要乱走,等她到南阳来接他。
  第二天,在人山人海的南阳火车站广场,高玉荣步履蹒跚地找到了刘书卿。她简直不敢相信面前这个双目失明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她轻轻地擦掉儿子脸上的泪水,扶着他的胳膊说:“走,娘领你去医院,再检查一下究竟得了什么病。”刘书卿拉住母亲说:“检查一次要花很多钱,我们还是回家吧。”高玉荣鼻子一酸:“儿啊,你平时寄回家的钱我全带来了,有5000元。我知道你想拿这些钱给娘治病,但娘已是土埋到脖子根的人了,治不治还有什么关系,你才26岁呀,不治怎么行。以前,你说什么娘都依你,今天,你一定要听娘的话。”
  刘书卿拗不过,只好跟着母亲来到医院。医生检查的结果比上次还要严重,不仅眼角膜已经穿孔,而且眼珠也开始萎缩,即使马上动手术,复明的机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听到还有希望治好,高玉荣十分高兴地说:“医生,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治,我这有钱。”说完,她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5000元钱,医生说:“这是难度相当大的手术,要在眼球上缝二三十针,押金最少也要5万元。”老人听后惊得合不上嘴,无助的泪水决堤般倾泄而出。
  一走出医院,刘书卿便央求母亲带他回家,母亲却坚决不同意,她说:“家乡医院根本做不了难度这么大的手术,咱们先住下,娘就是拼了命也要挣钱把你的眼睛治好。”随后,他们花80元租了一间小屋住了下来。每天母亲都坚持为刘书卿上几次眼药,每隔两天又领着他去医院打一次消炎针,尽量控制眼病的发展。为了筹钱,老人拿起了饭碗沿街乞讨。
  有一天晚上,刘书卿心里实在堵得慌,就让母亲领他出去走走。站在南阳公园的草坪上,那些曾经熟悉的景物现在一点也看不到了,他心中禁不住一阵悲凉。他从母亲手里要过从家乡带来的笙,坐在草地上吹起来。那哀婉绵长的曲子吸引了许多过往的行人,人们都以为这一对母子是在卖艺,便纷纷将钱投在他的脚下,一元、五元……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回到出租屋,一数得来的钱,整整50元。刘书卿激动地抓住母亲的手说:“娘,今后我再不让你上街乞讨了,你领着我沿街卖艺吧!”
  在一次卖艺中,刘书卿遇上了几个老乡,老乡们被这对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母子感动了,让母子俩搬到他们的出租屋去住,帮助、照顾他们。
  2006年3月15日,南阳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一位编导把刘书卿的故事录制成节目播出,整个古城南阳都被感动了,第二天,就有不少市民和单位代表涌到了刘书卿的卖艺地点或住处,他们都纷纷捐出了自己的一份,并且说:“现在是春天,我们要让这对母子也感受到家乡春天的温暖,让他们拥有更多战胜病魔的勇气。”
  每当高玉荣从好心人手中接过捐款时,都止不住热泪盈眶地说:“谢谢你们这些大好人,我儿子的病有救了!”
  3月23日,南阳市中医院胸外科和五官科的医护人员为刘书卿捐款2651元。院方研究决定,把刘书卿母子接来治疗,并免收部分医疗费。
  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善良母子互相扶持,选择了坚强地面对生活,或许,这就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其他文献
当你走近漂泊异乡的打工族,问他们心中什么最珍贵,他们大都会说乡情最珍贵。是啊,出门在外,一句温暖的乡音足以让人感动得流泪。可谁曾想到,在这个财富英雄迭出的激荡年代,一个普通的打工妹竟能让乡音变成财富,并且由此改变了命运!    “方言播音员”解乡愁    2003年6月2日,在深圳松岗镇台明电子厂做插件工的湖南打工妹陆小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生了改变。  6年前,陆小萍中
期刊
1、每个女人都有两个版本:精装本和平装本,前者是在职场、社交场合给别人看的,浓妆艳抹,光彩照人;后者是在家里给最爱的人看的,换上家常服、睡衣,诉苦。婚姻中的丈夫往往只能看到妻子的平装本和别的女人的精装本──婚外恋的动机之一。  2、漂亮是女人的通行证──一句老话而已,也算颠扑不破的真理。明明是糖衣炮弹,最后也不见得赢得美人归,但就是死心塌地讨好她。而那些缺乏视觉效果的女子尽管有的明明是良药,因为苦
期刊
爱情的愉悦可以改善内分泌,如痴如醉的两性欢娱,可以使你热血涌动精神振奋。一个感受着爱情甜蜜的女人当然也会衰老,但你可以因爱而容光焕发,因好心情而面目慈祥。  女人为爱情而生。这话也许绝对了些,但爱情对一个女人身心健康、精神状态乃至外貌容颜的影响,却显而易见。常见有了些年纪和阅历的人,意味深长地对皮肤僵涩斑驳的女子说:“结了婚就好了。”省略了许多解释,双方却心照不宣。而我更以为,广告语“由内而外的保
期刊
一个年仅17岁的贫穷少年,打工途中路遇一个因患严重“唇腭裂”而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残疾女婴。凭着一颗善良的心,他收留了女婴,并冲破层层压力,做起“未婚小爸爸”,一做就是7年。  这7年中,小伙子靠打工抚养孩子,并两次为女婴做“唇腭裂”修补手术。他的故事传出后,中原大地震动了,掀起了一场浩大的爱心行动……     路遇弃婴,小伙子做了未婚爸爸    今年24年的翟社会出生在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翟湾村,兄弟
期刊
不是从何时起,你丢失了工作热情,厌倦了职场PK,身心疲惫,心力交瘁……虽然你感到困扰,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撞上了工作倦怠症,而相似的症状已经降临到70%的白领之中。时值情绪易波动的春夏季节,工作倦怠症也进入高发时期,本刊将和你一起了解工作倦怠的种种现象和原因,并探寻应对压力、舒缓倦怠的诸多有效方法。    工作倦怠症袭扰职场     近来,一向在同事朋友间享有“工作狂”美誉的艾薇表现有些反常
期刊
那年她十八,他三十。太年轻和太纯粹了,她无法分辨,究竟是喜欢上他,还是喜欢上一起吃过的那碗水煮田螺,那辛辣和酸楚的思乡的味道。  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念大学,要强又好奇的她一个人背上简单的行李,挤上北上的列车。未知的旅途,喧嚣的车厢,窗外掠过的熟悉又陌生的风景,所有的一切,包括邻座有家乡口音的男子,他说的俏皮话,他成熟男人的深沉、细心和体贴,对于她都是第一次。就这样结识了往返京城与家乡
期刊
联合国艾滋病总署专员朱托夫博士宣布,在中国发现首例黄种人人群中天然携带抗艾滋病基因者。携带者的样本符合“长期暴露不感染者”条件,即每周2次、连续4个月与艾滋病患者发生高危行为但不感染,具有高度相似的变异基因。    这位特殊人士是谁?他具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他的这种特殊基因是如何发现的?2006年1月,笔者电话连线采访了当事人。    恐怖信息 子夜惊魂    广州鸿信电脑公司老总周永昌现年36岁,
期刊
如果你的婚姻幸福感情稳定,如果你的围城外没有第三者,如果你的伴侣很爱你,那么你是否可以高枕无忧?No!你的身边或者他的身边都可能潜伏着第四者,同时你也可能成为别人的第四者。第四者不像第三者,他们或者她们不要求“插足”围墙之内,不要求涉足婚姻,他们只是安静地存在着,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地和你相处着。虽然这种有些暧昧有些神秘的亲密关系让你多多少少有些心悸或者心动,但是它还不至于影响围城的牢固和稳
期刊
有一道残忍的菜叫铁板甲鱼,是将鲜活的甲鱼放入有调料的凉汤中慢火细煨,水温渐升后,甲鱼因为热而喝汤,调料自然就进入了甲鱼的体内。外面的汤和甲鱼喝下的汤,使甲鱼肉味中都有汤的味道。渐渐火越来越热,锅中甲鱼如赤壁之战中的曹军痛苦翻滚,举箸之人无不兴奋异常。最后甲鱼熟时,鲜美无比。这样的菜谁都爱吃,可是,若让你作热汤中的那只甲鱼,你还会兴奋吗?   豪门的情感盛宴,就像铁板甲鱼;好事的小报狗仔,就是那不断
期刊
绝症击倒7岁女孩和她幸福的家    小欣月的父亲朱德春和母亲候玉双都是吉林省九台市卢家乡4社的农民,朱德春在一家建筑队干零活,候玉双在饭店打工。欣月还有一个6岁的弟弟,正上幼儿园。2005年9月1日,7岁的小欣月入读九台市卢家小学。聪明的她不仅成绩优秀,还被同学们选为班长,当了班级的小旗手。每个星期一的升旗仪式,是小欣月最向往最激动的时候,她经常对爸爸妈妈说:“以后有机会,你们一定要领我到北京,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