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父女孩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苦肉计赶走爸爸女友
  晓月3岁时母亲突然病故了,由父亲和奶奶抚养长大。
  晓月的爸爸江长峰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妻子的突然病故,给他以致命的打击,每每望着晓月那酷似母亲的脸,江长峰觉得女儿是妻子给他留下的最好的礼物。下班后父女俩一起做饭,一起玩耍,行影不离。四岁多,晓月在父亲的教诲下,能写会算了,聪明伶俐的她在父亲面前特别娇纵,父亲喂饭才吃,父亲搂着才睡,爸爸下班稍稍晚点回家,晓月就会站在大门口哭泣,一见父亲的身影晓月立刻会扑过去像只小猫一样乖巧。
  对江长峰来说,晓月是自己生命的全部。30岁的江长峰正是奔事业的时候,但他无怨无悔地承担着既当爹又当妈的责任,晓月的吃喝拉撒他都仔细料理。很多热心人给他介绍对象,都被婉言谢绝,他怕亏待了晓月。
  小李是江长峰的助手,她佩服江工的工作能力,更敬佩他的生活态度,渐渐爱上了他。江长峰对小李也有好感,深思熟虑后,江长峰同意与小李交往。
  他希望小李和晓月有个美好的初识,初见地点定在儿童乐园。晓月高兴地连蹦带跳,当爸爸指着一位漂亮阿姨让她叫李阿姨的时候,她愣住了,不论父亲怎么鼓动,她始终不肯开口。
  她嚷着要荡秋千,要小李推她,还指定爸爸去买冰淇淋。
  小李轻轻地推着秋千,想借此与晓月沟通一下感情。晓月根本不想听她说话,一个劲叫她把秋千推高点,小李说,那样不安全,摔下来很危险。晓月跳下秋千站在小李面前凶巴巴地说:"好,你不依我,那我就摔死在你面前!"说完就自己站上了秋千使劲荡起来,越荡越高,越荡越高,不等小李抓住,她纵身跳了下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接着嚎啕大哭起来。
  等江长峰赶到时,看到的是手忙脚乱的小李和摔得鼻青脸肿哭得歇斯底里的晓月。望着脸上涂满了紫药水的晓月,再看看一直板着脸,对自己不理不睬的江长峰,小李心有余悸,她想象不出日后跟这样一个又倔又犟的孩子相处会是什么样子。
  不久,小李为了避免与江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尴尬场面,借故调换了工作。
  晓月看见小李阿姨再也不登门,心里暗暗高兴着,虽然手脱臼了很疼,但是爸爸还是自己一个人的爸爸。
  
  用尽心计抢回爸爸
  江长峰认识了一位女教师,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感觉都不错,俩人商量着与晓月见面。这一次,江长峰准备把女教师直接带回家。
  爸爸和女教师亲亲热热在厨房里忙碌着,晓月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她装得很乖巧,跟在女教师后面阿姨长阿姨短的。吃饭的时候,晓月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蟑螂,非说是菜没洗干净,接着“哇”的一声把饭菜全吐了出来,喷了女教师一身 。从此,只要看见女教师,晓月就呕吐不止,拒绝吃饭,眼看一天一天瘦下去的晓月,江长峰越来越担心女儿的身体,女教师最终退出。
  转眼,晓月15岁了,晚上依然娇滴滴地要求跟爸爸睡觉,江长峰每天晚上要哄着宝贝女儿睡了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后来,经人介绍,江长峰认识了一个女医生,很快俩人搬到了一起。有次晓月放学提早回家,正撞上女医生和江工俩人在亲热,晓月就开始摔东打西。晚上,晓月靠在卧室的门上修着指甲哼着小曲,让屋里的俩人心惊胆颤。
  晓月洗澡不喜欢自己准备衣服,每次让父亲找来送进浴室,并没有害羞的感觉。这种异常的行为,女医生善意地提醒过江长峰,让他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恰巧这话被晓月听到了。
  一天,俩人下班回来,发现躺在地上的晓月口吐白沫,旁边倒放着一瓶灭虫灵。晓月倒是给抢救了回来,女医生却走了。
  此后多年,江长峰再也不敢动找女朋友的心思 。如今女儿已经上大学了,江长峰也年近五十,但每次说到成家,女儿就哭闹。
  江长峰也很苦恼,但不知如何做才能让女儿远离他的生活。
  街坊邻居们,劝江长峰,让女儿找个男朋友,可是她横挑鼻子竖挑眼,谁也看不上。
  
  专家分析
  “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已进人“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仍停留在“性器期”,譬如蝌蚪变青蛙,变成了青蛙却仍留下蝌蚪时代的尾巴,不成熟。
  “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活,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另一个男人身上。
  晓月的行为已经意味着她有很典型的恋父情节,这种心结,不仅影响了她父亲的生活,若不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她的一生。
  晓月三岁丧母,可以说对母亲的印象极为淡泊,而父亲对她无原则的娇惯和宠爱,让她满足某种自卑和占有欲之外,心理上也渐渐有了一种畸形的依恋。
  女儿在父亲找对象问题上的态度,并没有引起江长峰的反思,他没有发现问题的所在,而是一味地忍让和迁就,使晓月的心态越来越偏离正常。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作为父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样教育和培养单亲家庭的孩子?怎样给予他们合理的怜爱和呵护?是应该引起所有家长重视的问题。
  
  “恋父情结”的对策
  第一,性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二是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结交异性朋友做好铺垫。
  第二,行为配合。孩子的“恋父情结”,既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在行为上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爱欲依附。
  dkcy01@126.com
  (编辑:程玉)
其他文献
古老宁静的小镇,像苔藓一样潮湿的小镇。甜美的童声,如月光一样清亮。    小时候,住在双溪的外婆家里。青色的砖砌成的旧旧的房屋,庭院墙上碧绿的爬山虎和丝瓜藤,长满芦苇的清澈的河水,河边打麦场上很苍老的杜梨树,大片的野花开得像海浪一样。  古老宁静的小镇,像苔藓一样潮湿的小镇。  夏季的夜晚,总是满天灿烂的星光。玩伴在院墙外喊,纪月桐,纪月桐,出来玩啦。甜美的童声,如月光一样清亮。我小时候是安静沉默
期刊
去年十月,感情上受到困扰的我在网上认识了他。当时我刚与男友分手,前途一片昏暗,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他开玩笑地说,他经常出差家里房子很空,让我帮他做做家务就行,可以借住他那里。  我们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频繁电话短信,在他出差回来以后我就住了过去,男女之间的一切顺理成章地发生了。他是一个让我感觉很踏实的人,我很信任他,虽然后来他断断续续告诉我他原来是个社会上的混混,我也天真地以为,男人只要努力,原来的
期刊
挣扎着从那桩僵死的婚姻中挣脱出来,只觉得身心俱疲,仿佛患上了“婚姻恐惧症”,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回想围城内的日子。直到遇到冷晖,在他敦厚、温软的怀里,我的一颗心渐渐舒展,才又有了闯进围城的憧憬。  准备再嫁的日子里,过来人告诫我,女人啊,出一家进一家不容易,另一道门里的日子百味杂陈,过好不容易啊。  我报之一笑。冷晖宽厚待人,性情温润,很好相处。而我,前夫的暴戾、霸道、挑剔磨练了我10年,练就了我迁就
期刊
朱怡欣第二次逃离围城,回到自己的那套公寓楼里。除了上班,她有了大片的空闲和时间。她读书、写作、听音乐,一个人过着孤单的日子。    再婚后变成老妈子   宫建出生于市民家庭,专科毕业,比怡欣大两岁。两年前,他的妻子车祸身亡,留下一个女儿开开。开始,宫建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配不上怡欣。虽然怡欣有过短期婚史,但她没有孩子,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稳定,气质高雅,30岁的人看上去依旧青春美丽。他开始主动进攻
期刊
重新体味那种久违了的、埋没于油盐酱醋的忙碌和单调,我的泪水流了下来。这些年来,妻子真的是很不容易啊,而且她竟在软弱的唠叨声中,在失望与无奈中熬了这么多年!    那天我下班回家,坐下来,抄起筷子就狼吞虎咽起来。等在厨房里忙碌的妻子一身油烟地端上最后一盘菜时,我已经吃了大半个馒头。忽然发现妻子坐在对面,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筷子吃饭,便有点意外,问:“干吗还不吃呀?等菜呀还是等……”话没说完,不由得愣
期刊
◆别以为女人是你肚子里面的蛔虫,你爱不爱她,你什么也不说也不做,她怎么会知道?  ◆别在女人撒娇的时候冷落她,如果你不理会她的撒娇,她可能会认为,她在你心里已经不重要了。  ◆性关系对女人来说,远远没有男人想的那么重要,所以,不要以为她爱你,就该在你需要的时候,无条件地满足你,那样她只能认为你只在乎性,而不是她。  ◆在她穿上新衣服的时候,要马上赞扬她一下,别说这个太暴露,那个太透明。如果你真的不
期刊
我20岁结婚,21岁生孩子,24岁分居,30岁离婚, 35岁再婚,今年春天我已经39了——人生的大好光阴,就在惊心动魄的感情挣扎中流逝。我累了,现在的我已不想多要什么,只想过平和宁静的生活。    我和前夫在错误的时间地点相遇,结果只能是不愉快的分手。但我要感谢他,没有他我就不可能来到这个海滨城市,更不可能找到爱我的人——我现在的丈夫小宁。    我还能清楚记得第一眼看见小宁时的震惊,仿佛我们是从
期刊
八年前,命运和我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高考前一天,我突发高烧,勉强参加了考试,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医院里,我对父亲说,我要去复读,明年一定能上个重点大学。本以为父亲会满口答应,但没想到他严词拒绝,倔强得像一头牛。激烈地争吵后,我颓然躺在床上,用冷漠抗议着他的无情。  无声地对峙了很久,父亲才叹了一口气,说:“别复读了,考上什么就念什么吧。”我扭过头去,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  那一刻,我恨透了父亲。
期刊
□39岁,他去了上海。N多人说:都这么大了,还折腾啥?  □在上海火车站,民工兄弟们扛着大大小小的编织袋。他的行李很简单:肩上背着一只包,手里提着一只包。  □背着的,是一把贝司;提着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    上海,我来了    这里是东方小巴黎,这里是国际大都会,这里是“浪奔浪流”的上海滩。  广场上的烤羊肉一串1块钱,烤鸡翅3块,不算太贵;街口的炸油条,并不是人们描述的“细如鸡肠”。  这
期刊
我们家乡有个风俗,把妈喊成娘,说娘是天底下最亲的人。  按说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应该最得宠,可是只有一个人老看我不顺眼,那就是我娘。  五岁那年,我用卖破烂的钱买了根绿豆冰棍,像得胜的将军般举着回到家,喊小我两岁的妹妹一块吃。我口大吃得快,妹妹急了两只小胖手抓住冰棍要夺了去。狗还护食呢,我张大嘴要把那正往下淌水的最后一口冰棍全吞下,随着妹妹惊天动地的哭喊,我才发现自己一口咬在了她的右手上,手背上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