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花台烈士壮丽的人生和英勇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的伟大革命魂魄和不朽的崇高精神,支撑了自身不屈的躯体,成就了党和人民的宏伟事业,更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恒久的典范价值。
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崇高思想行为的基本动因和逻辑起点
支配雨花台革命烈士英勇行为的是他们心中的伟大信仰,成就雨花台革命烈士伟大人生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英勇斗争,而崇高信仰的选择和确立,英勇奋斗的动力和实践,均来源于他们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牺牲在雨花台的共产党人,无论出身富家还是家境贫寒,无论是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还是普通党员,热爱人民、解救人民、造福人民是他们投身革命、选择信仰、奋斗牺牲的缘起和动因。
变革旧制度,救民于水火,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特征,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民本思想的传承,也是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把“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们”界定为人民英雄,就是对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近代以来的先进分子伟大业绩和精神本质的高度概括。
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但考察他们的生平,就会发现他们都有浓厚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既得益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更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心中装着人民,革命充满自觉,人民成为雨花台烈士英勇奋斗的终极理由。视人民为父母,使共产党人的奋斗和中国革命的宏伟事业充满人性的温度。
1949年7月,毛泽东为解放军总部编撰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大型画册题字“人民的胜利”,道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由。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善于发挥榜样的力量,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对共产党人来说,这个正义良知,就是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心中装着人民,为谋求人民的幸福,寻找正确道路,确立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牺牲,就是共产党人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只有把这个起点找到、找准,共产党人的人生轨迹才能不发生偏差,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崇高信仰真实不虚而充满力量
崇高的信仰是否存在,它能不能转化为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雨花台烈士以他们的奋斗牺牲给历史、给人们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正面答案。
信仰不是灵感,更不是空穴来风,它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探索和比较获得并建立的。纵观雨花台烈士的生平,可以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从青少年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接触当时各种改造社会的思想,更多的则参加了当时风起云涌的工农运动,在学习、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中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文锦、中共河南省委书记许包野和施滉等,则是在国外读书时,通过学习、考察和思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徒。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剥削、实现人类共同幸福、劳工神圣的理论和十月革命的道路,契合他们改造中国社会,造福中国人民的志向,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提供了批判的武器,指明了前行的路径,增强了必胜的信心,从而使他们甘愿集合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为了心中的理想英勇奋斗。恽代英曾经对妻子沈葆秀说过,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视王侯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我们要安贫乐道,这个道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情愿吃苦,我们今天吃苦,就是为了我们的后一代能够享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想信仰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仰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仰,或者理想信仰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革命者的信仰是真实的,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实现宏伟事业,成就壮丽人生,需要崇高信仰的指引和支撑,而真正的信仰必然会转化为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
竭诚牺牲是忠诚于党的保证
在共产党人的字典中,忠诚是和牺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唯忠诚方能牺牲,唯牺牲真见忠诚。共产党人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面临着个人利益和革命事业需要之间的种种现实考验。面对有革命就会有牺牲这样人生最严峻的考验,还有许许多多利益上的考量和取舍,正是在这样的考验中,方能彰显出共产党人对革命、对人民、对党的忠诚。
秉持忠诚,他们牺牲了个人的前途。雨花台烈士中有不少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人大多具备谋生发展的资本和良好的生活前景,无论是发扬祖业还是改变命运,他们都占据了优势的位置。最终,他们都没有把学历作为进身致富的阶梯,而是选择了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吕惠生烈士下面这段话,充分代表了这些先进分子的心声:“我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受了社会高深教养的知识分子。当国家民族空前困难,且是国家民族空前转变,将要扬弃一切坏的东西,变成一个崭新的万世幸福光明的局面的时候,我能不尽心竭力地担负起我人民一分子的历史使命吗?我是一定要担负起的!”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中,竭诚牺牲是必不可少的内涵,怕失去、怕吃亏、怕牺牲不可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冲锋陷阵,不可能忠贞不渝,革命到底,战斗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无私才能无畏,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他说:“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靠牺牲成就,共产党人的忠诚靠牺牲保证,只有不怕牺牲,甘于牺牲,才能做到危急关头挺得住,关键时刻站得出,严峻考验经得起,才能保证党的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胜利彼岸,才能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光荣名称。
慨然担当是先锋队的内在要求和显著标志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人民的前列,站在斗争的前列。雨花台烈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在波澜壮阔的革命中勇立潮头,在腥风血雨的环境中砥柱中流,堪称时代的先锋、革命的先锋,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担当。
他们敏感于时代的变化,参与了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道路的探索和追寻。雨花台烈士,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入党的那部分共产党员,他们首先是当时探求改造社会,改变人民命运众多先进分子中的重要成员,参与了研究、引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参与了“五四”前后的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他们致力于党的事业,是党在那个时期的重要骨干。这些革命战士,一旦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始终站在党的事业的前沿,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雨花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慨然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和本分,只有勇立潮头,冲锋在前,才能不断开辟党和人民事业的新境界,只有忠诚履职,不辱使命,才能把伟大的梦想变为美丽的现实。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
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崇高思想行为的基本动因和逻辑起点
支配雨花台革命烈士英勇行为的是他们心中的伟大信仰,成就雨花台革命烈士伟大人生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英勇斗争,而崇高信仰的选择和确立,英勇奋斗的动力和实践,均来源于他们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牺牲在雨花台的共产党人,无论出身富家还是家境贫寒,无论是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还是普通党员,热爱人民、解救人民、造福人民是他们投身革命、选择信仰、奋斗牺牲的缘起和动因。
变革旧制度,救民于水火,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特征,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民本思想的传承,也是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把“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们”界定为人民英雄,就是对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近代以来的先进分子伟大业绩和精神本质的高度概括。
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但考察他们的生平,就会发现他们都有浓厚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既得益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更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心中装着人民,革命充满自觉,人民成为雨花台烈士英勇奋斗的终极理由。视人民为父母,使共产党人的奋斗和中国革命的宏伟事业充满人性的温度。
1949年7月,毛泽东为解放军总部编撰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大型画册题字“人民的胜利”,道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由。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善于发挥榜样的力量,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对共产党人来说,这个正义良知,就是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心中装着人民,为谋求人民的幸福,寻找正确道路,确立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牺牲,就是共产党人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只有把这个起点找到、找准,共产党人的人生轨迹才能不发生偏差,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崇高信仰真实不虚而充满力量
崇高的信仰是否存在,它能不能转化为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雨花台烈士以他们的奋斗牺牲给历史、给人们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正面答案。
信仰不是灵感,更不是空穴来风,它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探索和比较获得并建立的。纵观雨花台烈士的生平,可以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从青少年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接触当时各种改造社会的思想,更多的则参加了当时风起云涌的工农运动,在学习、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中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文锦、中共河南省委书记许包野和施滉等,则是在国外读书时,通过学习、考察和思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徒。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剥削、实现人类共同幸福、劳工神圣的理论和十月革命的道路,契合他们改造中国社会,造福中国人民的志向,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提供了批判的武器,指明了前行的路径,增强了必胜的信心,从而使他们甘愿集合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为了心中的理想英勇奋斗。恽代英曾经对妻子沈葆秀说过,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视王侯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我们要安贫乐道,这个道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情愿吃苦,我们今天吃苦,就是为了我们的后一代能够享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想信仰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仰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仰,或者理想信仰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革命者的信仰是真实的,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实现宏伟事业,成就壮丽人生,需要崇高信仰的指引和支撑,而真正的信仰必然会转化为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
竭诚牺牲是忠诚于党的保证
在共产党人的字典中,忠诚是和牺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唯忠诚方能牺牲,唯牺牲真见忠诚。共产党人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面临着个人利益和革命事业需要之间的种种现实考验。面对有革命就会有牺牲这样人生最严峻的考验,还有许许多多利益上的考量和取舍,正是在这样的考验中,方能彰显出共产党人对革命、对人民、对党的忠诚。
秉持忠诚,他们牺牲了个人的前途。雨花台烈士中有不少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人大多具备谋生发展的资本和良好的生活前景,无论是发扬祖业还是改变命运,他们都占据了优势的位置。最终,他们都没有把学历作为进身致富的阶梯,而是选择了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吕惠生烈士下面这段话,充分代表了这些先进分子的心声:“我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受了社会高深教养的知识分子。当国家民族空前困难,且是国家民族空前转变,将要扬弃一切坏的东西,变成一个崭新的万世幸福光明的局面的时候,我能不尽心竭力地担负起我人民一分子的历史使命吗?我是一定要担负起的!”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中,竭诚牺牲是必不可少的内涵,怕失去、怕吃亏、怕牺牲不可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冲锋陷阵,不可能忠贞不渝,革命到底,战斗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无私才能无畏,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他说:“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靠牺牲成就,共产党人的忠诚靠牺牲保证,只有不怕牺牲,甘于牺牲,才能做到危急关头挺得住,关键时刻站得出,严峻考验经得起,才能保证党的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胜利彼岸,才能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光荣名称。
慨然担当是先锋队的内在要求和显著标志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人民的前列,站在斗争的前列。雨花台烈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在波澜壮阔的革命中勇立潮头,在腥风血雨的环境中砥柱中流,堪称时代的先锋、革命的先锋,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担当。
他们敏感于时代的变化,参与了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道路的探索和追寻。雨花台烈士,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入党的那部分共产党员,他们首先是当时探求改造社会,改变人民命运众多先进分子中的重要成员,参与了研究、引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参与了“五四”前后的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他们致力于党的事业,是党在那个时期的重要骨干。这些革命战士,一旦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始终站在党的事业的前沿,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雨花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昭示我们,慨然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和本分,只有勇立潮头,冲锋在前,才能不断开辟党和人民事业的新境界,只有忠诚履职,不辱使命,才能把伟大的梦想变为美丽的现实。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