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超越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伦理学对这种现象和人类行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汲取这些思想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传统道德文化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对其批判的继承并进行完善与超越。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1.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吕忠梅教授认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绝不仅仅是人类,而应是自然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必须扩大到自然的范围,其价值定位不仅是人类内部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和正义,还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就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造福于人类社会,达到自然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原则,和当代人不应危及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责任,这是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伦理理念的必然选择。
  
  2.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
  
  根据前文所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基本包括三个含义:即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人与自然的公平。
  
  2.1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涵义是兼顾未来的发展(代际公平)
  当代的发展要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前提来看待,二者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不断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既要造福当代,又要功在后人,利及千秋,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儒家在对待天人关系上,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友善的态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荀子更以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立足于对人性的研究,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终目的是“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 食有酒肉,穿有文采,行有车马,聚财致富,永无止境,是人的情欲所难免的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是人所共有,是禹、梁之所同。显然,荀子主要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去分析人性,没有认识到人的真正的社会本质。但是,他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礼义”来调节的,不能让人的恶的本性肆意蔓延,否则,人与禽兽毫无区别。所以,荀子认为人要抑制自己的欲望,蓄积物资,以便接济将来困乏之时。因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是代代相传、子子孙孙万世繁衍、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要考虑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早在秦朝,人们就知道爱惜和保护资源的结果是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忽视万物存在的平等权利,单纯以人的需要和欲望出发,任意妄为,虽然可以取得一时的收获,但不可避免资源的枯竭,终将导致人类生存条件的破坏。正如《吕氏春秋•义赏》所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数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倡人类在利用资源时“取之有时”、“取之有度”、“俭音有度”,禁止在野生动植物幼年期、繁殖期和生长旺盛期狩猎或采伐,使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持经济和社会自身可持续性。因而,“可持续性发展”应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的已有之义,它要求人类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保护自然资源,珍惜和节约资源。
  
  2.2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平等发展(代内公平)
  从我国传统伦理观来看,这种平等发展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代内公平,即在同代人之间,实现人类利益分配公平;第二,种际公平,即不同物种之间平等相处,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延续。
  中国古代处理人我关系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推己及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这种高尚的道德观的表现。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应想到别人,尊重别人,有利于别人。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有关种际公平方面的论述更为丰富,古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生态伦理思想,认为“和”(即多样性的统一)能生生不息,“同”(即单一的求加)则没有持续发展。物是在多样性的统一中产生的,是由众多不同的要素构成。宋儒张载承认人与物之“不齐”,认为这是天地“造化”的自然结果,“人与动植物之类已是不齐,于其类中又极有不齐。某偿谓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对于自然界生命现象多样性的这种体认,使张载成为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哲学的理论开创者。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指出生命的多样性及其不同个性,而且在于人如何对待一切生命的态度问题上,即“平物我,合内外”。一方面,人与物甚至人与人,物与物均有“不齐”,由此显示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另一方面,人与万物又都是天地自然界之所生,在这一点上并无高下之分,因此,便构成了兄弟同胞与朋友伴侣的平等关系。
  从道生万物的立场出发,庄子反对“以人观物”,主张“以物观物”、“物无贵贱”之分。可见,生存于地球之上的自然万物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的亲密伙伴。自然界中每一物种的存在都有其自身合理性,人类必须将人伦道德扩展到整个自然界,确立与自然万物共
  生共存的大生命观,有意识地维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2.3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人与自然公平相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道两家来说,都是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二者都把天人关系作为思想的聚焦点。儒家注重的是人道,天人关系就是从人道掣入的,以人道体天道,将天道人化,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属性赋予自然界,提出“仁民爱物”的环境道德观,希望积极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中,孟子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他提出的“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天人合一”公式具有两层含义:“知天”这层含义是要认识天之法则、自然的规律;“事天”这层含义是要遵循天之法则来处理人与天的关系;“知天”是“事天”的前提和条件,“事天”是“知天”的目的或归宿。“知天”和“事天”的综合统一,就达到了人与天的合一。孟子还提出“天地以生物为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主张耕作不失农时,捕鱼勿用过细网,砍伐树木要适度要按时节,春天动物孕育期不要打猎……从而使整个宇宙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自然世界。
  道家则以自然之道为出发点,从天道掣入天人关系,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去除人为,平等地对待万物,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和庄子崇尚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合的思想十分明显。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所指的“自然”尽管并非是指自然界,而是顺其自然之意,但其中蕴涵着天、地、人相合、相和的思想。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从道与阴阳的关系上,强调道是阴阳的调和。庄子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称为“至德之世”,在《庄子》一书《马蹄》篇里,庄子把自己设想的“至德之世”描述为:“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可见庄子的理想社会是以自然为原则的,他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将人与自然公平、和谐发展作为最理想的天国。
  我国古代哲人的基本思想是:天即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违背,但人类能够利用、改造自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立,是基于一种协同程度较高的世界观,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
  
  3.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局限性
  
  第一,“天人合一”的传统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强调通过社会自身内部的调和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就对实现全球竞争条件下天人复和的要求的满足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儒家的“仁民爱物”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都强调尊重自然、爱惜万物等以此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现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不是农业文明时代一个狭小范围内的区域、局部问题,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的地区、国家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由于不同主体面临着不同的现实利益和价值取向,这样势必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如果一味强调调和而忽视竞争的传统,则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在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公平地承担全球的环境保护责任,反而会助长发达国家以各种手段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并转嫁环境污染等狭隘的利己行为,这样一来将难以恢复全球正常的生态环境。
  第二,中国传统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无疑是合理的,有价值的,虽然从理论上说这种主张有合理性,但在实践上,她不利于以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为目的的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这或许是近代科技没有在中国发生,也不可能在中国发生的重要原因。西方主客二分、征服自然的理性传统虽然内含着破坏自然,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但她有利于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而当今的环境问题已不是象古代那样主要由于战争、过度耕地、自然灾害等能通过自身的调整而不断恢复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更广、更深层次的新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需要人们积极地运用高科技来解决。而中国这种不利于科技发展的传统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的。
  第三,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不利于科技的发展,这对于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促进经济的发展等都是不利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某种体现与主要标志,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当前人类己离不开科技所组成的人工自然界,不会也不应该回到象自己的老祖先那样原始生存,未来的生存应是生态化的科技生存。
  
  4.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超越
  
  在中国古代环境伦理传统中,视自然界和人类为一个整体,承认并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的价值和权利,爱护一切动物、植物和自然产物:在肯定自然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反对对万事万物的盲目利用,强调保持自然界的无限供给能力。在自然观上,我国传统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反对肆意干预自然,破坏自然;在生产上,主张适应自然的变化,根据自然提供的条件,因地制宜地从事生产活动;在对资源的利用上,主张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维持资源持续不断的供给能力,反对“竭泽而渔”;在消费上,主张“为腹不为目”,反对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过分的物质享受。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更加强调人的责任,人与自然和谐当然涵盖对自然的责任,这要求我们的文化伦理依然要坚持中国传统中“天人一体、天人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宝贵思想;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也是以发展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进行科技创新,走“生态化”道路,赋予科技更多的人文关怀,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达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发展模式,使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化,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确立合理而可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以确保自然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可持续伦理观要求人对社会的发展也同样负有责任,这同样是对我国传统伦理的超越。人的伦理责任在社会发展空间、时间两纬度里,表现为当代人之间和当代与后代人之间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强调公正地享有地球,把大自然看成是当代人和后代人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真正担负起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责任。所以,人类要可持续地生存下去必须兼顾当前而放眼未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代内和谐、代际延续。
  
  参考文献:
  1、《我们共同的未来》,[M],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王之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吕忠梅,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白话荀子》,[M],杨任之,岳麓书社,1991年版
  4、《道德经》,[M],李耳,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5、《张载集》,[M],中华书局,1978年版
  6、《传统文化与发展哲学》,[J],严火其,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
  7、《“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J],谢菊兰,兰州学刊,2002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时代和形势的需要,没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必然要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包括理念意识、内容方法等,其中方法的创新对落实以人为本的宗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创新一:以诚待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采取何种态度、方式对待人,是能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人是多种多样的,其思想意识也是错综复杂的。政工干部一定要平等待人、坦诚相见,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美国小说家J.D.塞林格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分析和探讨其主人公所体现的绿色思想和生态意识,从而引向对人类精神层面上的深刻反思,并在反思中缅怀、期待人类精神的诗意栖居,引导人们返回存在的本源去发现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批评;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生态意识    二十一世纪,被称作是一个物质丰盈而精神却相对匮乏的世纪。在这个经济与技术主
期刊
摘 要: 我国化工行业,如硫酸工业、乙烯工业、甲醇工业、焦炭行业、建材行业等, 这类行业产生的烟气量大,烟气含尘量高,余热和废热量很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在发展中的资源短缺的能源需求大国来说节约和充分充分利用能源是很重要的。为了充分利用能源,我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开发用于发电的隧道式余热锅炉。该系统的运行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余热;废热; 锅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工厂设备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高科技战争中战场环境如何运用的问题,明确指出了战场环境是信息化战争重要的依托和舞台,探讨了高技术武器与战场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化;战场环境; 高技术武器    一、概述    以往的战争形态总是说到地理环境,它是作战很重要的依托和舞台,地理环境同军事行动有着十分密切且永远存在的关系,它不论是对战斗过程本身,还是对战斗的准备和运用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选择
期刊
摘要: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是近几十年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摆脱了过去前苏联以生产力布局为基础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束缚,国内出现了大批的对西方区域经济学进行引进与介绍的论文与专著,本文就是力图对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与介绍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综述。    关键词:区域
期刊
摘要:本文试从观众接受的难度来时冯小刚2004年的新作《天下无贼》加以考察,选取的角度包括演员角色转换、台词的独特运用、以及涵盖宗教意识的渗入、母性之光的宣扬和打劫事件的巧妙安排等诸多新质因素的论述,从而为深度审视影片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提供一个有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天下无贼》;接受:观众    2004年岁末,冯小刚的新片《天下无贼》的上映又掀起了一阵疯狂的冯式热。影片上映后,创造了逾亿元
期刊
摘 要:明清的监察制度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明朝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一套由中央到地方、错综复杂的监察体系,清代监察机关台谏合一,组织机构高度完备,监察法规更加健全完善,监察制度作为国家的管理制度较好的发挥了其职能作用,但清朝毕竟封建社会末期,监察制度因循守旧,各种弊端暴露无遗,逐渐削弱了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监察机能逐渐萎缩。  关键词:明代;清代;监察制度;特点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专
期刊
摘 要:政府部门人事行政改革要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用,就必须对“人”和“事”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协调。本文阐述了我国传统人事行政的弊端,并试图探讨了人事行政改革的几个举措。  关键词:人事行政; 改革; 依法行政    人事行政,是指人员选拔使用的政策、组织及程序。它的层次较高、范围较广,是一组织人事上全局关系的调整,包括决策、设计、组织、沟通等,属于人事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性质和运筹帷幄的战略意义。人
期刊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石灰(水泥、粉煤灰)稳定或石灰、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该类低液限粉质土表面产生松散、层皮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施工工艺、减轻和预防表面松散、层皮产生的对策,供同类稳定土施工参考。  关键词:稳定低液限粉质土;松散;层皮;原因;对策    一、前言    黄河冲积低液限粉土其粘粒含量极低,土的不均匀系数很小、胶体活性差,其道路工程性质十分特殊。石灰(水泥、粉煤灰)稳定或石灰、水泥
期刊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推进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又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反之,则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关键词:城市化; 第三产业; 调整; 优化    当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了较好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效应,但其整体增速仍处于徘徊状态。城市发展程度不高,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功能不够齐全,已经成为制约菏泽市经济快速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