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基层农业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1 经费人员投入不足、执法条件落后,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目前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只在县里设置,各乡镇并无专业的执法人员,乡镇执法的经费投入不足,从而无法采购配套的执法装备如摄像机、照相机、工作用微机和农业执法专用车,执法工作主要依靠基层执法人员的两条腿、几张纸和一支笔,这就使得违法行为的取证难以有效进行,影响执法的公允度、效率和办事力度。
1.2 农资市场量大人多,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监管工作无法完全覆盖
随着农资市场的全面开放后的蓬勃发展,经营者数量迅猛增长,但其人员相当复杂,部分不懂农业生产、不懂农资产品、缺乏农资经营常识,不懂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极易受利益的诱惑而盲目违法抗法,对基层的农业执法工作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纷争;另外,目前基层的农业执法人员由于编制数量的限制,人员远远无法满足县乡及庞大农资市场的需求,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导致大量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纠偏和整顿。
1.3 基层农业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并不是全由法律专业的人员组成,农业执法人员有的是由技術人员转化过来的,开展工作时难免面临许多问题。另外由于执法人员的本身素养参差不齐和区域限制,难免会出现各类“人情案”,影响执法的公正性,严重影响农业执法权威,阻碍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
2.对策
2.1 提高专项经费拨付额度、壮大执法队伍
一是建议县财政增加执法工作的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解决执法装备、执法勘验取证设备、执法记录仪等设施,二是配备专职专业的执法人员,酌情增加执法岗位设置。
2.2 进行广泛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宣传服务
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开展农资相关政策的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法律援助。首先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发布信息,同时开展现场咨询、散发资料等,通过这些方式向农民宣传普及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帮助农民、农户、农产品经营者识别假冒伪劣产品,了解各类维权常识和途径,鼓励他们向执法部门举报各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其次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讲座、对农资市场调查等方式向农资经营者广泛开展有关化肥、农药、种子、农产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讲工作,告知其违法违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可能导致的农业生产事故等,让其懂法而后遵法。
2.3 重点整治违法经营者和不合格产品
首先,在每年农资采购旺季到来之前,植保、土壤肥料、种子部门应分别对农资市场里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进行抽检,凡是抽检出现质量不合格的保送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复检,不合格者禁止其在市场继续销售;其次基层农业执法部门还可在每年的农忙季节对重点的农资品种、农资市场、主要的农资经营户进行全面拉网式的检查。主要检查种子是否为审定品种,是否适宜本地种植,农药是否是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是否过期,标签是否规范,化肥的经营者是否合法,产品是否过期,若出现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要立刻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其整顿。最后还可对市场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从根本上警惕农资经营者,使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合法经营合法的农资产品。
2.4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
一是让农民和农资经营者进行监督,在其发现市场上有假冒伪劣农资或违法经营者出现时,及时向农业执法部门举报、投诉。二是农业部门实施内部监督。农业部门一般都设立法律法规科(或处),主要是对农业执法的文书格式和程序以及依据进行审查。三是是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共同监督,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地位,确保执法的严肃、权威,做到公正公平执法,切实树立良好的农业执法形象。
2.5 提高基层农业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主动向其他行政执法机构学习,规范执法工作者的执法行为。二是进行业务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每年至少3-4次培训,可通过聘请专家辅导、案例分析、答卷或者知识竞猜的形式让其全面掌握有关农业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从而用法准确、技术过硬、素质高,提高农业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3.综上所述,基层农业执法是一项基础但又极其关键的工作,是推动社会安定、经济平稳增长不可缺少的基础。在开展农业执法的过程中,要兼顾农业执法获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采用科学举措解决这些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乡村、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通过执法监督机制的完善、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执法体制的完善,确保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秩序,农业生产经营步入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323300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农业局)
1.1 经费人员投入不足、执法条件落后,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目前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只在县里设置,各乡镇并无专业的执法人员,乡镇执法的经费投入不足,从而无法采购配套的执法装备如摄像机、照相机、工作用微机和农业执法专用车,执法工作主要依靠基层执法人员的两条腿、几张纸和一支笔,这就使得违法行为的取证难以有效进行,影响执法的公允度、效率和办事力度。
1.2 农资市场量大人多,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监管工作无法完全覆盖
随着农资市场的全面开放后的蓬勃发展,经营者数量迅猛增长,但其人员相当复杂,部分不懂农业生产、不懂农资产品、缺乏农资经营常识,不懂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极易受利益的诱惑而盲目违法抗法,对基层的农业执法工作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纷争;另外,目前基层的农业执法人员由于编制数量的限制,人员远远无法满足县乡及庞大农资市场的需求,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导致大量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纠偏和整顿。
1.3 基层农业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并不是全由法律专业的人员组成,农业执法人员有的是由技術人员转化过来的,开展工作时难免面临许多问题。另外由于执法人员的本身素养参差不齐和区域限制,难免会出现各类“人情案”,影响执法的公正性,严重影响农业执法权威,阻碍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
2.对策
2.1 提高专项经费拨付额度、壮大执法队伍
一是建议县财政增加执法工作的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解决执法装备、执法勘验取证设备、执法记录仪等设施,二是配备专职专业的执法人员,酌情增加执法岗位设置。
2.2 进行广泛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宣传服务
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开展农资相关政策的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法律援助。首先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发布信息,同时开展现场咨询、散发资料等,通过这些方式向农民宣传普及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帮助农民、农户、农产品经营者识别假冒伪劣产品,了解各类维权常识和途径,鼓励他们向执法部门举报各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其次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讲座、对农资市场调查等方式向农资经营者广泛开展有关化肥、农药、种子、农产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讲工作,告知其违法违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可能导致的农业生产事故等,让其懂法而后遵法。
2.3 重点整治违法经营者和不合格产品
首先,在每年农资采购旺季到来之前,植保、土壤肥料、种子部门应分别对农资市场里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进行抽检,凡是抽检出现质量不合格的保送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复检,不合格者禁止其在市场继续销售;其次基层农业执法部门还可在每年的农忙季节对重点的农资品种、农资市场、主要的农资经营户进行全面拉网式的检查。主要检查种子是否为审定品种,是否适宜本地种植,农药是否是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是否过期,标签是否规范,化肥的经营者是否合法,产品是否过期,若出现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要立刻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其整顿。最后还可对市场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从根本上警惕农资经营者,使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合法经营合法的农资产品。
2.4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
一是让农民和农资经营者进行监督,在其发现市场上有假冒伪劣农资或违法经营者出现时,及时向农业执法部门举报、投诉。二是农业部门实施内部监督。农业部门一般都设立法律法规科(或处),主要是对农业执法的文书格式和程序以及依据进行审查。三是是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共同监督,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地位,确保执法的严肃、权威,做到公正公平执法,切实树立良好的农业执法形象。
2.5 提高基层农业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主动向其他行政执法机构学习,规范执法工作者的执法行为。二是进行业务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每年至少3-4次培训,可通过聘请专家辅导、案例分析、答卷或者知识竞猜的形式让其全面掌握有关农业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从而用法准确、技术过硬、素质高,提高农业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3.综上所述,基层农业执法是一项基础但又极其关键的工作,是推动社会安定、经济平稳增长不可缺少的基础。在开展农业执法的过程中,要兼顾农业执法获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采用科学举措解决这些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乡村、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通过执法监督机制的完善、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执法体制的完善,确保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秩序,农业生产经营步入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323300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