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广泛,培养过程漫长,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我们以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为抓手,促进孩子多方面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就语文学科而言,在小学语文课堂转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的素养提升。学生积极提问,既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在发问的基础上探讨有关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十分有效。
怎样教会学生质疑?且从金老师执教《安塞腰鼓》一课来说。
一、课前随便问,创设问的氛围
上课前,金老师和学生的课前谈话是整堂课和谐氛围的初创。老师的问题很简单:“就这样一个老师站在你们面前,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疑问?”学生一开始不敢提,随着简单的“老师身高多少”“老师的年龄多大”“老师在自己的学校教几年级”等的提出,老师热情幽默地回应,学生的小手越举越多,越举越高。看似与课文内容无关的质疑,其实是在激发学生原有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的创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发现,不唯师,不唯书,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才能破除思想的束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
二、课堂思考问,提升问的质量
金老师在执教《安塞腰鼓》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出示课文1—4自然段):
师:作家刘成章亲眼看见了、亲身感受了安塞腰鼓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出示课文里的四次感叹: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朗读这四次感叹。
师:读着这四处感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自己或大家吗?
生1:安塞腰鼓是什么东西?
师:咱们第一课时学过了,谁来告诉他。
生2:安塞腰鼓是一种艺术形式。
师:还有谁想向他介绍安塞腰鼓?
生3: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06年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师:(转向第一个提问的孩子)孩子,其实我知道你想要问的不是这个问题。但是你没有表达清楚,允许你思考一分钟,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吗?所以我们在表达时不仅要想清楚,还要说明白。
师: 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4:是怎样的画面使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生5:安塞腰鼓为什么会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
生6:这篇课文主要写安塞腰鼓,但是这句话为什么写的是好一个黄土高原?
师:你们发现没有,我们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了。
师:(再次转向第一个提问的孩子)你想好没?我们来听听,他这一次一定能问出他想问的问题。
生1: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
要真正實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常态课的转型,其底牌在于研究并处理好课程与教学、师与生、教与学这三组关系。教师要具备开放问题的设计力,即在教学目标确定的前提下,以指向目标实现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金老师不仅问题开放,而且给学生“开放问题”。学生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这背后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的深入。这也是老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调控力的表现。
一开始学生问的问题太过于浅显且与文章内容关联性不大,而老师不是简单地敷衍他或否定他,而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现实状态,恰当地回应反馈与过程拓展、归纳提炼,组织有效的互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这个过程,学生会感受到什么叫“好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思考价值,问得不偏离课文。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问了也自然知道作者要讲的重点了。真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最终,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三、课中调控问,关注问的学生
其实,我听过两次金老师上的《安塞腰鼓》课,两次课中对“搏击”的解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次金老师是这样教的:师出示文章中后生的动作部分,用红色突出“搏击”。让学生提问,你脑海中冒出了什么问题?学生此时也很会提问:为什么与腰鼓“搏击”,一般都是“搏击风雨”?为什么要用“搏击”?为什么要连用三个“搏击”?接着,教师通过让学生找近义词,理解“搏击”的字面含义。通过反问学生,他仅与腰鼓“搏击”吗?到底在搏击什么?让同学们读书思考。学生找出了他们搏击着力量、精神、命运等,教师相机出示刘成章《这边风景》中关于黄土高原荒凉的描写和人们生活艰苦的两段话,再追问学生,他们在“搏击”什么?学生找到了与身体的搏击,与困难的搏击,教师此时不忘回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用“搏击”了吗?这是生命的尊严。
第二次教“搏击”一词时,老师先问什么叫“搏击”?学生大多能理解并回答。接着老师又问,看着这四个词你有什么问题?接着后面的环节大体相同。
两次同一环节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次的开放程度比第二次大。这其实是有原因的。第一次教学发生在六年级学生身上,第二次的教学发生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间断地练习,我们何不像金老师一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先积跬步再行千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是自己已有学习状态的真实流露,是求知的内驱力,是调动起其主观能动性的抓手,更是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就语文学科而言,在小学语文课堂转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的素养提升。学生积极提问,既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在发问的基础上探讨有关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十分有效。
怎样教会学生质疑?且从金老师执教《安塞腰鼓》一课来说。
一、课前随便问,创设问的氛围
上课前,金老师和学生的课前谈话是整堂课和谐氛围的初创。老师的问题很简单:“就这样一个老师站在你们面前,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疑问?”学生一开始不敢提,随着简单的“老师身高多少”“老师的年龄多大”“老师在自己的学校教几年级”等的提出,老师热情幽默地回应,学生的小手越举越多,越举越高。看似与课文内容无关的质疑,其实是在激发学生原有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的创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发现,不唯师,不唯书,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才能破除思想的束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
二、课堂思考问,提升问的质量
金老师在执教《安塞腰鼓》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出示课文1—4自然段):
师:作家刘成章亲眼看见了、亲身感受了安塞腰鼓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出示课文里的四次感叹: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朗读这四次感叹。
师:读着这四处感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自己或大家吗?
生1:安塞腰鼓是什么东西?
师:咱们第一课时学过了,谁来告诉他。
生2:安塞腰鼓是一种艺术形式。
师:还有谁想向他介绍安塞腰鼓?
生3: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06年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师:(转向第一个提问的孩子)孩子,其实我知道你想要问的不是这个问题。但是你没有表达清楚,允许你思考一分钟,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吗?所以我们在表达时不仅要想清楚,还要说明白。
师: 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4:是怎样的画面使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生5:安塞腰鼓为什么会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
生6:这篇课文主要写安塞腰鼓,但是这句话为什么写的是好一个黄土高原?
师:你们发现没有,我们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了。
师:(再次转向第一个提问的孩子)你想好没?我们来听听,他这一次一定能问出他想问的问题。
生1: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
要真正實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常态课的转型,其底牌在于研究并处理好课程与教学、师与生、教与学这三组关系。教师要具备开放问题的设计力,即在教学目标确定的前提下,以指向目标实现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金老师不仅问题开放,而且给学生“开放问题”。学生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这背后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的深入。这也是老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调控力的表现。
一开始学生问的问题太过于浅显且与文章内容关联性不大,而老师不是简单地敷衍他或否定他,而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现实状态,恰当地回应反馈与过程拓展、归纳提炼,组织有效的互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这个过程,学生会感受到什么叫“好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思考价值,问得不偏离课文。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会问了也自然知道作者要讲的重点了。真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最终,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三、课中调控问,关注问的学生
其实,我听过两次金老师上的《安塞腰鼓》课,两次课中对“搏击”的解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次金老师是这样教的:师出示文章中后生的动作部分,用红色突出“搏击”。让学生提问,你脑海中冒出了什么问题?学生此时也很会提问:为什么与腰鼓“搏击”,一般都是“搏击风雨”?为什么要用“搏击”?为什么要连用三个“搏击”?接着,教师通过让学生找近义词,理解“搏击”的字面含义。通过反问学生,他仅与腰鼓“搏击”吗?到底在搏击什么?让同学们读书思考。学生找出了他们搏击着力量、精神、命运等,教师相机出示刘成章《这边风景》中关于黄土高原荒凉的描写和人们生活艰苦的两段话,再追问学生,他们在“搏击”什么?学生找到了与身体的搏击,与困难的搏击,教师此时不忘回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用“搏击”了吗?这是生命的尊严。
第二次教“搏击”一词时,老师先问什么叫“搏击”?学生大多能理解并回答。接着老师又问,看着这四个词你有什么问题?接着后面的环节大体相同。
两次同一环节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次的开放程度比第二次大。这其实是有原因的。第一次教学发生在六年级学生身上,第二次的教学发生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间断地练习,我们何不像金老师一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先积跬步再行千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是自己已有学习状态的真实流露,是求知的内驱力,是调动起其主观能动性的抓手,更是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