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银行业是金融的核心,而金融又是国家经济的核心。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改革历程,分析改革的特征和经验,对我国银行业今后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概述了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历程,对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了分析,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银行业改革 特征 经验
一、我国银行业改革历程概述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银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对内职能实现了计划向市场转变,格局实现了统一向多元转变,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1984年1月,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过去由中国人民银行兼营的城市工商和储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逐步转变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机构,负责金融的稳定与调控,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单一银行的局面被打破。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成为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
2003年4月,银监会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应运而生。
2004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开始股份制改革,拉开了国有银行改革的序幕。
2010年7月,农行挂牌上市。至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顺利完成上市。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既有时代巨变的历史烙印,又遵循银行业独有的改革路径。
二、银行业改革的特征
(一)打破了单一的、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银行业多元竞争格局形成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充满着计划的色彩,表现在银行方面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一行独大。作为整个中国最大的银行,也可以说是唯一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金融改革的推进,打破了这种局面,催生出多种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四大国有银行相继股改上市的同时,政策性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也都不断成长壮大,现代化的综合银行体系、竞争性的金融环境初步形成。
(二)我国银行业逐步对外开放
银行业作为比较高端的服务行业,兼收并蓄,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对于自身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银行业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会,大胆放开脚步,不仅积极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对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展开竞争也持包容、欢迎态度。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银行不但没有失去自身的市场份额,反而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开放中甚至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三)银行业的改革与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相联系
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银行选择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完成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同时一些民营银行也通过上市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这不仅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和抗风险能力。
(四)银行业改革中政府居主导地位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政府的控制力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银行业的改革同样如此。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改革往往很难推进。银行业的改革更是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旧的利益集团成为改革推进的强大阻力,此时纯粹依靠市场力量推动改革是缺乏效率的。当新旧制度相抵触时,运用政府力量强制干预,创造新的制度环境,平衡利益冲突,使新制度运行覆盖旧制度,能减少改革的成本,使市场化进程顺利推进。
(五)银行业监管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银行业的监管法律框架也日臻成熟。《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一系列基本金融法律制度对银行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并先后颁布了近200条市场发展急需的业务制度和监管指引。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银行业的正式监管主体诞生。人民银行不再是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唯一政府主体,银行业监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银行业改革的经验
(一)银行改革应该循序渐进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市场经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发展大国,银行业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操之过急,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往往是既没有达到改革的目标,还会对原来的系统产生致命冲击。我国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稳打稳扎,引进一个新事物,先透彻的学习它、深刻的理解它,然后再由点及面的推广它。正是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思路,保证了我国银行业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经验之一。
(二)产权改革应坚持国家控股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始终遵循国家对经济命脉的绝对控制。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保证国有股占有控股地位。在引进国外银行时,也保证国内银行享有更多的优惠,占据更大的市场。正是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打破行业垄断,引进其它所有制和产权形式,才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三)坚持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发展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是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展开的。加入WTO承诺金融开放,使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融入世界金融浪潮,在全球背景下来规划自身的发展。通过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找到了同世界著名银行的差距,同时也开阔了国内银行家的视野和胸怀,使他们产生改变现状的冲动,虚心向别人学习。实践证明,参加国内竞争只能成长为国内优秀银行,而积极参加国际竞争,则能够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更广阔的平台来拓展业务,成就国际银行巨头的梦想。历史证明,银行对外开放是正确的,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历程的重要经验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志辉,崔光华.中国银行业三十年改革变迁与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财经,2009,(4).
[2]邓智毅.三十载银行业光辉巨变[J].中国金融家,2008,(12).
[3]宋士云.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06年[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4).
作者简介:董浩捷(1988-),男,汉族,山西晋城人,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资本市场;祝永兴(1986-),男,汉族,江西上饶人,就读于北京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责任编辑:赵春辉)
【关键词】银行业改革 特征 经验
一、我国银行业改革历程概述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银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对内职能实现了计划向市场转变,格局实现了统一向多元转变,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1984年1月,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过去由中国人民银行兼营的城市工商和储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逐步转变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机构,负责金融的稳定与调控,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单一银行的局面被打破。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成为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
2003年4月,银监会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应运而生。
2004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开始股份制改革,拉开了国有银行改革的序幕。
2010年7月,农行挂牌上市。至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顺利完成上市。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既有时代巨变的历史烙印,又遵循银行业独有的改革路径。
二、银行业改革的特征
(一)打破了单一的、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银行业多元竞争格局形成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充满着计划的色彩,表现在银行方面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一行独大。作为整个中国最大的银行,也可以说是唯一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金融改革的推进,打破了这种局面,催生出多种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四大国有银行相继股改上市的同时,政策性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也都不断成长壮大,现代化的综合银行体系、竞争性的金融环境初步形成。
(二)我国银行业逐步对外开放
银行业作为比较高端的服务行业,兼收并蓄,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对于自身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银行业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会,大胆放开脚步,不仅积极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对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展开竞争也持包容、欢迎态度。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银行不但没有失去自身的市场份额,反而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开放中甚至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机构。
(三)银行业的改革与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相联系
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银行选择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完成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同时一些民营银行也通过上市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这不仅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和抗风险能力。
(四)银行业改革中政府居主导地位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政府的控制力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银行业的改革同样如此。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改革往往很难推进。银行业的改革更是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旧的利益集团成为改革推进的强大阻力,此时纯粹依靠市场力量推动改革是缺乏效率的。当新旧制度相抵触时,运用政府力量强制干预,创造新的制度环境,平衡利益冲突,使新制度运行覆盖旧制度,能减少改革的成本,使市场化进程顺利推进。
(五)银行业监管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银行业的监管法律框架也日臻成熟。《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一系列基本金融法律制度对银行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并先后颁布了近200条市场发展急需的业务制度和监管指引。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银行业的正式监管主体诞生。人民银行不再是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唯一政府主体,银行业监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银行业改革的经验
(一)银行改革应该循序渐进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市场经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发展大国,银行业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操之过急,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往往是既没有达到改革的目标,还会对原来的系统产生致命冲击。我国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稳打稳扎,引进一个新事物,先透彻的学习它、深刻的理解它,然后再由点及面的推广它。正是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思路,保证了我国银行业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经验之一。
(二)产权改革应坚持国家控股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始终遵循国家对经济命脉的绝对控制。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保证国有股占有控股地位。在引进国外银行时,也保证国内银行享有更多的优惠,占据更大的市场。正是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打破行业垄断,引进其它所有制和产权形式,才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三)坚持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发展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是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展开的。加入WTO承诺金融开放,使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融入世界金融浪潮,在全球背景下来规划自身的发展。通过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找到了同世界著名银行的差距,同时也开阔了国内银行家的视野和胸怀,使他们产生改变现状的冲动,虚心向别人学习。实践证明,参加国内竞争只能成长为国内优秀银行,而积极参加国际竞争,则能够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更广阔的平台来拓展业务,成就国际银行巨头的梦想。历史证明,银行对外开放是正确的,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历程的重要经验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志辉,崔光华.中国银行业三十年改革变迁与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财经,2009,(4).
[2]邓智毅.三十载银行业光辉巨变[J].中国金融家,2008,(12).
[3]宋士云.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06年[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4).
作者简介:董浩捷(1988-),男,汉族,山西晋城人,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资本市场;祝永兴(1986-),男,汉族,江西上饶人,就读于北京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责任编辑: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