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梳理及演进特点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本文主要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变化发展为主线,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的历史进行初步的归结和梳理,将这段历史分为萌芽、复归、重构三大阶段。并总结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推进过程中“实事求是,注重课程设置”、“开拓进取,不断反思总结”、“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以求对今天的大众化推进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11 — 03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梳理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总体上分为萌芽、复归、重构三大阶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开始,就被中国共产党作为指导思想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随着曲折的实践探索,也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
  (一)动荡中萌芽——从1919到1949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在动荡中俄国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艾思奇、李达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爱。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成功登上高校讲坛,要归功于最早在我国高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人物——李大钊。1918年2月到1920年,李大钊不仅是最早的先后在北京大学、女高师、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讲授“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社会学”等课程,他还发起了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社会主义研究会”等中国最早的一批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通过这些团体,把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曾采取理宣传、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但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还是在党所创立的学校,特别是在党校、干部学校。其中非常著名的要数建立于1938年5月延安马列学院,它是一所比较正规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校。学校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哲学”、“马列主义基本问题”、“党的建设”、“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西洋革命史”等课程。历史上的延安时期,经过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比较和论战,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全党思想达到空前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逐渐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所掌握,并最终成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
  (二)曲折中复归——从1949到1978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高校中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成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从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跃进”、“反右斗争扩大化”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事件,这些都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正确与否有关,因此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深受政治事件影响。
  1949-1952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式起步。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文件,规定在高校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三门公共必修课程;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三年后的1952年10月,教育部颁发文件对以上三门课程的开课次序及课时作了明确的规定和统一的部署。
  1953-1956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初步确立。伴随着1953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脚步,到1956年9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逐步规范,“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四门课程为正式开设的课程,在学时和年级开课顺序方面都有文件做了详细的规定。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基础课一样,成为高等学校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初步成效。
  1957-1960年,受当时大鸣大放和反右斗争的扩大化的政治形势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别打破,原开设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取而代之的是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规定的在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普遍开设为“左”倾路线服务的“社会主义教育”课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始走向曲折道路。
  1961-1966年,稍微有所恢复和发展。1961年4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共同的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和形势与任务两类。1964年10月中宣部、高教部、教育部三个部门联合起草,中共中央批转下发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发〔64〕650号)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形势与任务”、“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四门构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66-1977年,曲折中停步。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到灾难性的破坏。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错误引导,所有高校停止招生工作,所有课程一律停开,马克思主义论课也未能幸免。期间,虽然1970年高校恢复招生,但政治课教学体系此时己被彻底破坏,完全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和工具,经过多年艰辛探索而初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又一次被中断。   (三)完善中重构——从1978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78-1984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恢复发展期。“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后的这一时期,由于四人帮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社会上对“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广泛还存在教条式理解,于是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主要任务是让人民大众分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据此,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教政字010号)并开始实施,这是新时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性文件,在恢复原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三门政治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对文科学生又增设了一门“国际共运史”课程,纠正“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文件强调:“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得到恢复。
  1985-1997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成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社会上也出现很多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人们思想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僵化教条两种错误倾向。针对这两种倾向,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让人民大众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而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亦是如此。1987年3月至1990年,经过国家教委调整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基本实现了由“老四门”到“新四门” 的过渡,即“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并将这四门课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同时还增设了“思想教育课程”、“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三门思想品德课,由此“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体系正式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一课程保障体系一直沿用到1997年。这其间,由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引起的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为了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教委于1991年8月颁发文件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育人,把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反对“和平演变”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一项战略任务,肯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保障作用。
  1998-2003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发展期。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 写进了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了宣传这一理论成果,并经过几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教育部提出进一步调整 “两课”课程设置方案。在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社科〔1998〕6号),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从2003年起该课程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构成。此次课程改革被称为“98方案” 的, 1998年秋季新方案在全国高校实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全面发展。
  2004-至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化整合期。2004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工程,力求全方位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阵地,为了坚定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思想道德素质,2004年3月在全国各高校开展“两课”调研,意在推进新一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根据调研情况,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简称《意见》),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做了更加系统而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了深化整合的崭新阶段。
  期间在2005年初时,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随后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进行调研,并于2005年2月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国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科目由原来的八门减少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从2008年秋季起,改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专科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从2008年秋季起,改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课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也作为选修课同时开设。新方案在构建专、本科层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硕士生、博士生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不断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此方案从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实施,从此“98方案”变为“05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日益完善、更趋科学。在“05课程方案”设计的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了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决定,从此,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地位空前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学科建设上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进特点
  考察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我国以来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经历了一个从单枪匹马到羽翼丰满的演变过程。其中,有很多宝贵的特点和经验,对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今天总结和借鉴。
  (一)实事求是,注重课程设置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历程中,如何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持久而广泛地掌握学生,尽快地转化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根本在于实事求是。
  从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上看,历次的改革都是根据当时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的考察理论发展需要,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改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建设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分散设置演变到建国后的逐渐规范化、体系化,主要的课程由64年的“老四门”过渡到“89方案”的“新四门”,由“98方案”的七门必修课再到“05方案”的四门必修课,课程设置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以及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等的教育内容。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带动整个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展开,使得学生在课堂主渠道的学习中,逐渐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输送人才。
  (二)开拓进取,不断反思总结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进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蝶变的过程,在不断的总结——反思——提高中,最基本的两条经验是对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首先,内容的完善是核心。围绕着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政治路线的倾斜,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经历了从偏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向着重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其次,方法的改革是重点。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大学生的心坎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密切相关。从历次高校的教学改革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内容的的不断完善、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隐性教育、实践教学、网络宣传等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使用,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方式变得日趋多样化。
  (三)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
  有效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取得,归根结底是同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分不开的。从原因上讲,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构成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沿革的重要原因,在国际和国内大环境动荡变化的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因此根据与实践相结合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相结合,才取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应承担起推广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重任;青年大学生即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体的变化是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沿革的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形成针对性、取得实效性,必然离不开对大众化对象的认识与研究。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围绕着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及切身的实际问题。这三方面的原因,都标示这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3〕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件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田心铭.建立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01):56-62.
  〔5〕蔡晓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冷雪玲.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5.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等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等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公共选修课建设的现状及存在
加入WTO以后,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入,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愈来愈高涨.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3月,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49万个,累计实际使用台资金额达403.3亿美元,继香港
近年来,安徽省临泉县积极实施“六动战略”,加快了养殖方式转变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临泉县已成为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安徽省畜牧富民十强县。2007年9月,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366
对于本科生学习力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认识,本文在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出本科生学习力的五大要素,并对本科生学习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期为
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错位是指引起学生注意的多媒体课件信息与教师即时传达的言语信息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要素的衍变促成了信息错位现象的产生,并给教学带
期刊
据我们的经验.很多退货损失都是可以避免或者通过加强管理来减少损失。因此.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经销商退货。并能做到区别对待.做好前瞻性控制。如因为厂家没
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其自身特殊性。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根据其特点,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采取有效的教
安徽省界首市退休高级畜牧师王同仁,年过古稀,是一位入党近40年的老同志。1956年,他从安徽凤阳农校动物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所钟爱的专业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两岸农产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从最初福建沿海地区率先引进中小台商进行试探性投资,到现阶段台商投资逐步向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据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