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苍茫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蛰居久了,活得像一棵不起眼的树,不想挪动,只偶尔会去窗前吹吹风或去院子里见见光,脑子里装一团岁月积淀下来的浆糊。略一思索,便也觉得这种生存状态的合情性,慨少年爱动,奔走如风,觉得可以满世界跑,人老了,腿脚无力,知道的会说这是生命自我保护与调控的集中供“能”,便会常常想倒回去,向过去的时光寻根,以前死后有土可埋时,老年人也都爱自嘲:半截子埋土里了。所以寻根也好埋土也罢,不都是说的树的生存之状?十多年前,我也曾为儿子写过一则童话,大意想给他灌溉一种“形势逼人强”的说法,就是人也有可能是从植物进化来的,童话说的是远古时候,有一大片单果子树林,一直遭到某种天敌蚕食,眼瞧着它们成片成片地遭难,快要灭绝了,其中的有识之树便想着要逃离故土,这里面有几棵特有毅力的,便一直一直努力着拔腿而起。终于有一天,它们成功了,粗大的根须从泥土里拔了出来,试着奔走并逃亡。终于,又漫长的逃亡途中,它们的根茎慢慢变成了双肢,最终进化成了人。
  其实我叫得出很少几类植物名,小时候住在平民区,瓦片上零星长着多肉,庭院角落里养着鸡冠花,月季花,凤仙花(指甲花),这些无用的东西,却成为寻常生活的颜色。下雪的时候,落在那些残花上,残雪与那些残留的胭红,形成色彩的对比。我认识的这些常见植物,真的少得可怜。现在好了,我手机里有一款应用软件叫“形色”的,植物盲的我,经常会去扫一扫,就知道是什么植物,什么习性的。当然,不管如何,看到绿绿的植物,我全身心都会有一种舒坦感。这是植物给我的一份情感依赖。
  其实,人与世间万物都建立着联系,有松散有紧密的,人与植物就属于后一种吧。阴阳学里谓植物属阴,人与植物的关系是阴阳相对。如果植物有知,伴生人类那么久却被如此武断着,是否会有些落寞?但人与植物绝对是共生的,连呼吸也相对,我们呼出的,正是植物要吸入的,这是一种绝对的相依存的关系。只是人自以为是其中的主导,老是从实用的角度去盯着植物,比如种下一棵樟树,便想着它什么时候成材,可以做几个香香的木箱子。比如那些果树,结成啥样的能用来解渴充饥?那些花看上去无用,但很可爱啊,可爱而无用,就像那些文章里的锦绣,就像那些诗人吟诵的诗篇,也总会在某种场合被需要。
  所以,每一朵花,一片叶,一棵树,在实际与不实际的眼里,都有了绝对存在的强大理由。也因此,有那么多人,喜欢与它们相对,与它们发生各种相遇。不仅仅在现实之中,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绘画摄影作品中,与各种各样的植物欢喜相逢。这样的植物无疑是讨喜的或被需要着的。比如植物里的诗性,让一朵花遇见人的欢喜,让一片叶遇见人的失意,让一棵树遇见人的茫然。让诗意的人能在意味里一次次穿过想象中的树林,带回期望的那份宁静,或者顿悟。
  大多数时候,务实务虚还真非得有树在场不可。有桑梓的地方才是故乡,月影婆娑,一定得有树在其间晃悠着,人间风雅事,也必得有植物掺和:梅兰竹菊用来比喻高洁的君子形象,莲的清爽,松有挺拔,都是人在万物中寻到的榜样。我父亲生于大山之中,以前返乡必要上山去寻几株兰花,带回来养于阳台或廊间,也算是老百姓趣雅一例。
  所以植物也風雅。风雅之物自然可以入诗,古往今来,诗与植物一直在互相酬唱,半部《诗经》里都有植物出没,可以这样说,以植物入诗或为载体,是一种传统。而我于某天突然想着写一本以植物入所有诗名的诗集,我要向植物借力。如果一首成熟的短诗中得有媒介或意象,我很乐意地选择了感觉亲密的植物。它们就像真实存在于我生活之中,这些存在于我房前屋后道旁的树,也存在于我的内心世界里,通过它们,我进入我的诗性生活,并触摸到那些稍纵即逝或虚拟状态的情绪。仿若开在我心头的花,通过这些共生的兄弟曲折的枝条,美妙的花朵,真实的颜色,显出独特的意味来。所以,当我写下这些以植物命名的诗,它们是我的意象,道具,借喻,它们被我强制性地灌注了我的情绪和意志,在我的诗里面目全非。就像麦子,被收获、磨粉、揉拉、入水、煮成一碗带着自我烹煮印记的食物,放在桌上,看上去有些孤单,谁来尝尝,并且友好地赞叹?
其他文献
早些年,贾浅浅的诗,大多靠激情推动,字与词之间相互取暖,字里行间不时乍现灵光。自从她的第二本诗集《椰子里的内陆湖》问世之后,她有了一股“通向内心秘境的回流”。这本新诗集作为她“内在时间的祭品”,无不展示出她为自己所热衷的“内在时间”找到了重新认识世界、重建新的精神价值的机会与载体。  有意思的是,这本诗集里的“她”以及“Z小姐”,成了“我”观察周围世界的一个角度和一个点,贾浅浅过了一把写诗时的“导
期刊
望气的人  柏 桦  望气的人行色匆匆  登高远眺  眼中沉沉的暮霭  长出黄金、几何和宫殿  穷巷西风突变  一个英雄正动身去千里之外  望气的人看到了  他激动的草鞋和布衫  更远的山谷浑然  零落的钟声依稀可闻  两个儿童打扫着亭台  望气的人坐对空寂的傍晚  吉祥之云宽大  一个干枯的导师沉默  独自在吐火、炼丹  望气的人看穿了石头里的图案  乡间的日子风调雨顺  菜田一畦,流水一涧  
期刊
风,像我的灵魂  从我的脚下刮到很远的村庄  一刹那,雪延伸出很长时间  紧接着,这里和那里分开了  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分开了  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分开了  我始終相信,林间的风  会把童年的雪花吹出来  会把我的青春吹出来  我不停地从树林这边  走到另一边  离风很远,却没有离开过它  ——原载《绿风》诗刊2018年3期  推荐语  此诗分两种意象——主要意象和次要意象。主要意象:林间的风;次
期刊
近年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洋的战略意义越来越突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更是将“海洋”这样一个与陆地截然不同的客观存在推向了历史的前台。而在众多文艺形式中,诗歌是最具现实敏感性的,在“一带一路”的大潮中,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海洋诗歌的理论探索和写作实践,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众多诗歌刊物更是通过组织一系列诗歌活动引领着海洋诗歌的创作,以“诗旅一带一路”和“海洋诗会”
期刊
池塘的庵是水搭的  荷叶的墙可高可矮,可参差  心思可出可藏  不会有油尽的灯,不会枯  莲蓬左一盏,右一盏的  比泥胎的菩萨高一些  旧诗稿都是竖写的  浸湿了,就算留白了  不必用三年,三十年  若有缘,三步之内即可遇到  遇到的,刚刚好是你想遇到的  只是在落发之前  ——原载《鲁西诗人》2019年第4期  推荐语  如此写池塘可谓独特,荷叶、莲蓬的比喻鲜活灵性,生动准确,令人耳目一新。而“
期刊
童年的小城给我太多强烈的感受,仿佛天空下站立的孩子手中晃动着一面镜子,将亮斑移来移去让所有人捉摸不定,有时候晴朗,有时候暧昧,却使小城光芒四射。  读小学一年级时,我和一位留级生同桌。我们坐在课室进门第一排的最后一行。听别人议论这位留级生每门功课都不好,全班倒数第一名,但是体育非常好,跑步飞快,每次比赛全年级第一名。开学的时候第一堂课是算术课,老师当着我们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今年你一定要认真学习争
期刊
数年前,村里一位老人过世。我和村里很多人一样,去他家帮忙操持丧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喜丧除了要有吹鼓乐还要唱大戏的风俗,我们这里也不例外。而这家人并没有像大多数事主那样,请一些水平太业余的那种唱戏加歌舞的草台班子,而是请来了一个西洋萨克斯乐队。跟着乐队来的还有两位戏曲演员,据介绍他们是来自某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很明显是来“走穴”的。几个萨克斯独奏之后,那位女演员上场了。所谓“上场”,不过是接过
期刊
多么丰盛的雨  多么丰盛的雨,被你采摘  多么蓬勃的浪,被你酿造  你的手在露珠和泪滴上忙碌  在屋檐和潮湿的睫毛下飞舞  在一生的大雪里蒸馏出  大脑的自由所需要的云  我是你肩膀两端的水桶吗?  还是你头顶上摇晃的水罐?  多么饥渴的世界  在这大海的蓝洞中狂饮  为了浇灌这一棵时间之树  为了压榨生命的悲伤  使它发出欢畅的笑声  需 要  需要宁静。需要一个人专注。  在灯下——需要更加无
期刊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苦难始终如影随行。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艺术,在苦难面前,从未缺席。置身苦难中,写作语境与写作限度不断发生变动,诗人们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感怀、期冀、讽喻,抗争、警惕、批判……自古及今,在苦难中生成的优秀的诗歌作品从来不是同一的面孔,也不存在协同行为或停滞于对苦难的单纯反映,它们浓缩了诗人捍卫独异生命体验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演进史上有生命有尊严的活态作品。  布罗茨基曾言:“文学
期刊
历代儒者都致力于以《楚辞》为研究出发点来管窥先秦以前的“巫觋文化”。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道出了楚辞与巫觋文化的关联:“昔楚国……其俗姓巫而好祠……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及至宋,朱熹在《楚辞辩证》断言:“楚俗祠祭之歌,今不可得而闻矣。”  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民族文化的“寻根热”,当代民俗学者深入武陵山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使得遗失的“楚俗祠祭之歌”得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