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探讨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认清教学本质,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
  教学本质到底是什么?现代不少教育学家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进而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教学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本质更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发展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育人活动。由此可知,新教学的本质在于育人,即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使之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但目前不少课堂教学中,知识是“死”的,是客观存在的,教学设计往往侧重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旁观者,没有积极参与,没有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通过“别人”(教师或书本)陈述话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机械的,学生不懂得应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未激发出来。还有一种情况,对于新课改,一些教师过多沉浸于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变革中,但却忽略了教学的真正本质与意义。如果失去本质,仅有形式,岂不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曾听过这样一节课,上课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了十几张卡片,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发现、活动教学等多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一节课热热闹闹,但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却不清晰,尚未落实。这种现象在当今课堂中并不少见,看似热热闹闹,但却忽略了教学本质,这是很值得警醒的。
  二、探寻、理解学习意义,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学者,觉也”(《礼记·王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莫贵于自得”(程颐)、“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明代学者王廷相),分别是古圣先贤对于学习的真义、原则、方法、功能的经典性表述。要实现意义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和需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所有学生都有学习动机,而如何使所有学生的学习动机,专注于为他所设定的学科,显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知识之前,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只有学生认为,学习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所学知识正符合他们的成长需要,且有能力学习,有能力达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程度,他们才会自愿读书求知,不会因失败而退缩,不会不敢于尝试。所以不管是哪种学习,都希望学习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是快乐、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既能贴近社会生活,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能从中感受快乐、有所收获。然而有的学生深感学习痛苦、不知学习的意义何在,作为教师就很有必要思考怎样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国家新课程培训中心曾对北京市和海南省的中学生就有关学习意义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类,并适度提炼,发现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学习至少包括三个要素:有趣、有效、有用。学生学习中对这三个要素的追求符合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同时也与教学本质一致。怎样让教学变得“有趣、有效、有用”,在课堂上回归教学本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下面以“水循环”一课为例略作探讨。
  三、“有趣、有效、有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水循环”为例
  “水循环”一课尝试回归教学本质,可很好体现学习意义和地理学科应用性,是一节“活”课。对学生而言,在这节课中他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主体,因为老师要求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所有教学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思考才能完成,教学始终在触动“我”、给我“看”、让我“做”、看“我”的、检验“我”等过程中进行。创设的情境和带思考性的设问也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解读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课标的解读可分四步,先对两个关键词做解析:“过程”即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环节”即相互关联的诸多事物之一。然后将课标分解成如下学习目标。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循环各环节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水循环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2.落实学习目标,紧抓“过程”和“动态”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角度分析水循环动态过程,可设计独具匠心的四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培养和考查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关联思维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首先呈现一幅立体的水循环大环境图(图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如水體的种类、水的三态,然后要求学生观察水循环环节,让学生对水循环有直观感知,并在大脑中留下海陆空水循环宏观画面。其二,在学生对水循环环节和水循环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彼此之间是怎样关联的?为什么把海陆间循环叫作大循环,是因为它的循环水量大还是范围大?抑或其它原因?”此处值得借鉴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水循环过程是一个整体,再从几个设问找出三者的差异性,加强学生对三种类型水循环关联性的认识。其三,让学生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分析每个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四,让学生尝试简单描述水的循环过程,并写在学案上。同时要求学生参看书本描述,纠正学生表述口语化的错误。
  3.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地理能力
  在学生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后,要求学生思考并分析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充分体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地理思维,让学生真正把知识连贯起来,学会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学生也可以得出结论:水循环是动态的,影响因素是动态的,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水循环环节的变化,从而影响水循环。
  在讲述水循环地理意义这一环节时,可出示大量与水循环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先直接感受水循环造成很多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同时也让学生从理性的认识过渡到现实世界,并要求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其地理现象的成因,用文字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一环节不仅测试学生归纳能力,也提醒学生透过地理现象看本质,并指导其学会用地理语言描述地理特征。
  4.重视教学评价,凸显地理学科价值
  完成新知识讲授后,在应用评价这一环节设计“思考并讨论——长江流域气候异常”背景材料作为议题,先出示“长江流域气候异常疑与三峡大坝有关”,并在学生讨论后再出示专家看法“专家称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有限,致旱理由不足”,而且提出测量性评价问题“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如果说今年长江流域的旱灾是天灾加人祸,那么天灾可能是什么?人祸可能是什么?如想减少天灾影响避免人祸,应该怎么做?”毫无疑问,这些鲜活的材料和设疑充分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解疑激情,也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由“学”知识到“用”知识过程,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只有创设这种学生所希望的“有趣、有效、有用”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爱学、会学,并学有所得,得而善用,使教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其他文献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黄剑平教师回答:    1.目的教育,激励参与  地理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目前部分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学习不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应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激发成才欲望,使参与地理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新生入校后就应抓住机会,向学生充分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任务和学习方法,讲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生产中地理学的重要作用,如为什么晴朗的
指导教师 吴利伟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地理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其它文科科目来说,地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不仅要求大量的知识记忆和理解,还要求一定的理科思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在文综考试中,地理试题位于试卷最前面的部分,因此也是大多考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经典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演奏的是时代的强音;经典建筑是历史的笔墨,记录的是时代变迁。乌镇,就是一部关于历史和地理的记忆。乌镇按照打造“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的发展思路,通过遗迹、文化和环境保护,200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获得“2003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4年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创造了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乌镇的魅力,在于其通过文化赋予了建筑、特产和名
一、创设情境,缓解压力  学习是学生通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布鲁纳说:“如果教学富有成效的话,那么在教学人员帮助下的学习一定比个人独自进行学习所遇到的危险、风险或苦恼少。”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算富有成效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努力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消除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例如
一、学习目标  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学习重难点及方法  重点:认识全国的铁路运输网,能灵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难点: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大致格局及选择合适的铁路干线出行。  方法:绘图法、比较法、阅读法。  点评:根据课标要求设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
1.确定游览目的  通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纪念碑等,进一步认识孟良崮战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考察岱崮地貌的形态及成因;考察孟良崮地区的植被类型、山地坡向与植被生长状况的关系、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内容;考察山林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与城市相比的特点;了解山区农田特点、农田里主要的农作物及生长特点;享受采野花、捉蚂蚱、大声呼喊听大山回音等登山乐趣;熟悉野外定向的方法(手表太阳定向、地图定向、GPS
151.如何运用典型案例创设生命化地理课堂?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丁夏男、丹阳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侯建成教师回答:  一、学习方式:由接受到发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特征,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加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价值,
一、巧妙记图策略:建立认知模式,强化心理地图构建  地理位置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绝对位置,即经纬坐标网中某个地点;二是相对位置,即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在探究具体地理问题时,明确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许多涉及区域地理的问题,往往是无图考图,对学生空间定位的能力要求较高。为提高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可采取让学生熟记区域基本地理事物的策略,以此带动其它相关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
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已推行10年有余,在此期间涌现了大批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总结了大量地理实践教学有益经验。为给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深化地理新课程实施,强化地理教育改革创新,应广大地理教师的强烈要求,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联合举办第一届“探索杯”地理教学成果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内容  1.教学论文:初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与推进、地理教学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2013年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探索杯”地理教学成果大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得到各地教研员、广大一线地理师生和地理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他们立足课堂、深入钻研、孜孜以求的教学经验;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坚持不懈的改革实践;他们勇于创新、坚定改革、持之以恒的教研成果,为推进地理新课程实施,促进地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光添彩。为更好交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和更多分享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