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着眼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习和领会新的教育理念,研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策略,构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着力于实现语文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历史性转变。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充分预习,为自主学习创造基础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对知识本身的质疑,进行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讨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预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学生提出“大自然有语言吗?”“他们是怎么说话的?”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自订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应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变色龙》,教师在上课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变色龙》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有的学生提到本课学习的目标是:“奥楚蔑洛夫很讨厌,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作者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得特别精彩”等等,老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这篇课文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随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在《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提问:孔乙己为什么要穿长衫站着喝酒?为什么他一到店里就有笑声?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为什么没有人帮助孔乙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十分有效。
四、品读为主,进行自主阅读获取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然而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在学生得法养性,历练成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以后,他们就可以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凭自己的睿智和判断去选择,去创造,去充分享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愉悦的美感,成为自主活动的思想家,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一、充分预习,为自主学习创造基础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对知识本身的质疑,进行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讨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预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学生提出“大自然有语言吗?”“他们是怎么说话的?”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自订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应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变色龙》,教师在上课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变色龙》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有的学生提到本课学习的目标是:“奥楚蔑洛夫很讨厌,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作者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得特别精彩”等等,老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这篇课文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随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在《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提问:孔乙己为什么要穿长衫站着喝酒?为什么他一到店里就有笑声?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为什么没有人帮助孔乙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十分有效。
四、品读为主,进行自主阅读获取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然而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在学生得法养性,历练成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以后,他们就可以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凭自己的睿智和判断去选择,去创造,去充分享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愉悦的美感,成为自主活动的思想家,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