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酷睿的发布,标志着英特尔公司第六个时代的开始。”这是英特尔(中国)市场总监张文诩对7月底英特尔在全球、在中国发布发酷睿CPU芯片的评价。
酷睿是英特尔第六个时代?前5个时代给英特尔公司带来了什么?给IT产业界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值得产业界、OEM厂商、用户及一切想长大并获得成功的企业探讨。
前3个时代对产业的影响
不用说,1968年成立的英特尔公司于1971年发布的第一个4004 CPU芯片,贡献了PC产业的第一颗种子。也就是说英特尔公司4004芯片的出生,完成了自己从无产品到有产品的第一次转折。这颗种子在10年之后,即1981年才变成了IBMPC机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台PC的诞生日,英特尔和IBM公司完成了PC产品从无到有的第一次转折。
又过了8年后的1989年,英特尔公司推出286产品,推进PC产业进入了升级阶段。在这8年中,AST、康柏、戴尔等世界著名PC公司,在4004后续产品的不断产品化、产业化中相继诞生(上述三大公司均出生于1982年),他们和IBMPC组成了前所未有的PC产业阵营。也就是说PC产业在前三次英特尔的转折中从无到有,从有进入了产品升级,从产品升级进入并组成了产业阵营阶段。
当然,前三次转折中还有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不断推波助澜,使PC应用市场不断壮大。那就是比英特尔公司4004产品晚出生4年的微软公司,微软公司与IBM公司合作的DOS系统对PC产业阵营形成也起到了精神领袖的作用。
后3个时代对产业的贡献
1991年,英特尔公司不再用产品去实现自己的一统江湖的理想,而是采用了Intel Inside标识,造就了整个PC产业的同质化。这一时代正是4004第一颗PC CPU芯片诞生20年后,有了Intel Inside才使PC产业波澜壮阔。
1993年,严谨而稳重的惠普也经受不起Intel Inside策略(只要在自己整机商标、广告加Intel Inside后缀,英特尔公司就给报销部分的广告费用)的引诱,加入了PC阵营。也是在1993年,一贯高傲的Digital公司因Intel Inside也不得不放下了技术至上的架子,投靠了PC阵营,到了1994年之后,欧洲老牌公司西门子、日本的电子八强NEC、东芝、SONY等都加入了PC阵营,不能不说Intel Inside策略起到了IT产业的政治杠杆作用,到了2000年之后,当初英特尔CPU技术的“上级单位”(当时以技术论级)SGI、SUN、苹果等不可一世的工作站、图形领域霸王都纷纷缴械投奔Intel Inside。恐怕今后连英特尔公司自己都无法超越当初Intel Inside造就的整个PC产业的成功和辉煌。
奔腾13年铸成人类一代文明
在半导体芯片历史上,没有一个CPU芯片的历史像奔腾这么有活力,从286到486三代产品不过4年的时间,应该说,奔腾的前一代产品486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产品,但它无论怎样也无法超越奔腾。1993年推出的奔腾将486从16位字长平滑地过渡到32位,这其中一定要提到1995年问世的Windows 95和奔腾处理器相互辉映的成功。Windows 95操作系统不仅将PC应用拉向了全32位时代,同时也使微软彻底摆脱了IBM公司在DOS合作方面的约束,微软从此自立门户。
当然,为了延长奔腾品牌的寿命,英特尔费了不少心机,从奔腾MMX到奔腾II,从奔腾II又到奔腾III系列化,接着挺到了P4。在整个过程中,为对付AMD同档CPU的低价竞争策略,英特尔公司还推出了赛扬系列产品。
正是这13年,PC产业造就了IT产业、乃至人类一代网络文明的辉煌与进步。
迅驰扩大同质化范围
2003年的迅驰策略,是英特尔公司的第五次转折,这次转折源自于1992年康柏公司发起的PC价格战,至今14年了,还未看到战火有熄灭的迹象。
为什么迅驰策略来自于14年前呢?由于1991年Intel Inside使英特尔—统江湖,由此而产生的副作用就是发动了PC产品的同质化战争,同质化必然引起价格战,也由于PC价格战的连续发生,不可能不波及到英特尔自身的利益。OEM厂商的降价,反过来对上游厂商英特尔CPU价格施加压力,而英特尔公司的股民又要利润分红,英特尔公司不得已又发动另一场CPU芯片的价值战来对付自己亲手造成的价格战!
怎么才能让CPU芯片增值?天无绝人之路,正在此时,无线局域网的兴起给了英特尔公司一个天赐良机,CPU外加无线局域网功能的设想,造就了一个Intel Inside策略在产品上延伸的机会,这就是迅驰!迅驰策略又成功了,但它的成功也对产业有副作用,不仅使PC同质化加剧,而且扩大到联网功能的同质化。
酷睿成就第六次转折
如果说迅驰策略是和Intel Inside玩同样的把戏,英特尔在酷睿上显然要改改玩法了。的确,从1991年玩到2006年,15年一成不变的商标战确实也有些乏味了。
回到产品吧!酷睿对于英特尔来说,是一种的崭新的体系结构,而对于整个IT半导体产业来说却已经不新鲜了,因为大型机、巨型机在10年前甚至15年前就使用了SMP(对称多处理器技术,即双核)和MMP(海量处理器技术,即多核),也就是说英特尔公司将PC产前端产品同质化市场通吃之后,要动大型机、巨型机资源的心思了。
正在这时,英特尔CPU半导体的工艺也采用了三维门技术,并在工艺上达到了纳米级别,英特尔将大型机、超大型机的体系结构全转移到PC中简直就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酷睿就是这样要成就英特尔公司的第六次转折—向大型机、巨型机索取技术资源。事实上酷睿的宽区动态执行、智能内存、智能功率等特性已经体现了许多大型机、巨型机,甚至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征。
非六次转折能说清楚的
英特尔公司的前5次转折对产业的影响和贡献是十几年、几十年之后我们才看到的,所以现在对酷睿的第六次转折意义进行评价肯定还很粗浅,甚至有些为时过早。还有,这只是顺着英特尔公司自己的认识去回顾总结产业的6次转折,实际上,在6次转折之外还有许多连英特尔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转折,例如欢跃平台,虽然英特尔自己只认为它是迅驰战略向家电的延伸,但是对产业来说,它正在把目前非同质化的家电产业引入同质化战争。
其实,在英特尔公司近40年的历史中,英特尔有过操作系统的失败、工控机的出售、网卡业务的出售、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手机业务出售等等不大不小的挫折或转型。这些也构成了整个产业的九曲十八弯。
在英特尔心中,还有一个似小实大的偶像—高通公司,它基本上靠专利收入来获得高额利润。毕竟,英特尔每条生产线都要占用40到5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今后还会不断地加大投入,这些对于英特尔公司来说的确是个越来越大的压力。
结束语
环顾中国信息产业中的那些具备雄心壮志的企业,你们已经过几个时代?你们有类似迅驰、欢跃、Intel Inside这样的战略吗?如果没有,那就赶快想吧,否则将会很危险。当然,对于英特尔公司来说,在超越未来之前、同时要先超越之前的5个时代,酷睿这次真得会再动乾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