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校的“ACP”小组合作能效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进入了第二轮,虽然很多时候还是对此将信将疑,但各种成绩的取得却是毋庸置疑的。浙江省特级教师王曜君老师说过,真正的生本课堂就是应该让学生从独学走向互学,从互学走向共学。可是我听了不少研究课和示范课,对于这种模式仍然没有很感性的认识,我并不认为一堂热闹的课就是好课,真正的好课也可能是静悄悄的,但是师生都觉得有所得,并了然于胸,会心微笑。
那天我去上《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学生照例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课文语句的疏通。讲到“任意东西”这一句的时候,学生根据横线下的注释,把“东西”解释为“向东向西”,把句子翻译为:“任凭船随着江流向东或向西漂浮”。之后做文言要点归纳的时候,学生们很自然地就把“东西”这个词归在了名词作状语的活用现象里,全班没有异议,我也没有发声。之后又讲到了“负势竞上”的“上”,同学解释为“向上”,把句子解释为“凭借地势争着向上”,归在了名词作动词的活用里,全班也没有异议。我隐约觉得有几个学生皱了一下眉头,但也仅此而已。
课后练习三,有意识地将文中出现的几个方位词放在一起比较,要学生讲讲它们在句中的用法。这时候有学生开始混乱了,也有学生对之前的回答有了疑问。“任意东西”这一句中的“东西”和“负势竞上”中的“上”,到底是同一种词性活用呢,还是两种不同的活用现象呢?
当一个这样的声音出来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成了全班学生讨论的焦点,各有各的说法,于是又把我拉进去评论。我觉得大家已经讨论充分,所以就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是同一种活用现象,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才说完,便有学生用书上的注释质疑我。我解释说,书上把“东西”注解为“向东向西”确实容易产生误会,我们可以自己把这个注解完善一下。于是大家动笔,把“东西”注解为“向东向西(漂浮)”。刚停笔,又有一个声音冒出来。这个声音提醒大家最好把“上”的注解也完善一下。
至此,我觉得问题都解决了,就让学生把这个练习总结一下。同学们很快就总结道:“方位名词活用,主要是两种用法,名词作状语或名词作动词用。”然而问题又来了,有一位学生认为我们现在是根据已知的词意句意推断出了用法,可是当我们遇到陌生的课外语段,不明了意思的时候,我们还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一说就得到了全班的肯定。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开始索求方法。之前我也从未想过归纳方法,因為自己很清楚这些用法。
我把书上的例题都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来寻找方法,我相信,他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一定能够自己找到答案。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学生迫不及待站起来说出了方法:如果方位词之后还有动词,那么方位词的活用就应该是名词作状语,比如“横柯上蔽”;反之,如果后面没有动词了,那么方位词就是活用作了动词,比如“任意东西”、“负势竞上”。为了验证此方法是否有效,我又让学生一起回忆我们学过的古文古诗词,用更多的实例来巩固。同学们提到了《狼》中的“狼不敢前”,《逢入京使》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等等,更有同学想到了“夕阳西下”这一句,这里的两个方位名词分别活用作了状语和动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很多原来一知半解的东西突然在头脑中活络起来,一下子豁然开朗。课堂如果还是教师的舞台,那么学生的发展将取决受制于老师的水平,课堂的转型就是要真正关注课堂的主体,关注学习的对象,以生为本。
首先,生本课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度其实都是由学生的水平程度来决定的,教师盲目拔高或者压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有一次,我有幸和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坐在一起开会,我便借此机会向黄老师请教了一个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因为自己的理解与课本上的表述不同而很困惑,黄老师告诉我,不要纠结于答案是什么,而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底怎样,因为这决定了你该怎样去教。你的学生语文水平较低,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就告诉他书上是怎样解释的;如果你的学生语文水平不错,也有能力提高,那么就向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解,启发他们去思考;如果你的学生很厉害,那么就让他们去比较去分析,说一说哪种理解更好。然而我又很担心会影响考试,黄老师说,书本的解释也都是一家之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在比较中更容易找到规律和方法,从而达到辨识理解的目的。
今天这堂课的最后学习内容和程度都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设,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发现了问题,互相质疑又共同求解,在比较中归纳出了方法。我相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判断会非常清晰而准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质疑,不唯书、不唯师,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其次,生本课堂的学习形式是从独学走向互学,进而走向共学。小组合作打破了原来各自独立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启发思考,自我探索,锻炼能力,重新认识自我。这让我想起之前参加过的关于“项目制学习”的培训。目前,这种学习方式风靡全球,因为它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被挖掘、展示出来,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一切皆有可能!而这,又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好方式。
今天的这堂课,学生在小组互学中遇到了曲折,于是就像之前打破独学一样,学生再一次打破了互学,形成共学。就像在游泳一样,如果你感觉到有点呼不上气了,脚底踩不到这个水池了,在这个地方你就真正有一番作为了。
最后,生本课堂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真正的学习已经发生,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总结、学会表述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学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方法,学会创新。这是传统的课堂所不能给予的。
在这堂课之后,我在评讲一份试卷的时候,讲到“而”的几种用法,又再一次出现了全班共学,最后学生自己归纳出了辨析方法的美好情景。这些意外让我惊喜不已,我相信,只要动手去做,就能不断的持续的去改进。我也相信,经历了这些,我会在这条课改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
张寒,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教师。
那天我去上《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学生照例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课文语句的疏通。讲到“任意东西”这一句的时候,学生根据横线下的注释,把“东西”解释为“向东向西”,把句子翻译为:“任凭船随着江流向东或向西漂浮”。之后做文言要点归纳的时候,学生们很自然地就把“东西”这个词归在了名词作状语的活用现象里,全班没有异议,我也没有发声。之后又讲到了“负势竞上”的“上”,同学解释为“向上”,把句子解释为“凭借地势争着向上”,归在了名词作动词的活用里,全班也没有异议。我隐约觉得有几个学生皱了一下眉头,但也仅此而已。
课后练习三,有意识地将文中出现的几个方位词放在一起比较,要学生讲讲它们在句中的用法。这时候有学生开始混乱了,也有学生对之前的回答有了疑问。“任意东西”这一句中的“东西”和“负势竞上”中的“上”,到底是同一种词性活用呢,还是两种不同的活用现象呢?
当一个这样的声音出来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成了全班学生讨论的焦点,各有各的说法,于是又把我拉进去评论。我觉得大家已经讨论充分,所以就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是同一种活用现象,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才说完,便有学生用书上的注释质疑我。我解释说,书上把“东西”注解为“向东向西”确实容易产生误会,我们可以自己把这个注解完善一下。于是大家动笔,把“东西”注解为“向东向西(漂浮)”。刚停笔,又有一个声音冒出来。这个声音提醒大家最好把“上”的注解也完善一下。
至此,我觉得问题都解决了,就让学生把这个练习总结一下。同学们很快就总结道:“方位名词活用,主要是两种用法,名词作状语或名词作动词用。”然而问题又来了,有一位学生认为我们现在是根据已知的词意句意推断出了用法,可是当我们遇到陌生的课外语段,不明了意思的时候,我们还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一说就得到了全班的肯定。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开始索求方法。之前我也从未想过归纳方法,因為自己很清楚这些用法。
我把书上的例题都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来寻找方法,我相信,他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一定能够自己找到答案。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学生迫不及待站起来说出了方法:如果方位词之后还有动词,那么方位词的活用就应该是名词作状语,比如“横柯上蔽”;反之,如果后面没有动词了,那么方位词就是活用作了动词,比如“任意东西”、“负势竞上”。为了验证此方法是否有效,我又让学生一起回忆我们学过的古文古诗词,用更多的实例来巩固。同学们提到了《狼》中的“狼不敢前”,《逢入京使》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等等,更有同学想到了“夕阳西下”这一句,这里的两个方位名词分别活用作了状语和动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很多原来一知半解的东西突然在头脑中活络起来,一下子豁然开朗。课堂如果还是教师的舞台,那么学生的发展将取决受制于老师的水平,课堂的转型就是要真正关注课堂的主体,关注学习的对象,以生为本。
首先,生本课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度其实都是由学生的水平程度来决定的,教师盲目拔高或者压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有一次,我有幸和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坐在一起开会,我便借此机会向黄老师请教了一个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因为自己的理解与课本上的表述不同而很困惑,黄老师告诉我,不要纠结于答案是什么,而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底怎样,因为这决定了你该怎样去教。你的学生语文水平较低,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就告诉他书上是怎样解释的;如果你的学生语文水平不错,也有能力提高,那么就向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解,启发他们去思考;如果你的学生很厉害,那么就让他们去比较去分析,说一说哪种理解更好。然而我又很担心会影响考试,黄老师说,书本的解释也都是一家之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在比较中更容易找到规律和方法,从而达到辨识理解的目的。
今天这堂课的最后学习内容和程度都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设,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发现了问题,互相质疑又共同求解,在比较中归纳出了方法。我相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判断会非常清晰而准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质疑,不唯书、不唯师,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其次,生本课堂的学习形式是从独学走向互学,进而走向共学。小组合作打破了原来各自独立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启发思考,自我探索,锻炼能力,重新认识自我。这让我想起之前参加过的关于“项目制学习”的培训。目前,这种学习方式风靡全球,因为它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被挖掘、展示出来,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一切皆有可能!而这,又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好方式。
今天的这堂课,学生在小组互学中遇到了曲折,于是就像之前打破独学一样,学生再一次打破了互学,形成共学。就像在游泳一样,如果你感觉到有点呼不上气了,脚底踩不到这个水池了,在这个地方你就真正有一番作为了。
最后,生本课堂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真正的学习已经发生,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总结、学会表述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学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方法,学会创新。这是传统的课堂所不能给予的。
在这堂课之后,我在评讲一份试卷的时候,讲到“而”的几种用法,又再一次出现了全班共学,最后学生自己归纳出了辨析方法的美好情景。这些意外让我惊喜不已,我相信,只要动手去做,就能不断的持续的去改进。我也相信,经历了这些,我会在这条课改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
张寒,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