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届联合国秘书长:亚洲人?
今年7月,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期将到,那么,谁来接安南的班呢?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这句中国人的俗语同样适用于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由世界各大洲轮流“坐庄”,虽然理论上秘书长任期为5年,但经验表明秘书长通常会连任一次,因此实际任期为10年。据常理推断,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非亚洲人莫属。
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亚洲人,是1962年至1971年在任的缅甸人吴丹。但此后30多年,亚洲人就与联合国秘书长职位无缘。1997年,来自埃及的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因得罪美国而未能连任,最后由同样来自非洲加纳的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
2001年,按理作为非洲人的安南应该让位,由亚洲人来接替。然而,当时亚洲各国发生内部分歧,无法就秘书长人选达成一致,最后安南“渔翁得利”,获得连任。现在,亚洲人的机会又来了,即使是安南,也在去年4月明确表示,他认为他的继任者应该来自亚洲。亚洲在21世纪的地位显而易见,让亚洲人担任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将有利于将国际注意力投向亚洲,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带动全世界的共同和平与繁荣。
去年4月6日,有26国参加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在巴基斯坦举行,会后通过《伊斯兰堡宣言》,明确表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应由亚洲人担任。
也许是吸取了2001年的教训,亚洲国家这次对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争夺提前展开了,其中泰国最为先声夺人。
泰国为争夺联合国秘书长职位已经专门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以争取亚洲各国对素拉革的支持,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泰国已基本上争取到包括中国,东南亞国家联盟等重要国家的公开支持。可以说,素拉杰是目前联合国秘书长竞选中呼声最高的人选。
不过,对下任秘书长应来自亚洲的说法,也有人提出异议。罗马尼亚外长米尔恰·杰瓦讷曾经呼吁让东欧人来担任一次联合国秘书长,并说“联合国宪章中也没写着轮到亚洲”。但他的观点没有得到联合国官员的认可,他们指出所谓的“东欧”概念已不存在,苏联解体后它们已被欧盟或北约组织吸收了。
对亚洲地区来说,如果新的联合国秘书长来自亚洲,那么他应该对亚洲情况更加了解,就将更关注亚洲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而通过联合国的特殊作用,促进亚洲地区的繁荣与和平,真正让本世纪成为亚洲腾飞的世纪。
不过,如果亚洲人最终出任联合国秘书长,那他的担子也是相当沉重的。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中国与日本在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如何在亚洲两强中国与日本的夹缝中破解日本“入常”僵局以推动安理会改革,将是来自亚洲的新联合国秘书长上任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考验。
当然,作为亚洲人,新秘书长也可以把中日矛盾转化为机遇,因为他将拥有独特优势:与中日双方有更多的亲近感,因此沟通也会更顺畅,从而有利于防止中日对立走向激化。而且,他应该更容易推动日本加深对历史的反省,纠正错误的历史观,切实改善与亚洲邻国的关系。
对中国来说,由一位自己属意的人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好处显而易见。中国将发挥对秘书长的特殊影响力,增加在联合国的发言权,有利于制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联合国来推行霸权,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争取更多权益,并大力推动建立多极主义的世界格局。然而,亚洲人也存在落选的可能性。英美等大国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亚洲人能否形成合力,避免内耗,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自联合国秘书长人选提上议事日程以来,英美等国就一直公开反对来自亚洲的人选。而当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宣布参选之后,美国突然改变声调,宣布有条件支持其当选。所谓的条件就是,潘基文须首先获得东盟国家的支持。而潘基文的另两位强劲对手素拉革和达纳帕拉恰恰就来自东盟国家的泰国和斯里兰卡。美国之所以如此做,目的就是让亚洲国家发生内斗,无法形成合力,最后使自己中意的候选人上台。
因此,亚洲国家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充分讨论协商,推出普遍能接受的候选人,好好把握这次盼望已久的机会。
明星荟萃的候选团
在亚洲以外地区,也不乏准备参与搅局的人,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在亚洲以外地区,媒体报道可能参选的主要人物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哈维尔身体不好,而且其强烈反共立场不为中国和东欧国家认同;克瓦希涅夫斯基被认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他最可能对素拉革提出挑战。但他的竞选意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烈。他表示,除非联合国进行改革以获得更大权力,否则他不考虑参选。
因此,最费人猜疑的是克林顿。虽然克林顿本人并没有公开谈论自己参选问题,但早在去年10月,有消息披露说克林顿有意竞选联合国秘书长。有人认为,鉴于克林顿的国际知名度,他如果参选联合国秘书长将有很大获胜把握,而借助于克林顿高超的外交游说和筹款能力,联合国有可能摆脱所面临的财政困境。
然而,克林顿参选至少面临三大障碍:一是传统上联合国秘书长从来不从五大常任理事国里产生:二是克林顿在去年9月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后健康状况大不如前,恐怕无法适应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超负荷挑战;三是目前忙于准备2008年竞选总统的克林顿夫人希拉里,恐怕也不乐意她的丈夫抢她的风头。
世界上最难的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是代表世界各国的联合国机构的权力化身。这一职务不仅掌握军事权、经济权,还享有道义的权威,由于各方分歧较大,新任秘书长的产生注定要经过激烈而痛苦的角逐,而无论谁最终有幸成为秘书长,他的任务都绝不轻松。
至今联合国已有七任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可以连任。虽然争着当秘书长的竞选人不少,但秘书长的活不好干,尤其是冷战时期。
从首任秘书长赖伊的被迫辞职,到继任者哈马舍尔德的左支右绌,再到后来瓦尔德海姆的黯然离去.加利的功败垂成、以及安南的举步维艰,历史上的秘书长能善始善终的并不多见。
如此看来,秘书长之职虽风光无限,但风光背后则是无限艰辛。首任秘书长赖伊几经周折才推荐出来,1950年赖伊首任期满,恰在当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而赖伊在解决问题时是跟着美国跑的,从而得罪了苏联。后来,赖伊又因麦卡锡主义泛滥祸及到联合国的美国籍公务员而予以抵制,又得罪了美国,形势迫使他于1951年11月辞职。继任秘书长瑞典人哈马舍尔德在连任的后期因处理刚果问题引致苏联的不满,从而爆发了一场秘书长危机。在1 960年的十五届联大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要求改组联合国秘书处,用一种所谓“三驾马车”体制取代联合国秘书长。特别是刚果总理卢蒙巴遇害后,苏联撤消承认哈马舍尔德的秘书长职务,说其是“美国利 益的代表”。但争论到1961年日月突然刹车,因为哈马舍尔德在赴刚果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哈马舍尔德遇难后,对于新的继任人争论长达6周之久。最后大会才通过由安理会推荐的缅甸人吴丹为代理秘书长。
而1981年的安理会为推荐秘书长连续举行过16轮的投票,早已是众所周知。中国坚决反对瑞典的瓦尔德海姆而提名坦桑尼亚的候选人萨利姆,但美国又反对萨利姆,结果迫使两人双双退出。最后由来自秘鲁的德奎利亚尔当选为第五任秘书长。
第六任秘书长加利正赶上了冷战结束的好时候。他大展拳脚,改革联合国,但与美国“一言堂”的做法产生了冲突,最后使得连任功败垂成。
安南在联合国最高职位摸爬滚打十年后,对后任秘书长提供了一些“工作秘诀”。
安南建议他们“一定要脸皮厚,有幽默感,对内、对外都要保持笑脸,尤其应该学会对自己笑”。他们应该学会与世界各地领导人交往,并保证工作效率。闻者在听完之后莫不捧腹大笑,但也同时能感受到何为“高处不胜寒”。安南还说,作为世界“首席外交官”,下一任秘书长不仅管理联合国,还要处理人道主义和维护和平的问题,以及许多全球的热点问题。
三大候选人人气最足
2月16日出版的《独立报》列出了一份长长的竞争者名单。
最有希望的是来自亚洲的三位外交家: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泰国副总理素拉杰和来自斯里兰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达纳帕拉。
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人气榜前三甲
1970年,潘基文在首尔国立大学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后,以外交官考试优异的成绩进入韩国外交通商部,正式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外交生涯。在此后的30多年中,他几乎担任过韩国所有最重要的外交职位,包括驻美大使和驻联合国大使。当他在2004年被任命为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时,他已经被奉为韩国外交界后辈学习的典范。
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家,潘基文懂得英、法两种语言,这被认为是竞争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正式宣布竞选联合国秘书长后,潘基文对法新社表示,他已经开始加强法语的表达能力。
近几个月来,潘基文频繁往返于中美韩之间,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积极斡旋。彭博新闻社评论说,潘基文比此前任何一位韩国外交通商部长都更加活跃地穿梭于世界各国之间,他成为了韩国努力争取在六方会谈中发挥调停作用的关键人物,这为他积累了重要的政治资本,对于其竞争联合国秘书长职位十分有利。
素拉杰1958年出生于一个高级专业人士家庭,学生时代成绩优异,后来走了父亲的老路学习法律和经济学。从泰国顶尖的朱拉隆功大学毕业后,素拉杰赴美求学,在塔夫特大学获得法律外交学硕士学位,尔后又成为泰国首位获得哈佛大學法学院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曾让泰国教育界人士为之振奋。
素拉杰的专业实力、家庭背景和学者身份使他成了泰国政坛上的新宠。他多次受邀出任政府总理顾问、国有企业经理乃至内阁成员,37岁时还当了一阵子显赫的财政部长。现任总理他信参加大选时,极力说服素拉杰在职业政客云集的泰爱泰党里当了二把手,竞选成功后他信又对其委以重任,使当时43岁的素拉杰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外长。他信点子多,主意大,素拉杰则善于执行,两人配合默契,把泰国的外交搞得颇有声色。
按传统,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将由亚洲国家推荐并由亚洲人担任,加上东盟10国的公开支持,素拉杰无疑在下届联合国秘书长的候选人中已占了先机。不过,这需要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素拉杰本人也需按联合国秘书长必须懂英法两种语言的要求苦学法文。
贾扬塔—达纳帕拉于1998至2003年期间任联合国裁军事务副秘书长,1995年任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展期大会主席。1965年起,达纳帕拉参与斯里兰卡的外交事务,先后在伦敦、北京、华盛顿和新德里任职。1984年,他被任命为驻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大使,1987年离开外交领域,主管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工作。1992年,他重返联合国担任大使。此外,他还担任过联合国武器调查特别委员会的委员及1996年堪培拉销毁核武器委员会的成员。
达纳帕拉强调自己在联合国的工作经验赋予了他竞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优势。达纳帕拉说:“我相信我比一些不熟悉联合国内部运作系统的人有更好的机会接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那些只有政府工作经验的人无法完成联合国秘书长的任务。”他称联合国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下任联合国秘书长,而他在联合国工作的经验将对推行改革极为重要。
今年7月,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期将到,那么,谁来接安南的班呢?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这句中国人的俗语同样适用于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由世界各大洲轮流“坐庄”,虽然理论上秘书长任期为5年,但经验表明秘书长通常会连任一次,因此实际任期为10年。据常理推断,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非亚洲人莫属。
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亚洲人,是1962年至1971年在任的缅甸人吴丹。但此后30多年,亚洲人就与联合国秘书长职位无缘。1997年,来自埃及的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因得罪美国而未能连任,最后由同样来自非洲加纳的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
2001年,按理作为非洲人的安南应该让位,由亚洲人来接替。然而,当时亚洲各国发生内部分歧,无法就秘书长人选达成一致,最后安南“渔翁得利”,获得连任。现在,亚洲人的机会又来了,即使是安南,也在去年4月明确表示,他认为他的继任者应该来自亚洲。亚洲在21世纪的地位显而易见,让亚洲人担任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将有利于将国际注意力投向亚洲,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带动全世界的共同和平与繁荣。
去年4月6日,有26国参加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在巴基斯坦举行,会后通过《伊斯兰堡宣言》,明确表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应由亚洲人担任。
也许是吸取了2001年的教训,亚洲国家这次对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争夺提前展开了,其中泰国最为先声夺人。
泰国为争夺联合国秘书长职位已经专门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以争取亚洲各国对素拉革的支持,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泰国已基本上争取到包括中国,东南亞国家联盟等重要国家的公开支持。可以说,素拉杰是目前联合国秘书长竞选中呼声最高的人选。
不过,对下任秘书长应来自亚洲的说法,也有人提出异议。罗马尼亚外长米尔恰·杰瓦讷曾经呼吁让东欧人来担任一次联合国秘书长,并说“联合国宪章中也没写着轮到亚洲”。但他的观点没有得到联合国官员的认可,他们指出所谓的“东欧”概念已不存在,苏联解体后它们已被欧盟或北约组织吸收了。
对亚洲地区来说,如果新的联合国秘书长来自亚洲,那么他应该对亚洲情况更加了解,就将更关注亚洲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而通过联合国的特殊作用,促进亚洲地区的繁荣与和平,真正让本世纪成为亚洲腾飞的世纪。
不过,如果亚洲人最终出任联合国秘书长,那他的担子也是相当沉重的。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中国与日本在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如何在亚洲两强中国与日本的夹缝中破解日本“入常”僵局以推动安理会改革,将是来自亚洲的新联合国秘书长上任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考验。
当然,作为亚洲人,新秘书长也可以把中日矛盾转化为机遇,因为他将拥有独特优势:与中日双方有更多的亲近感,因此沟通也会更顺畅,从而有利于防止中日对立走向激化。而且,他应该更容易推动日本加深对历史的反省,纠正错误的历史观,切实改善与亚洲邻国的关系。
对中国来说,由一位自己属意的人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好处显而易见。中国将发挥对秘书长的特殊影响力,增加在联合国的发言权,有利于制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联合国来推行霸权,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争取更多权益,并大力推动建立多极主义的世界格局。然而,亚洲人也存在落选的可能性。英美等大国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亚洲人能否形成合力,避免内耗,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自联合国秘书长人选提上议事日程以来,英美等国就一直公开反对来自亚洲的人选。而当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宣布参选之后,美国突然改变声调,宣布有条件支持其当选。所谓的条件就是,潘基文须首先获得东盟国家的支持。而潘基文的另两位强劲对手素拉革和达纳帕拉恰恰就来自东盟国家的泰国和斯里兰卡。美国之所以如此做,目的就是让亚洲国家发生内斗,无法形成合力,最后使自己中意的候选人上台。
因此,亚洲国家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充分讨论协商,推出普遍能接受的候选人,好好把握这次盼望已久的机会。
明星荟萃的候选团
在亚洲以外地区,也不乏准备参与搅局的人,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在亚洲以外地区,媒体报道可能参选的主要人物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哈维尔身体不好,而且其强烈反共立场不为中国和东欧国家认同;克瓦希涅夫斯基被认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他最可能对素拉革提出挑战。但他的竞选意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烈。他表示,除非联合国进行改革以获得更大权力,否则他不考虑参选。
因此,最费人猜疑的是克林顿。虽然克林顿本人并没有公开谈论自己参选问题,但早在去年10月,有消息披露说克林顿有意竞选联合国秘书长。有人认为,鉴于克林顿的国际知名度,他如果参选联合国秘书长将有很大获胜把握,而借助于克林顿高超的外交游说和筹款能力,联合国有可能摆脱所面临的财政困境。
然而,克林顿参选至少面临三大障碍:一是传统上联合国秘书长从来不从五大常任理事国里产生:二是克林顿在去年9月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后健康状况大不如前,恐怕无法适应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超负荷挑战;三是目前忙于准备2008年竞选总统的克林顿夫人希拉里,恐怕也不乐意她的丈夫抢她的风头。
世界上最难的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是代表世界各国的联合国机构的权力化身。这一职务不仅掌握军事权、经济权,还享有道义的权威,由于各方分歧较大,新任秘书长的产生注定要经过激烈而痛苦的角逐,而无论谁最终有幸成为秘书长,他的任务都绝不轻松。
至今联合国已有七任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可以连任。虽然争着当秘书长的竞选人不少,但秘书长的活不好干,尤其是冷战时期。
从首任秘书长赖伊的被迫辞职,到继任者哈马舍尔德的左支右绌,再到后来瓦尔德海姆的黯然离去.加利的功败垂成、以及安南的举步维艰,历史上的秘书长能善始善终的并不多见。
如此看来,秘书长之职虽风光无限,但风光背后则是无限艰辛。首任秘书长赖伊几经周折才推荐出来,1950年赖伊首任期满,恰在当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而赖伊在解决问题时是跟着美国跑的,从而得罪了苏联。后来,赖伊又因麦卡锡主义泛滥祸及到联合国的美国籍公务员而予以抵制,又得罪了美国,形势迫使他于1951年11月辞职。继任秘书长瑞典人哈马舍尔德在连任的后期因处理刚果问题引致苏联的不满,从而爆发了一场秘书长危机。在1 960年的十五届联大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要求改组联合国秘书处,用一种所谓“三驾马车”体制取代联合国秘书长。特别是刚果总理卢蒙巴遇害后,苏联撤消承认哈马舍尔德的秘书长职务,说其是“美国利 益的代表”。但争论到1961年日月突然刹车,因为哈马舍尔德在赴刚果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哈马舍尔德遇难后,对于新的继任人争论长达6周之久。最后大会才通过由安理会推荐的缅甸人吴丹为代理秘书长。
而1981年的安理会为推荐秘书长连续举行过16轮的投票,早已是众所周知。中国坚决反对瑞典的瓦尔德海姆而提名坦桑尼亚的候选人萨利姆,但美国又反对萨利姆,结果迫使两人双双退出。最后由来自秘鲁的德奎利亚尔当选为第五任秘书长。
第六任秘书长加利正赶上了冷战结束的好时候。他大展拳脚,改革联合国,但与美国“一言堂”的做法产生了冲突,最后使得连任功败垂成。
安南在联合国最高职位摸爬滚打十年后,对后任秘书长提供了一些“工作秘诀”。
安南建议他们“一定要脸皮厚,有幽默感,对内、对外都要保持笑脸,尤其应该学会对自己笑”。他们应该学会与世界各地领导人交往,并保证工作效率。闻者在听完之后莫不捧腹大笑,但也同时能感受到何为“高处不胜寒”。安南还说,作为世界“首席外交官”,下一任秘书长不仅管理联合国,还要处理人道主义和维护和平的问题,以及许多全球的热点问题。
三大候选人人气最足
2月16日出版的《独立报》列出了一份长长的竞争者名单。
最有希望的是来自亚洲的三位外交家: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泰国副总理素拉杰和来自斯里兰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达纳帕拉。
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人气榜前三甲
1970年,潘基文在首尔国立大学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后,以外交官考试优异的成绩进入韩国外交通商部,正式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外交生涯。在此后的30多年中,他几乎担任过韩国所有最重要的外交职位,包括驻美大使和驻联合国大使。当他在2004年被任命为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时,他已经被奉为韩国外交界后辈学习的典范。
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家,潘基文懂得英、法两种语言,这被认为是竞争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正式宣布竞选联合国秘书长后,潘基文对法新社表示,他已经开始加强法语的表达能力。
近几个月来,潘基文频繁往返于中美韩之间,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积极斡旋。彭博新闻社评论说,潘基文比此前任何一位韩国外交通商部长都更加活跃地穿梭于世界各国之间,他成为了韩国努力争取在六方会谈中发挥调停作用的关键人物,这为他积累了重要的政治资本,对于其竞争联合国秘书长职位十分有利。
素拉杰1958年出生于一个高级专业人士家庭,学生时代成绩优异,后来走了父亲的老路学习法律和经济学。从泰国顶尖的朱拉隆功大学毕业后,素拉杰赴美求学,在塔夫特大学获得法律外交学硕士学位,尔后又成为泰国首位获得哈佛大學法学院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曾让泰国教育界人士为之振奋。
素拉杰的专业实力、家庭背景和学者身份使他成了泰国政坛上的新宠。他多次受邀出任政府总理顾问、国有企业经理乃至内阁成员,37岁时还当了一阵子显赫的财政部长。现任总理他信参加大选时,极力说服素拉杰在职业政客云集的泰爱泰党里当了二把手,竞选成功后他信又对其委以重任,使当时43岁的素拉杰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外长。他信点子多,主意大,素拉杰则善于执行,两人配合默契,把泰国的外交搞得颇有声色。
按传统,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将由亚洲国家推荐并由亚洲人担任,加上东盟10国的公开支持,素拉杰无疑在下届联合国秘书长的候选人中已占了先机。不过,这需要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素拉杰本人也需按联合国秘书长必须懂英法两种语言的要求苦学法文。
贾扬塔—达纳帕拉于1998至2003年期间任联合国裁军事务副秘书长,1995年任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展期大会主席。1965年起,达纳帕拉参与斯里兰卡的外交事务,先后在伦敦、北京、华盛顿和新德里任职。1984年,他被任命为驻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大使,1987年离开外交领域,主管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工作。1992年,他重返联合国担任大使。此外,他还担任过联合国武器调查特别委员会的委员及1996年堪培拉销毁核武器委员会的成员。
达纳帕拉强调自己在联合国的工作经验赋予了他竞选下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优势。达纳帕拉说:“我相信我比一些不熟悉联合国内部运作系统的人有更好的机会接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那些只有政府工作经验的人无法完成联合国秘书长的任务。”他称联合国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下任联合国秘书长,而他在联合国工作的经验将对推行改革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