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在本质上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扩展和延伸。本文让我们认识到发挥学校企业各自优势,形成互惠双赢,共同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是现代职业学校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之路。
【关键词】学校;企业;互惠双赢;研究
一、发挥学校企业各自优势,形成互利双赢,共同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校企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之路
(1)我们对兄弟院校的校企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2008年1月3日,徐州财经分院与徐州皮克斯动画公司举行了产学研校企合作签约仪式。2009年9月17日,江苏宗申企业与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揭牌仪式在徐州财校报告厅举办。2010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联盟,经过前期充分准备,电气工程系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在工程车辆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汽车专业特色建设达成初步意向。通过调研发现,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能力。专业教师走出去,深入厂矿企业,不但磨练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还使专业教师熟练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而且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为技能型教师的培养、各种社会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校企合作也加强了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开展进一步的校企合作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奠定了基础;最后,积极推进技工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减少学校教学的盲目性和脱离社会需求。(2)结合我们学校和系部的特点,需要做如下工作:第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岗位工作能力,学生第一、二学期主要在校内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校内专业核心课程要有专门配备的实训场地,做到边教边练、讲练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第三学期开始,由学生在校内完成企业的项目,或者是在校外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在岗期间的成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给出;从第七学期开始,在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由企业给学生发放“工作经历证明”,校企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劳动保障制度、校企双方考核制度。第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一是人才培养规格及岗位关键能力定位。以中高技能等岗位为发展目标,培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二是开发岗位能力标准,全过程引入职业素质教育。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引入先进的现代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工程,工业工程,工业流程,项目管理,解决问题步骤及方法等;团队建设与管理,户外拓展训练等。三是校企合作,真正与就业挂钩。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组织参观企业,针对各个企业所需专业技术型人才,实行订单培养,对口实践,从而实现校企的双赢。四是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实践的学习,进一步完善理论知识,按照把专业核心课程建成精品课程的思路,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五是教材建设。围绕项目教学法的开展,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体现市场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反映当前的各个专业发展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第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仿真训练内容,满足高技能实训、提升新技术服务与研发能力。引入企业资金,与企业共建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融入地方产业链,提升工学结合深度。第四,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指导基地建设。由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责任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和我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二、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形式将是我校开辟的就业重要途径
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就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进而摸索出一条校企双赢的路子,创新理念和作用十分重要。允许学校与企业开展双向交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教学和实习的兼职教师。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走进学校,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建立企业资助的奖学助学基金、开办“企业冠名”班;将职业学校办进企业,特别要探索“引厂入校”等形式。
三、要实现学校和企业互惠双赢,校企合作必须弃旧图新
观念的转变归纳为三点:一是改变一些企业只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少企业只是挂牌,到毕业就到学校选择合格人才,在这个时候才发现学校培养的人才远远达不到企业和市场的要求。所以,要真正树立成熟的合作办学思想,鼓励企业立足长远,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改变按传统教育模式办职业教育的观念,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特点、新模式,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进行必要的实践探索。三是要转变一些学校将校企合作只看作是解决学生实训基地的简单认识。学校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是双向共利的事业,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以便学生毕业有个比较满意的去向,为学校能留住和招来学生做好坚实工作。
【关键词】学校;企业;互惠双赢;研究
一、发挥学校企业各自优势,形成互利双赢,共同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校企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之路
(1)我们对兄弟院校的校企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2008年1月3日,徐州财经分院与徐州皮克斯动画公司举行了产学研校企合作签约仪式。2009年9月17日,江苏宗申企业与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揭牌仪式在徐州财校报告厅举办。2010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联盟,经过前期充分准备,电气工程系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在工程车辆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汽车专业特色建设达成初步意向。通过调研发现,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能力。专业教师走出去,深入厂矿企业,不但磨练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还使专业教师熟练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而且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为技能型教师的培养、各种社会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校企合作也加强了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开展进一步的校企合作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奠定了基础;最后,积极推进技工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减少学校教学的盲目性和脱离社会需求。(2)结合我们学校和系部的特点,需要做如下工作:第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岗位工作能力,学生第一、二学期主要在校内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校内专业核心课程要有专门配备的实训场地,做到边教边练、讲练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第三学期开始,由学生在校内完成企业的项目,或者是在校外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在岗期间的成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给出;从第七学期开始,在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由企业给学生发放“工作经历证明”,校企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劳动保障制度、校企双方考核制度。第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一是人才培养规格及岗位关键能力定位。以中高技能等岗位为发展目标,培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二是开发岗位能力标准,全过程引入职业素质教育。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引入先进的现代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工程,工业工程,工业流程,项目管理,解决问题步骤及方法等;团队建设与管理,户外拓展训练等。三是校企合作,真正与就业挂钩。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组织参观企业,针对各个企业所需专业技术型人才,实行订单培养,对口实践,从而实现校企的双赢。四是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实践的学习,进一步完善理论知识,按照把专业核心课程建成精品课程的思路,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五是教材建设。围绕项目教学法的开展,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体现市场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反映当前的各个专业发展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第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仿真训练内容,满足高技能实训、提升新技术服务与研发能力。引入企业资金,与企业共建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融入地方产业链,提升工学结合深度。第四,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指导基地建设。由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责任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和我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二、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形式将是我校开辟的就业重要途径
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就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进而摸索出一条校企双赢的路子,创新理念和作用十分重要。允许学校与企业开展双向交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教学和实习的兼职教师。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走进学校,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建立企业资助的奖学助学基金、开办“企业冠名”班;将职业学校办进企业,特别要探索“引厂入校”等形式。
三、要实现学校和企业互惠双赢,校企合作必须弃旧图新
观念的转变归纳为三点:一是改变一些企业只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少企业只是挂牌,到毕业就到学校选择合格人才,在这个时候才发现学校培养的人才远远达不到企业和市场的要求。所以,要真正树立成熟的合作办学思想,鼓励企业立足长远,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改变按传统教育模式办职业教育的观念,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特点、新模式,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进行必要的实践探索。三是要转变一些学校将校企合作只看作是解决学生实训基地的简单认识。学校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是双向共利的事业,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以便学生毕业有个比较满意的去向,为学校能留住和招来学生做好坚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