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好实训教学,可显著提高职校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其今后走上企业第一线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工基础 实训教学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不少职校生在实训课程学习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学初对实训充满兴趣,但随着教学难度的不断加大,慢慢感到“吃力”,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旷课率逐渐提升,实训教学效果也越来越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导致许多毕业生在面对生产实际时手足无措,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岗位技能要求。而企业对此也十分不满,要求学校在实训教学中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操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笔者学校在电工基础实训教学中大胆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引入适合职校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一条电工基础实训教学的新路。
一、明确目的,确定内容
职校生学习是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满足一线生产操作的需要,因此笔者学校在组织电工基础实训教学时,突破性地采用了“项目+任务驱动”的模式。针对职校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秉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力图使学生电工操作技能得到逐步提高。为了强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笔者学校引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以职业技能所依托的理论知识为主线,操作训练和实训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成系列的项目形式展开,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联系、衔接与呼应合理,强化了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将主要内容设置为:安全用电及电工基本操作,电气线路安装与试运行,电机及其控制线路的安装,电机及变压器的安装、检修,变配电所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等。
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项目教学模式,没有意识到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因此笔者学校在电工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取长补短。
如笔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六大项目,分别是安全用电及电工基本操作、照明电路安装及电能计量、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电动机与变压器安装及维护、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操作实训及变配电所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维护。每个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状况,分别设置不同的任务。如“照明电路安装及电能计量”项目的任务设置为照明平面图的识读、电力平面图的识读、室内配线的安装原则及安装程序、护套线敷线的安装、槽板敷线的安装、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进户装置及配电盘的安装、室内线路的竣工验收。而对于教学难度较大的“电动机与变压器安装及维护”项目,则将任务设置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修理、电动机的运行与维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排除、电力变压器的检验与维护。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实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目标适中,掌握步骤
实训课程学习目标的设立切忌“过高”或“过低”,应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始终让学生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项目的第一个任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的实训时,笔者将学习目标定为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步骤,这样就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实训教学中,注重强化安装步骤的教学。笔者将“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识读电路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根据电路图或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进行检验,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根据电路图绘制布置图和线路图,然后按要求在控制板上固定电器元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根据电动机容量选配主电路导线的截面,根据接线图布线,同时将剥去绝缘层的两端线头套上标有与电路图相一致编号的编码套管,安装电动机,连接电动机和所有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自检,交验,通电试车。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工作岗位最需要的操作技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精神。
总之,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训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企业岗位群的需要为目标,有“破”有“立”,确保实训教学真正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电工基础 实训教学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不少职校生在实训课程学习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学初对实训充满兴趣,但随着教学难度的不断加大,慢慢感到“吃力”,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旷课率逐渐提升,实训教学效果也越来越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导致许多毕业生在面对生产实际时手足无措,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岗位技能要求。而企业对此也十分不满,要求学校在实训教学中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操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笔者学校在电工基础实训教学中大胆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引入适合职校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一条电工基础实训教学的新路。
一、明确目的,确定内容
职校生学习是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满足一线生产操作的需要,因此笔者学校在组织电工基础实训教学时,突破性地采用了“项目+任务驱动”的模式。针对职校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秉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力图使学生电工操作技能得到逐步提高。为了强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笔者学校引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以职业技能所依托的理论知识为主线,操作训练和实训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成系列的项目形式展开,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联系、衔接与呼应合理,强化了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将主要内容设置为:安全用电及电工基本操作,电气线路安装与试运行,电机及其控制线路的安装,电机及变压器的安装、检修,变配电所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等。
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项目教学模式,没有意识到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因此笔者学校在电工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取长补短。
如笔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六大项目,分别是安全用电及电工基本操作、照明电路安装及电能计量、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电动机与变压器安装及维护、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操作实训及变配电所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维护。每个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状况,分别设置不同的任务。如“照明电路安装及电能计量”项目的任务设置为照明平面图的识读、电力平面图的识读、室内配线的安装原则及安装程序、护套线敷线的安装、槽板敷线的安装、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进户装置及配电盘的安装、室内线路的竣工验收。而对于教学难度较大的“电动机与变压器安装及维护”项目,则将任务设置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修理、电动机的运行与维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排除、电力变压器的检验与维护。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实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目标适中,掌握步骤
实训课程学习目标的设立切忌“过高”或“过低”,应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始终让学生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项目的第一个任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的实训时,笔者将学习目标定为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步骤,这样就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实训教学中,注重强化安装步骤的教学。笔者将“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识读电路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根据电路图或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进行检验,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根据电路图绘制布置图和线路图,然后按要求在控制板上固定电器元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根据电动机容量选配主电路导线的截面,根据接线图布线,同时将剥去绝缘层的两端线头套上标有与电路图相一致编号的编码套管,安装电动机,连接电动机和所有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自检,交验,通电试车。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工作岗位最需要的操作技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精神。
总之,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训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企业岗位群的需要为目标,有“破”有“立”,确保实训教学真正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