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莲:“拾荒老师”和她的2000个娃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7年含辛茹苦,27年桃李满园,三尺台前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岁月如刀锋,催人老。曾经年轻俊俏的小姑娘,如今变成背影佝偻的老奶奶,但她仍然像一棵开花的老树,不忘初心得始终。
  她叫潘玉莲,她和“爱心小课堂”的故事传颂天山南北。
  小课堂成为她的“天命”
  1992年,“知天命”的潘玉莲从西藏回到新疆,在历经了半生的沧桑和奔波后,最终回到了故乡疏勒县。像是迎来了一次新生,她的人生从50岁翻开了新的一页……
  那时的南疆,很多少数民族儿童不会说汉语。潘玉莲出生于一个多民族家庭,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维吾尔族,从小精通双语,是当地受人尊敬的“翻译通”。
  由于家长下班晚,很多孩子放学后在街上跑来跑去、打闹玩耍。看到后,潘玉莲主动请缨接邻居家孩子放学,路上就教他们几句简单的汉语。和孩子们在一起,潘玉莲的一颗心也愈发天真、柔软。她下了个决心:干脆办个小课堂。
  小课堂其实就是家庭简易“小学棚”——狭小的房间,昏暗的灯光,一块小黑板,几张破桌椅,学生数个,老师一位。这还是个爱心小课堂,不收取任何费用,孩子肯来就行。
  她是一个“神通”的人,从一开始教汉语,到后来教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她一人全包。她是一个有语言天赋的人,读书时学过俄语、英语,在西藏的6年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藏语,工作后又当过维汉双语翻译。她教孩子自有一套妙法。上课前,潘玉莲手里都会先拿一面五星红旗,让他们齐唱国歌;她时常为孩子们讲中国的历史,让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她要求每个孩子必须掌握汉语的同时,还要会简单的英语。
  时间一长,来潘玉莲小课堂的孩子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小课堂逐渐变成了大课堂,26平方米的小房间装不下,就挪到屋外的大空地上教,最多的时候坐着上百名学生。
  一颗心全扑在孩子们身上
  潘玉莲是低保户,平常一家人就啃冷馍、嚼硬馕,每个月的低保金除了维持生活开支,剩下的钱基本上都用在了孩子身上,新铅笔、新本子、教辅资料、奖励用的小红花、课前给孩子烧的花茶水……这些都是她精心准备的小礼物。钱不够用时,她就拖着患有旧疾的老腿,步行几公里去捡破烂瓶子卖。
  1998年,乌鲁木齐的一家单位想聘请潘玉莲教授俄语。当时,儿子也在乌鲁木齐打工,潘玉莲犹豫再三后,就答应了。
  可没过多久,孩子们纷纷打来电话,“潘奶奶你去哪里了?”“我们好想你啊!”……
  从那以后,潘玉莲再也没离开过孩子们。在她心中,这群少数民族娃娃是她下半辈子的精神寄托。
  8年前的一天,潘玉莲的儿子潘三虎在装窗户时不慎滑落摔倒,心肌梗塞引发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两边都是心头肉,潘玉莲一边往医院跑照顾儿子,一边仍不忘给孩子上课。她不愿看到爱心小课堂停办,她心里舍不得那群娃娃。
  一双双小手拉着她的大手
  2010年的一个下午,潘玉莲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门口等孩子们来上课。脚步声、欢笑声、细语声,远处一群孩子手背在后面向潘玉莲走来。孩子们走到她面前,齐刷刷地从背后掏出一朵朵小花,“潘妈妈,母亲节快乐,祝您健康长寿!”
  那是潘玉莲过的第一个母亲节,多年后,潘玉蓮仍然珍藏着这个特别的礼物,床头一个小盒子里装的正是孩子们当时送她的鲜花,如今已然变成了干花瓣,“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27年弹指一挥间,从爱心小课堂走出的孩子已经超过2000名。一到节日假期,就有东南西北的人来看望潘玉莲,他们都是潘玉莲曾经教过的孩子。
  2012年,当地党委、政府专门从社区腾出一间教室,供孩子们上课。在爱心小课堂搬新家前,潘玉莲在新教室打扫卫生,她佝偻着背扫地,眼泪一滴滴地落在地上,嘴角却挂不住地笑。孩子们终于有了像样的教室,她多年的心愿如今了结了。
其他文献
隔代教育自古有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年轻的父母们教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隔代教育现象愈演愈烈。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在公园广场还是大街小巷,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总是一道风景。  逃不过的情感雷池  小蓉和丈夫在深圳工作六年了,2007年喜结连理,2008年回川产下一名女儿。因工作繁忙,他们把女儿扔给了父母看管,又回到了深圳的岗位继续打拼。今年春节回家过
期刊
李大钊的祖父:做人要有好品格  李大钊在襁褓中即失去父母,由祖父李如珍抚养成人。  李如珍爽直好客。街坊邻里有了纠纷,他去调解;谁做了坏事,他都毫不留情地数落。他勤俭持家,但是为村里买地募捐时,却能慷慨解囊。这些品格,通过日常小事不断影响着李大钊。  当时农村有涉及赌博的各种游戏,祖父从来不允许李大钊去。有一次,李大钊下了学一直没回家,祖父就到村口去找,看见他在那堆人群里扎着,虽然没有参与赌钱,但
期刊
近日,赫章县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镇举办留守儿童家长(監护人)“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会。县关工委副主任陶家亮现场组织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孟毅)
期刊
托举朝阳 为爱守护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孩子们满怀深情和爱心,为了下一代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默默无闻地耕耘,以真诚关爱之心哺育着下一代的成长。他们的出发点各有不同,有的将改变下一代人作为终生的使命,有的是由己及人的同理心所致。但无论哪一种,他们的举动都将给受到帮助的孩子带来重要的影响。  他们为关爱儿童所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致敬!  创办公益组织
期刊
3月7日,遵义市召开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批示,回顾总结2018年关工委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遵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汪海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汪海波充分肯定了2018年遵义市关工委工作。他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决战
期刊
不要让隔代教育代替了父母教育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年輕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
期刊
近日,平坝区关工委到天龍镇举办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培训会。市委离退局副局长潘玲俐,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蒋贵娥,平坝区关工委主任谢发忠、常务副主任杨应堂,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离退局局长、区关工委副主任韩红等参加活动。天龙镇90余位家长(监护人)参加培训。(韦萍娟)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还有一种“富贵病”正在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却还没有被广泛注意,那就是过敏性疾病。  春天,我们在享受自然界美好色彩的同时,干痒、红肿、喷嚏也随之而来。  没错,春季是一个过敏高发的季节,而且可能谁都会遇上。  所以,從婴儿期,一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生都要防过敏。  可是过敏要怎么防治呢?  只有了解过敏原,知晓自己的身
期刊
5月16日,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这个名字,似乎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存在。与之相联系的那些建筑物——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卢浮宫“金字塔”、苏州博物馆……都被时间证明了永恒性。从18岁赴美留学的富家子弟,到后来成为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都有话语权的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一生不只是演绎了一个有传奇色彩的成功故事。  生而不凡 却唯爱建筑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父亲是中国银行
期刊
郑渊洁的童话,从来不是给小朋友的甜蜜软糖,而是一颗糖衣良药,他告诉面对世界还手足无措的孩子要快乐、真实、善良、勇敢,要尊重、要敢于改变……最最重要的,要记得那些你童年时坚信的美好品质,并不会因为你的长大,进入成人世界而失效。  主动退学的小学肄业生  郑渊洁给孩子们讲了一辈子的“大道理”,他也真实的这样过了大半生。  最初的郑渊洁身上,完全看不到日后“童话大王”的影子,彼时他就像自己笔下的皮皮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