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影像分析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判定不稳定斑块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43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后行IVUS检查,根据斑块回声强弱分为软斑块组和硬斑块组,两组分别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IVUS检出软斑块22例(22/27),占 81.4%,IVUS检测不稳定斑块的敏感性 81.4%,特异性 75.0%,准确性 79.1%,阳性预测值 84.6%.软斑块组脂核面积比硬斑块组的无回声区面积明显增大(P<0.01);脂核与斑块比软斑块组明显大于硬斑块组(26.4%±11.5% 对 12.0%±7.0% ,P<0.01);软斑块组纤维帽厚度明显小于硬斑块组[(0.38±0.14)mm 对 (1.17±0.36)mm,P<0.01];在面积狭窄率上,软斑块组明显小于硬斑块组(62.6%±6.9% 对 70.9%±7.5%,P<0.01);偏心程度软斑块组明显大于硬斑块组(92.9% 对 82.4% ).两组间斑块大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0.70±2.96)mm2 对 (10.84±3.48)mm2, P>0.05].结论 IVUS对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判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影像学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 +逆行肾盂造影 2 1例 ,超声检查 2 5例 ,CT检查 14例。结果 输尿管癌在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表现
目的研究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介导的BCR-ABL融合蛋白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T细胞的特异性活化作用.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PTD基因与CML b3a2 bcr/abl基因融合并原核表达,纯化的PTD-BCR/ABL融合蛋白与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共孵育,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4+、CD8+ T细胞的早期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结果 PTD-BCR/ABL抗原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因子激活受体α和γ (PPARα和 PPARγ)配体对游离脂肪酸(FFA)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害的干预作用. 方法应用PPARα配体氯贝丁酯及PPARγ配体曲格列酮(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 N-糖链结构的改变及与肝癌侵袭性的关系. 方法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检测9例正常肝组织、16例肝癌组织和16例肝癌癌旁组织中ALP的多种凝集素结合率.凝集素包括L型红腰豆凝集素(L-PHA)、小扁豆凝集素(LCA)、蔓陀萝凝集素(DSA)、E型红腰豆凝集素(E-PHA)和黑接木骨凝集素(SNA)等. 结果肝癌组织ALP的L-PHA、LCA、DSA、E-PHA和SN
2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2月 ,我科在 1 0 9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医用止血胶气雾剂预防术后出血 ,取得了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0 4例行扁桃体切除术者随机
患者,女,47岁.因发作性胸闷6年,加重伴胸背部疼痛1个月入院.于6年前体检时发现心电图Ⅱ、Ⅲ、aVF、V1~6导联T波倒置,以V3~5最为显著.自患病至今呈发作性胸闷,未行其他特殊检查
目的评价自制复方溶石剂的体外溶石效果和毒性作用.方法用甲基叔丁醚(MTBE)作为对照,在体外对胆固醇、混合性、胆色素性结石进行溶石实验以及在20只兔胆囊内灌注溶石剂后观察血生化和各脏器的病理改变.结果自制复方溶石剂对胆固醇、混合性、胆色素性结石的溶石比例分别达到97.20%、88.43%、82.69%;毒性比MTBE小.结论自制复方溶石剂是一种相对低毒、安全、对大多数胆道结石有良好效果的直接溶石剂
目的总结减速伤所致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本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传统经胸手术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术的疗效. 结果 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未经手术2例中1例死亡,1例失访,传统经胸手术2例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治疗减速伤患者时要警惕并发假性动脉瘤,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传统经胸手术的疗效明确,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创伤口、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