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朱纨、林希元之争

来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观点认为明代朱纨是顽固的海禁派,林希元则是反海禁的代表,二人之间的斗争是“海禁派”与“走私派”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关史料显示以林希元为代表的闽浙缙绅凭借其官宦身份,利用海禁政策,挟制官府,控制民间走私商人,垄断海上贸易利益,他们是海禁政策的实际拥护者;而朱纨作为首任浙江巡抚,荡平双屿港,抓捕走私商人,表面看是“禁海”,但他的主要目的 是“去盗”.朱纨与林希元的矛盾是“控制”与“反控制”“为盗”与“去盗”的矛盾.朱纨死后,“海禁”与“反海禁”的矛盾持续发酵,最终导致嘉靖倭患爆发,东南沿海遭受倭寇荼毒十余年.
其他文献
环南海因其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对外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产品层次,揭示了中国与环南海国家(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格局,有助于加深理解中国与该区域的地缘经济竞合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大陆与环南海国家(地区)的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出口相似度较高,在世界市场存在较强的贸易竞争;与香港的竞争程度趋于下降,与台湾、越南的竞争程度趋于增强.②相比其他环南海国家(地区),中国大陆主要在第5类(化学及有关产品)、第6类(材料制成品,轻纺产品、橡胶产
如果用世界图书馆书目worldcat搜索一下,我们会发现,冠以“文明”(civilization)之名的研究,数量极为庞大,各类语种的条目上百万.哪怕是剔除其中的重复性研究,仍然数量极大.所以,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谈文明,是在什么设定下书写文明史,在当今学术界,恐怕仍是分歧大于共识的问题.rn基于这样的现状,如何书写文明史就成为一个可讨论的话题.对于中国治西方史学的学者而言,如何通过梳理西方史学中两千多年来对于“文明”这一概念的历史书写方式,以一个东方的视角来反思西方史学界对于“文明”及“文明史”的定义、话
期刊
1939年广西成人教育年运动是大后方成人民族教育发展的缩影,是战时大后方社会动员的重要举措之一.该运动推行期间力图通过对成人的文化、政治、生活技能等教育训练,从民族意识、社会建设与改造等方面入手,对文盲、半文盲成人进行重新改造,以实现战时后方社会动员和建设目标.在成人教育年运动推行中,广西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举办成人班,强迫18-45岁成人文盲和半文盲入班学习,成人班设置的抗战讲话、国语、时事报告、抗战歌曲、集会活动等课程与活动,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力图将战时民众生产、生活需要与战时社会动员等结
本文选取中国和东南亚十个国家16个人口 30万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城市建成用地数据,应用城市土地密度函数和公共边测度方法,计算各时段城市空间增长速率以及用地扩张模式,并简要探讨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口、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①1990-2018年间,广州、万象等城市用地扩张速率保持在年平均为1%的中低速平稳增长的水平,而雅加达、金边等城市的用地扩张速率从21世纪末期以后出现了普遍减缓的趋势,斯里巴加湾市等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速率在过去三十年均保持平均超
20世纪初,西方“文化”概念成为整理传统中国历史遗产的重要概念工具.国人编纂文化史有意展现传统中国的文化成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竞争下,国人隐秘的文化争胜意识.“文化”与“历史”结合,逐渐成为历史叙事的核心概念.文化史在史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判断、时代分期、研究方法等方面发展出自身特征,亦反映出西方文明史、文化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中国“新史学”的影响.文化史在实践中注重对民族历史生活的呈现,表现出民族史的特征,其叙述特定群体或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群体的精神内核.历史、文化与民族融会一体,在西学东渐、传统
《宋书》民族传叙事是特殊历史背景的产物,是基于时代背景之下的特殊史学叙事方式.沈约在《宋书》民族传的标目、内容、史论等方面都采取了特殊的叙事方式,其目的 是为刘宋“争正统”.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贬低北朝,突出刘宋的正统形象;二是借其他民族政权之口夸赞刘宋,以说明刘宋“承天命”、有德行.这种特殊叙事表面充满敌视贬低其他民族政权的意味,实际上它未曾将任何一个民族政权排除在大一统的范围之外,而是希望通过“德化”完成真正的一统.这种思想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战乱频仍,依照何种正统观念撰述这一时期的历史成为史家争论的焦点.在宋至清长达900余年的时段内,大致有五种不同看法:其一,以五代相续为正统,代表史书有范质《五代通录》、王溥《五代会要》、薛居正监修《五代史》及欧阳修《五代史记》;其二,以梁为伪,五代史应作四代史,虽未有代表性史书问世,然有相关议论如李昉《历代年号》、张燧“朱温不宜入正统”论、宋实颖《黜朱梁纪年论》、华湛恩《自序》;其三,以五代为闰统或无统,代表作有王皞《唐余录》和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的五代部分;其四,以南唐承唐为
近代早期欧洲国家形成与军事活动之间的关系是西方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学者约翰·布鲁尔提出“财政—军事国家”概念,强调行政机构扩大、财政税收增加与军事力量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很快成为分析近代欧洲国家形成与军事活动的重要框架,但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夸大了近代早期国家的能力、忽视了对财政资源的使用状况.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试图对“财政—军事国家”概念进行补充与修正.“承包人国家”概念挑战了“公共”与“私人”的二元对立,着眼于国家将部分战争工作承包给私人,强调了私人部门在近代早期欧洲
基于2004-2019年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数据,利用市场集中度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比五大沿海港口群内部竞合关系;结合全球TOP10航运公司2019年航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描述各港口群参与全球八大航运区域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各港口群间内部竞争加剧,其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港口群已形成多中心枢纽竞争模式,而东南沿海港口群为寡头集中发展模式,西南沿海港口群则处于多港口竞争阶段;各港口群内部寡头港如上海港、深圳港、香港港、青岛港等在对外联系中发挥主要作用.在参与全球航运网络方面,中国沿海港口群与全球
《诗经·邶风·击鼓》的诗旨阐释体现出历代诗经学在训诂、音义、考据等方面的转向与分歧.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经典解读离不开对“契阔”从“勤苦”到“约束”再到“隔远”“合离”之意的阐释;也离不开从“军士相约”到“室家之思”诗旨阐释的接受心态,这些因素的背后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汉学与宋学、义理与考据、旧学与新学的话语权利之争.这样的文学阐释与接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学人文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