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金像 品金像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9月,45位具有标杆、榜样作用的摄影人,捧走了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2005年,《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颁布后,金像奖成为中国摄影界唯一被国家批准可以评奖的奖项,其含金量、权威性由此可见。
  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申报工作于5月1日开始,截止到8月5日,共收到248人的来稿。8月27日——30日,评选在北京进行。
  
  申报人数(248) 获奖人数(45)
  创作奖 179 30(艺术类 10;
  纪录类 15;
  商业类5)
  理论评论奖 29 6
  图片编辑奖 14 2
  图书奖 20 5
  终身成就奖 6 2
  
  何为“金像奖”
  
  全称“中国摄影金像奖”,是与电影 “金鸡奖”、戏剧“梅花奖”等齐名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2个专业奖项之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授予的,全国摄影领域最高个人成就奖。1989年首次举办,迄今共举办过7届。
  
  金像奖Logo
  
  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面向全国征集各大摄影活动标志,此次金像奖的logo,就是从近1000幅来稿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外形采用英文“Gold(黄金)” 的首字母“G”的字样,并呈竖大拇指状,寓意获此殊荣之人,为中国摄影界的榜样。
  金像奖奖杯杯体为青铜器饕餮图案,顶部为金色“G”形logo,底座印有获奖人名字和所获奖项,落款为颁发单位——中国文联、中国摄协。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在参评人选中,有不少“老熟人”,接连参加过多届金像奖的评选,然而有些摄影人将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的作品送来投稿,这在以前的金像奖评选中实为少见。评委质疑:如果有人拿来五六十年代的历史照片,该如何对待? 金像奖鼓励长期关注某个题材,但也需要摄影人在老题材上有新进展。因此,评委建议,可以投送老照片,但一定要有近两年来关于这个题材的新照片。
  
  纪录超过了艺术
  
  创作类最初的建议设奖数量为:艺术类14人、纪录类12人、商业类4人左右,但评选结果显示,纪录类获奖数量超过了艺术类,这在习惯了风光、山水占主导的摄影展览、评奖中,是个新现象。在评选总结会上,评委们认为,艺术类作品参评人数虽多,但仍旧风光、动物居多,且参评人整体偏向老龄化、边缘化,那些处于前沿地带、有想法的当代艺术家没有参与进来。而纪录类的参评人及其作品,反而能深入社会生活、聚焦人生,题材也多样化,对于记录历史、引导摄影发展有积极作用。商业这个离不开人的摄影门类,在此次评选中,却没有人像摄影师入选。
  
  宁缺毋滥
  
  多年来,薄弱的理论一直是摄影界的软肋,此次图书类的某些来稿,让评委失望甚至愤怒,一些冠以‘中国第一本’字样的书,缺乏深厚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理论框架,某本谈论专题摄影的书籍,通篇只用了作者自己工作中拍摄的并不成功的“专题照片”。因此评委建议:鉴于金像奖的崇高位置,理论、编辑、图书类奖项应允许空缺。相信参评的摄影人,都是将金像奖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誉看待,但我们应该用更为严谨的态度来对待,金像奖不应只是人们评职称时借用的硬件。
  
  评选新举措
  
  *由“评作品”明确为“评人”。所有投稿人的信息资料同作品、论文或文章一起,接受评委的审阅,业务水平、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的高低成为评价的标准;
  *在评委构成中,增加了“同一届评委中新任评委数要占评委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规定;
  *同一届评选中只能申报一个单项,不同届别可以申报不同项目;
  *评选分两个阶段进行,对来稿按1:2、1:1.2的比例逐级缩小范围,并请所有评委在每份参评人材料审阅单上签字。
  
  评选两阶段
  
  第一阶段:评委分为两组,分别对两大类别进行筛选
  1、“创作类”(纪录、艺术、商业)
  评分分值:作品占55%,文章占15%,思想作风占15%,以往业绩占15% 。
  2、“理论、编辑、图书类”
  评分分值:参评材料占80%,思想作风占20%。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入选的“创作类”和“理论、编辑、图书类”两大类作品放在一起,两组评委共同评选,但本专业组的评委有100%的“加权”,即对同一幅作品具有“一票顶两票”的表决权。此阶段,终身成就奖一并评出。
  
  评委各抒己见
  
  “评人”要求评委对参评人有所了解,同时又要避免感情因素的干扰,因此,充分的讨论显得弥足重要。14位评委来自摄影的不同领域,在评选中,他们会向其他评委介绍自己熟悉领域里的投稿人,供其他评委进行参考:作品制作是否精良、参评态度是否认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是否真诚、对特定领域的研究是否专业??这样的介绍和讨论贯穿评选始终,尤其在评选结束、名单还未确定时,评委会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总结讨论,对入选人选进行充分讨论、审定。
  评选结束后,不少评委认为,讨论应该更多更充分些,尤其应该将最后总结时的讨论提前到评选过程中,这样评委就可以对每个候选人的资格进行及时提问和充分辩论,从而很好的把握评选结果的发展。
  
  是否应该“毛遂自荐”
  
  “评人”为主体现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有利于借助获奖者的人格魅力、业务才能为中国摄影界的发展
  树立榜样和标杆。
  评选现场,“个人申报各类奖项尤其是终身成就奖是否合适”成为议论的话题。参评人多由自己申报,虽然他们的参评材料上,签有当地摄影家协会及相关负责人的推荐意见,但金像奖不同于全国摄影艺术展以及其他摄影比赛,它不仅仅是对摄影人业务成就的奖励肯定,更是至高无上的人身荣誉,获得者应该是在摄影行业内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行业威望甚是社会影响的人,对于金像奖得主的选拔也应该用更专业、严格的态度来对待。世界闻名的诺贝尔奖评选,有个重要的规则——不接受毛遂自荐和团体提名!而是通过评选委员会向推荐人发出邀请,请他们推荐人选,而这些推荐人必须是前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等具有“相当威望”的人士。如果你想申请诺贝尔奖,首先要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这些具备资格的推荐人,他们认可后,方可同评选委员会见面。金像奖的评选是否也可以借鉴这种更为严格的送审方法?
  
  2007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开幕
  
  2007年9月2日,全国摄影艺术展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 “汽车之城”长春举行。
  颁奖礼上,金、银、铜奖获得者的代表分别乘坐六辆一汽敞篷轿车上台领奖,把整个颁奖过程推向了高潮。在别具一格的汽车展台上,平日尊贵的奥迪汽车此刻作为展架支撑着更为珍贵的获奖作品,这些展品经过防水处理,并安置照明灯保证效果。
  此次展览开拓了摄影新的表达形式,还拓展了汽车文化、摄影文化,之后在上海、浙江、青海等地巡回展出。
  
  光影再现三军风采
  
  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第五届全军摄影艺术展,以320幅(组)影像,留存了我军近年科技化建设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也展示了钢铁战士的侠骨柔情,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有航天员拍自太空的影像,以及在抗洪中牺牲的康波烈士,于生命最后拍下的画面。解放军摄影艺术展始于1987年,迄今共举办过5次,此次展览将建国以来四代领导人看《解放军画报》的照片作为展览的开篇,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对军队摄影事业的关心。
  
  金像奖热点人物
  
  石广智——喜获三连冠
  已经是第三次获得金像奖的石广智说,2001年第一次得金像奖,别提有多激动了;2004年第二次得金像奖,就平静了些,2007年,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幸运,然而,他不知道,在评选现场,本已顺利通过两个阶段评选的石广智,在最后的总结会上,却引发了近半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反对的评委认为,他提交的《橱窗里的风景》(见下图),只是在拍摄技法上的一个尝试,无太大实际意义,且相对前两届,没有明显进步,其分量不足以三次获得金像奖;而支持的评委则认为,艺术创作应鼓励创新,石广智能每次参评都有新作呈现,体现出不断进取的良好心态,且《橱窗里的风景》追求的是在写实中显现梦幻效果,别具一格,拍摄上有相应的难度,值得提倡。最终,14位评委通过投票表决,8∶6,石广智终于获得三连冠!
  
  安哥——名将出山
  安哥(彭振戈)、张新民等多年来在摄影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但近年很少参加评选、比赛的摄影人,也参与了本届金像奖,成为一大亮点。
  然而在第一阶段评选过后,安哥落选了。评委们及时提出复议:虽然金像奖要不断发现、推出新的业界精英,但更不能忘记那些多年来活跃于摄影界,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并具有行业威望的“老面孔”,这对于摄影界的承前启后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的摄影人应该获奖。
  
  影像社区新疆行
  2007年8月25日,《大众摄影》影像社区暨索尼α之星评选活动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二百多名摄影爱好者出席活动并踊跃提交了数千幅参赛作品。
  通过范书财、韩拴柱、赵磊等3位新疆知名摄影人的作品展示,人们感受到新疆摄影的整体实力。影友们也亲眼目睹了整个作品的评比过程。
  
  摄影邀明月
  明月山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由宜春当地举办的“故乡月更明-月亮文化节摄影、书法作品展”于2007年9月22日-9月26日举行。邀请了于云天、梅生等6位著名风光摄影家赴明月山与当地的摄影人共同进行实地摄影创作,从而打造明月山及月亮文化品牌。
  
  sonyα700展示摄影力量
  9月8日,一场关于索尼新品α700的座谈,在中美两国摄影师间展开。试用该相机在丽江拍摄的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艾莉森·赖特(Alison Wright)女士,拍摄了大量的丽江风光、人物作品。虽然丽江的天气并非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但α700卓越的画质,很好的传递了丽江的灵韵,尤其是在弱光的环境下,机身防抖、降噪等功能帮助摄影师高质量的捕捉到纳西老者的沧桑神态、浓浓韵味的道教文化??……
  
  李前光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搞好金像奖的评选,能够激励广大摄影工作者奋发向上,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攀登艺术高峰;搞好金像奖的评选,也能够引导正确的导向,推动摄影创作、理论传播更加健康地发展。
  
  王郑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
  从过去模糊不清的评什么,逐渐清晰为“评人”,这真正体现了金像奖同其他摄影比赛评奖的区别。
  
  陈小波 新华社编辑
  第一次担任金像奖评委,第一次有了参加评选的欲望??在理论编辑图书类的来稿中,存在很多不足,那些真正在这些领域做出成就的摄影人应该参与进来。
  
  张宇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要达到像金鸡奖、梅花奖那样的声势,就需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关注。
  
  李媚 原《现代摄影》主编
  理论、编辑、图书类的评选,应该给评委更多的时间阅读材料,评委应该对获奖者写出评审意见,以提升金像奖的学术性。
  
  王玉文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能否将申报人的资质再放宽些,现在摄影界有很多年轻人、摄影新锐,如果能把他们也吸引进来,可以丰富奖项的种类。
  
  贾明祖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摄影界有很多功底深厚的人,但他们一直默默无闻、不爱宣扬,金像奖应该多发动这样的人来参加。
  
  盛希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既然是学术性的奖项,就离不开教育。图书类参评的书籍,如果按照严格学术规范,没有一本是合格的。这次理论类的参评人,离学术还有距离,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如何抓好学术。建议恢复教育奖项。
  
  吴常云 中国摄影家协会商业摄影委员会秘书长
  参评人可以选送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题材,但一定要有近两年来关于这个题材的最新作品,这样才能和旧作呼应,体现出其延续性。
  
  闻丹青 《中国摄影》主编
  金像奖的任务就是把摄影界的尖子人物选拔出来,获得金像奖的摄影人,必须是真正在摄影界中立得住的标杆!
  
  高琴 《大众摄影》主编
  本届相当多参评者特点鲜明、个性突出,让评委有可圈可点之人之事。但也出现了新情况:老将出马,如何对待他们送来的旧作?如何体现金像奖的推陈出新,这是一个新的话题。
  
  罗旭 中国摄影家协会商业摄影委员会副秘书长
  商业类的来稿很少且集中在广东,希望会有更多专业人士来关注,以体现着金像奖的影响力。
  
  李根兴 《摄影世界》总编辑
  讨论应该更充分些,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对每个候选人的资格进行及时提问和辩论,从而更好的把握评选结果的发展。
  
  鲍昆 摄影批评家
  首次参加金像奖评选,得知其为本行业最高奖,因此,评选更应着重在学术上的推进,提升其权威性。
  
  (评委照片提供 尤文虎)
  来自太空的影像费俊龙、聂海胜
  
  榜上有名 (排名不分先后)
  
  欧洲影音协会EISA颁发大奖
  适马70mm F2.8 EX DG 微距镜,获2007-2008年度 欧州最佳微距镜头。
  宾得PENTAX K10D数码单反相机获得“EISA 2007-2008年度欧洲最佳相机”。
  三星蓝调i70数码相机,获得了 “2007-2008年欧洲设计相机”大奖。
  
  新书介绍
  《秦风老照片馆》 民间历史影像研究和收藏者秦风,将其收藏的海量老照片编辑成册,涵盖了中国人在20世纪的经典场景。书中展示均为原版照片,并附有收藏经过。
  《全景摄影》 英国风光摄影师李·弗罗斯特介绍了全景摄影所使用的各种相机、滤镜,以及构图、拍摄、创意等。
  
  宇瞻推出有奖征文
  即日起至2007年10月20日,‘我与宇瞻的故事’大型征文活动”在全国推广,详情请登录http://story.apacer.com.cn
  
  还原真实色彩
  2007年8月23日,惠普邀摄影师畅谈数码印刷和可变数据打印的使用体验和看法。
  
  Visa启动动感光影大赛
  9月6日,Visa面向其持卡人启动“Visa动感光影大赛”,参赛作品以捕捉2008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真谛或中国为主题。并邀请著名摄影师向爱好者传授拍摄技巧。详情请见:www.visasupporters.com/movingimages
其他文献
俗话说,摄影是一门“玩”的艺术,那怎么去玩?玩什么?要玩出品位、玩出水平,不下一番功夫是难以实现的。许多摄影爱好者选择拍风光,但拍风光需要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且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旅游经费投入也非一般人能够承受,加之还有一定的危险性。选择拍摄花卉,上述弊端大多可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听一个朋友说:“现在比较时髦用照相机画画”。受这个启发,我利用到外地出差的机会分别在北京、天津、井冈山、新余、南昌
越接近两当,越觉得绿色凝重,季节氤氲在一片连绵绿州里,发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宽阔的水面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光影的起源处,心跟着豁亮起来。民居渐渐密集,白的墙,浅的院,院里花开花落,一目了然,车上的我们不禁感叹:“这地方环境真好呀!”  刚进县城,车子就减速了,同行的小美女催司机:“刘师傅,快点,快点,这么宽的路,这么少的车,不要开的像蜗牛爬。”刘师傅并不加速,他努努嘴,示意我们看路牌。“啊!限速
改革之初的影像,最让人感到震奋的是真实的力量。人们逐渐从曾经的“假大空”、“红光亮”的影像形态中走出来,把镜头对准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并在纪录真人真事真场景的努力中,升华影像的价值,追求“为时代写真、为历史作传”的至高境界。  转眼近三十年过去,那些源于不同视点、捕捉于不同瞬间的作品,已经积累起史诗般的长卷——承载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展现着生活的五光十色,凝聚着情感的跌宕起伏……。每一个历史的事件、每
2007年的影像盘点菜单,“假照片”不仅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2008年的新年伊始至今,“假照片”更是引发论战,而且愈演愈烈。    影像造假与打假之事件,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颇具波澜壮阔之势。其间,最强大的力量当推网络,它以最快的传播、最广泛的参与、最直接的交锋,展现出无“网”不胜的特殊魅力。众所周知,造假之影像,中外都不能幸免,而网络时代,促使造假之影像更无处藏身,造假之身手付出更大
2007年5月21日,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一个规模盛大名为“玄奘取经之路——丁和寻访影纪”的摄影展览在这里隆重开幕了。最大4.8x3.8米的展板、钢筋混凝土搭建的仿印度佛塔,光、影、声三维立体构建的视觉效果,使人在感受展览气势恢弘之际,又品味着影像的科考作用及文献价值。其间的甘苦用心,吸引着我与丁先生有了一次面对面的机会。    有舍才有得。我这个人比较专一,认准了的事,就会心无旁鹜、一头扎进去。
卡瑞娜·拉沃尔和她的摄影    “当我开始拍摄游泳池系列作品的时候,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童年,这让我想起在夏日假期里父亲为我们拍摄的8毫米电影。”她强调,在她的拍摄的影像中,身体运动、空间关系处理的灵感皆来自电影。    游泳池的发现  现年36岁的法国摄影师卡瑞娜·拉沃尔(karine Laval)开始拍摄游泳池系列作品,缘于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在巴塞罗那的一个游泳池,当她躺在游泳池边的
读完这两本书,《在西伯利亚森林中》——法国探险家西尔万·泰松的隐居日记和《林中的陌生人》——美国“最后一位隐士”克里斯多夫·奈特的故事,好像乘着飞毯,去神秘又清寂的森林中游了两回。   自从见过贝加尔湖,独自一人隐匿在森林荫庇下的想法,便萦绕在泰松的心头。2010年,他重返旧地,在雪松北岬的一座西伯利亚小木屋里居住了6个月。没有邻居,不通道路,也没有电,他自创出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面朝湖泊和森
我属于不能吃辣又想吃辣椒一族,相对来说我喜欢温和的食物,不喜欢过重的味道和强烈刺激的东西。但是辣椒确实是一段时间不吃就有点思念,吃了身体又会产生各种不适。   雖然平时也会吃点小辣的菜,比如大辣椒炒土豆片炒豆腐干、青椒炒肉丝、地三鲜、酿肉彩椒等等,也吃过放了很多辣椒油的东北凉拌菜、小辣椒炸酱等等,这些对于能吃辣的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的人根本就不算事儿,但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所以,我一直忘不了第
面对武汉疫情,哈尔滨医科大学吹响了战疫集结的号角;主动请缨,哈医大人依然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面对疫情,青年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选择逆行,驰援武汉,捍卫同胞生命安全。他們是哈尔滨人的骄傲!
在平凡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是不平凡的。这是我读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最深的感慨。初识路遥是因为他的代表作《人生》,后因为路遥在文学领域的熠熠光辉,又如饥似渴地捧起《平凡的世界》,可那时年仅42岁的路遥,在最美的华年,在逐梦的道路上却倒下了。他熬干了自己最后一滴血而成就的《平凡的世界》,却成为几代国人的精神食粮。  长篇巨作《平凡的世界》反映了1975年以后改革开放初期陕北农村的社会面貌,展示了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