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学生写好议论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出议论文写作的“六要诀”,以期对广大考生和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审题立意。审题不准,文字功夫再好也会前功尽弃,故一定要审准题目所要求的内容、体裁等。例如对下面这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装点美丽的大自然,让沿途两岸都感激我的善行。然而没过多久,山洪暴发,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有些同学立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好自己,勿忘自我”“勿自满,勿居功”“一切从思考出发”一类,这些立意显然不正确。之所以会生成这样的立意,多半是学生读材料时走马观花,没有把握材料背后隐含的实质问题。有的学生立意为“勿重蹈覆辙,要反省自己”,这个立意也不正确。大河淹死一群羊是正常现象,改变不了大河利大于弊的总体情况,不能盲目地批评它重蹈覆辙。恰恰相反,重蹈覆辙的是那个牧童,是他两次损失了羊,但从材料反映出的中心内容看,牧童不是这则寓言的主人公,不是议论的主要对象,最佳立意不能放在他的身上。整个材料还是要放到小溪上来,围绕小溪立意若能前后比较,发现立场与观点的变化,才能准确立意。
立意除准确外,“深”“新”是更高要求,若此,文章才会出“彩”出“奇”。想要有思想深度,就要联系国家大事,体味身边生活,留意社会热点,表达人们所想,等等。为立意新颖,就要另辟蹊径。例如2011年安徽卷高考作文“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考生抛开“时间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惜时进取”等常规观点,从“时间的流逝与精神的永恒”这一角度切入,阐发“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事物逝去了,精神却成为永恒”的道理,分析逝去与永恒的辩证关系。避免了立意的俗套。
快速入题。一般来说,对考场上的议论文篇幅要求不会太长,要把问题议透,主要笔墨不是放在文章的头尾而是中间,“中间”是文章的“猪肚”。从阅卷者依题读文的感觉讲,他们也想快速入题,看作者的见解和分析。因此,开头绝不能是“弯弯的河水”“长长的引桥”。开头过长,既冷却了阅卷人的激情,又占用了中间的分析。例如有一篇题为“缺憾也美丽”的文章,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只简单地写了几句: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有完美亦有缺憾。完美无疑是美丽的,但完美往往是短暂的,如白驹过隙,倏忽即逝,难以砥砺出人生的光彩。正因为缺憾,才引发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追求。接着,在第二自然段仅用一个短句“可见,缺撼也美丽”过渡,然后在第三自然段就用较多笔墨对“缺撼也美丽”这个论点进行深入论证。
围绕中心。中心靠整篇文章阐述,整篇文章又由各段组成,段落又由层、句连缀而成。这一切均指向文章的中心,即使是“曲径通幽”“荡开一笔”的曲笔或虚笔,也是为中心服务的。一个学生以“抓住时间的尾巴”为题作文,他是这样开头的: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晃而逝。还在襁褓中啼哭的婴儿,转眼掠过便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曾经无限风情的舞者弹指一挥间便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时间如流沙,随风飘散,随水流逝。第二自然段这样过渡:请抓住时间的尾巴,珍惜我们的拥有。(以上均扣住了中心)然后分别用“时间在流逝,要懂得珍惜亲情”“时间在流逝,请学会珍惜青春”“时间在流逝,须善于抓住机遇”三个中心句作为三个分论点写成三段,从段落上讲都是围绕中心在写。具体到每一段包括结尾也紧扣中心。
层次清晰。有些学生作文中的语句,就某句某层或某一段来说意思是清楚的,层次是清晰的,但写到句与句间、层与层间、段与段间的关系时就乱了,前后缺乏联系。这些句间、层间、段间的紊乱是思维紊乱的表现,所以学生动笔前和行文中要事先或随时调整思路,哪句先哪句后、哪层先哪层后、哪段先哪段后都得有个讲究。其实,要求思路正确并不“玄”,只要合乎人的正常思路就是。即使是别具匠心的艺术感很强的文章结构,也符合人的思维规律。例如有个学生在作文《带着负荷出发》中这样写道:与其轻装上路,不如带着些负荷出发,沉重的脚步能让你与脚下的土地更为亲近,清醒的头脑也能让你愈加享受一路上的风景。鸟儿因拥有轻盈的翅膀而得以在青天之下御风飞行,聪明的人类即从中总结出四字箴言:轻装简行。这个学生的写作思路颠倒了,前后应倒换过来,应从鸟联想到人,从他们的“轻盈”“轻装”产生出“与其……不如……更为亲近”的观点,另外,“清醒的头脑也能让你愈加享受一路上的风景”一句与段意不符,应删去。
引经据典。为避免平淡无奇的句子,使证明有力度,使文章更感染人,就应在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中加点“茗茶”甚至上品“龙井”,使之清香有味。将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轶事、名言、名句等在文中合理使用,使语言或生动活泼,或沉着老练,使说理论证雄辩而有趣。“经”“典”的来源面很广,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作文时只要认真回放这些素材它们就会闪现出来。例如一考生在《旧书》中的这样几句话:此时的你若是能够沉下心来,翻开一本录经典的旧书,书上或者是“解剑放舟清波上,醉卧红尘千顷波“的随遇而安,或者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放不羁,又或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凌云,一切都会让你感到充实,感到满足。这些信手拈来的古典名句,既充分地证明了论点,又增添了文章的韵味。再如一考生在《知足常乐》中这样巧妙地运用课本中的材料: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令世人感慨,虽仕途不顺但他不过分悲叹,反而生出这样的大境界,怎不令人肃然起敬?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你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话即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回过,但他最后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照亮了宋词的前程。这段话是灵活运用课本材料的典范。
用句新奇。例如,在运用散句的基础上,可多用点整句,使文章读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如排比句、对偶句、四字句等。增强气势,强化传情说理的力度。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对“交朋友有哪些好处”发表如下见解:迷惑时有见多识广之友指点迷津,糊涂时有诚挚诤友厉色规劝,身处逆境时有生死相依的同志救助……再如一个学生在题为“少年志,中华魂”的作文中写道:少年如夏日的朝阳,如初生的牛犊,如凌空的飞侠;如三春的温润花瓣,如大海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如春来前的嫩草,如滔滔江水的源头。中国大地有黄土高坡的豪迈,有黄河之水的奔腾;有万里长城的巍峨,有崇山峻岭的壮丽。大漠孤烟和江南美景,皆为中华的珍宝。在这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演绎着经年不变的风风雨雨;在这里,华夏子孙金戈铁马入梦来;在这里,中华儿女谱写着一首首悲壮的颂歌!这些句子,说明作者有很强的想象功力,又是真情的喷发,使说理充满激情,还有沉着老练、饱含沧桑的笔调,更是令人深思。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高级中学]
审题立意。审题不准,文字功夫再好也会前功尽弃,故一定要审准题目所要求的内容、体裁等。例如对下面这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装点美丽的大自然,让沿途两岸都感激我的善行。然而没过多久,山洪暴发,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有些同学立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好自己,勿忘自我”“勿自满,勿居功”“一切从思考出发”一类,这些立意显然不正确。之所以会生成这样的立意,多半是学生读材料时走马观花,没有把握材料背后隐含的实质问题。有的学生立意为“勿重蹈覆辙,要反省自己”,这个立意也不正确。大河淹死一群羊是正常现象,改变不了大河利大于弊的总体情况,不能盲目地批评它重蹈覆辙。恰恰相反,重蹈覆辙的是那个牧童,是他两次损失了羊,但从材料反映出的中心内容看,牧童不是这则寓言的主人公,不是议论的主要对象,最佳立意不能放在他的身上。整个材料还是要放到小溪上来,围绕小溪立意若能前后比较,发现立场与观点的变化,才能准确立意。
立意除准确外,“深”“新”是更高要求,若此,文章才会出“彩”出“奇”。想要有思想深度,就要联系国家大事,体味身边生活,留意社会热点,表达人们所想,等等。为立意新颖,就要另辟蹊径。例如2011年安徽卷高考作文“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考生抛开“时间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惜时进取”等常规观点,从“时间的流逝与精神的永恒”这一角度切入,阐发“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事物逝去了,精神却成为永恒”的道理,分析逝去与永恒的辩证关系。避免了立意的俗套。
快速入题。一般来说,对考场上的议论文篇幅要求不会太长,要把问题议透,主要笔墨不是放在文章的头尾而是中间,“中间”是文章的“猪肚”。从阅卷者依题读文的感觉讲,他们也想快速入题,看作者的见解和分析。因此,开头绝不能是“弯弯的河水”“长长的引桥”。开头过长,既冷却了阅卷人的激情,又占用了中间的分析。例如有一篇题为“缺憾也美丽”的文章,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只简单地写了几句: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有完美亦有缺憾。完美无疑是美丽的,但完美往往是短暂的,如白驹过隙,倏忽即逝,难以砥砺出人生的光彩。正因为缺憾,才引发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追求。接着,在第二自然段仅用一个短句“可见,缺撼也美丽”过渡,然后在第三自然段就用较多笔墨对“缺撼也美丽”这个论点进行深入论证。
围绕中心。中心靠整篇文章阐述,整篇文章又由各段组成,段落又由层、句连缀而成。这一切均指向文章的中心,即使是“曲径通幽”“荡开一笔”的曲笔或虚笔,也是为中心服务的。一个学生以“抓住时间的尾巴”为题作文,他是这样开头的: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晃而逝。还在襁褓中啼哭的婴儿,转眼掠过便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曾经无限风情的舞者弹指一挥间便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时间如流沙,随风飘散,随水流逝。第二自然段这样过渡:请抓住时间的尾巴,珍惜我们的拥有。(以上均扣住了中心)然后分别用“时间在流逝,要懂得珍惜亲情”“时间在流逝,请学会珍惜青春”“时间在流逝,须善于抓住机遇”三个中心句作为三个分论点写成三段,从段落上讲都是围绕中心在写。具体到每一段包括结尾也紧扣中心。
层次清晰。有些学生作文中的语句,就某句某层或某一段来说意思是清楚的,层次是清晰的,但写到句与句间、层与层间、段与段间的关系时就乱了,前后缺乏联系。这些句间、层间、段间的紊乱是思维紊乱的表现,所以学生动笔前和行文中要事先或随时调整思路,哪句先哪句后、哪层先哪层后、哪段先哪段后都得有个讲究。其实,要求思路正确并不“玄”,只要合乎人的正常思路就是。即使是别具匠心的艺术感很强的文章结构,也符合人的思维规律。例如有个学生在作文《带着负荷出发》中这样写道:与其轻装上路,不如带着些负荷出发,沉重的脚步能让你与脚下的土地更为亲近,清醒的头脑也能让你愈加享受一路上的风景。鸟儿因拥有轻盈的翅膀而得以在青天之下御风飞行,聪明的人类即从中总结出四字箴言:轻装简行。这个学生的写作思路颠倒了,前后应倒换过来,应从鸟联想到人,从他们的“轻盈”“轻装”产生出“与其……不如……更为亲近”的观点,另外,“清醒的头脑也能让你愈加享受一路上的风景”一句与段意不符,应删去。
引经据典。为避免平淡无奇的句子,使证明有力度,使文章更感染人,就应在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中加点“茗茶”甚至上品“龙井”,使之清香有味。将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轶事、名言、名句等在文中合理使用,使语言或生动活泼,或沉着老练,使说理论证雄辩而有趣。“经”“典”的来源面很广,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作文时只要认真回放这些素材它们就会闪现出来。例如一考生在《旧书》中的这样几句话:此时的你若是能够沉下心来,翻开一本录经典的旧书,书上或者是“解剑放舟清波上,醉卧红尘千顷波“的随遇而安,或者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放不羁,又或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凌云,一切都会让你感到充实,感到满足。这些信手拈来的古典名句,既充分地证明了论点,又增添了文章的韵味。再如一考生在《知足常乐》中这样巧妙地运用课本中的材料: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令世人感慨,虽仕途不顺但他不过分悲叹,反而生出这样的大境界,怎不令人肃然起敬?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你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话即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回过,但他最后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照亮了宋词的前程。这段话是灵活运用课本材料的典范。
用句新奇。例如,在运用散句的基础上,可多用点整句,使文章读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如排比句、对偶句、四字句等。增强气势,强化传情说理的力度。例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对“交朋友有哪些好处”发表如下见解:迷惑时有见多识广之友指点迷津,糊涂时有诚挚诤友厉色规劝,身处逆境时有生死相依的同志救助……再如一个学生在题为“少年志,中华魂”的作文中写道:少年如夏日的朝阳,如初生的牛犊,如凌空的飞侠;如三春的温润花瓣,如大海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如春来前的嫩草,如滔滔江水的源头。中国大地有黄土高坡的豪迈,有黄河之水的奔腾;有万里长城的巍峨,有崇山峻岭的壮丽。大漠孤烟和江南美景,皆为中华的珍宝。在这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演绎着经年不变的风风雨雨;在这里,华夏子孙金戈铁马入梦来;在这里,中华儿女谱写着一首首悲壮的颂歌!这些句子,说明作者有很强的想象功力,又是真情的喷发,使说理充满激情,还有沉着老练、饱含沧桑的笔调,更是令人深思。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