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更是从一定的角度反映着社会健康服务水平的高低.而高素质、高水平、身心健康的职业护士队伍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的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健康服务水平。
【机 构】
:
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更是从一定的角度反映着社会健康服务水平的高低.而高素质、高水平、身心健康的职业护士队伍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的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健康服务水平。
其他文献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手术治疗等.其中碘-131(131I)治疗甲亢被临床公认为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1],较之需长期用药的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和可能出现甲状旁腺或声带麻痹的手术方法 有明显优势,且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24例甲亢患者采用放射性碘-131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胃肠减压是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种胃肠道手术及肠梗阻、胰腺炎等保守治疗的患者均需要胃肠减压,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手术的成败及疾病的预后[1].因此加强胃肠减压管的护理,保持其在位通畅极其重要.但临床上因各种原因而发生胃肠减压管意外拔管屡见不鲜.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实施胃肠减压的200例患者中发生意外拔管25例,对这25例意外拔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传统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及四肢静脉留置针3种不同静脉给药途径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科进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6例分成3组,其中采用PICC化疗(A组)76例,采用股静脉置管化疗(B组)80例,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化疗(C组)70例,比较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分别为5,10,18例,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室颤的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270例,其中术中发生室颤3例,立即给予有效的胸外按压、电击除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 3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均顺利完成PCI手术.结论 正确识别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波形,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的变化,掌握扎实的心肺复苏知识与
目前,"五驾马车"是糖尿病综合防治的经典策略,即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疾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其中健康教育是核心,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葡萄糖不耐受[1],包括妊娠中首次发现的糖尿病以及之前已患糖尿病但未诊断,妊娠后才被诊断的糖尿病.本文将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知识的社会化,人们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1].现在大多数医院从入院到出院,都提倡对患者按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2].但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却忽略了这一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成形术+
笔者有幸于2010年11月15~20日参加了由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香港医院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感染控制合作中心及传染病中心共同举办的"双区域感染控制课程"学习班.该学习班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69名代表参加,旨在帮助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所谓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职业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技人员及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普通溶液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我院PIVAS是由安徽药业有限公司协助,根据国内PIUAS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即"三高症"的患者逐渐增多,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呈上升趋势,它的治疗成了血管外科医护人员研究的热点。
英国当代护理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由医院主办的护士培训课程和大学开设的学位课程在1996年后全部纳入高等护理教育体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