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涌现了一批地方新升本科院校,而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涉及新升本科院校前途与命运的关键性问题,是快速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基于此,在快速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背景下,分析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可供选择的路径,是快速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升本的首要途径。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80-03
  一、新升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
  新升本科院校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的战略调整下,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通过自身提升、合并将原有专科层次的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的院校。新升本科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种职能。
  (一)目的性突出
  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明显不同于原有本科院校和专科学校。首先,它是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而生,因此,一定要承担着培养本科教育的重要责任;其次,由于源于“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的专科学校”,新升本科院校教育势必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需要的“已较好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多元化冲突并存
  尽管新升本科院校成立的方式有多种,但无论是原有单一专科院校升格,还是多所院校合并而成,首先,均要从办学理念上实现专升本的转变,改变以往简单讲授技能的授课方式,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制度供给和遵循方面,重点关注本科教育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的贯彻和落实。
  (三)职业性明显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就是高校职业性特征突出,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更要突出专业设置的职业性。从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新升本科院校属于地方性院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线高级职业人才需要而设立的院校。一方面,从新升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依据看,均要考虑学生就业后职业能力提升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相对于专科职业教育的层次而言,本科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适应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能力,还应当使之在与专业相关的领域具有职业开创能力,即实现职业适应能力向职业创造力转变的人才。
  二、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点的新升本科院校,虽然总体上基本完成了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但经过系统研究和深入调研不难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普遍不强,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更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教学上,教师只是满足于知识的单向传递,缺乏对前沿知识的了解、把握与运用,缺少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兴趣与爱好的了解,缺少对教学的研究,将教学工作视为简单的搬运工作。科研上,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术研究与创新的内在动力,只是满足于科研数量的增加,满足于学校等相关部门规定的科研成果数量的完成。在社会服务方面,由于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二)片面理解专业发展内涵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丰富而广博,但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受制于专科教育的传统,将专业发展片面理解为教学上的专业发展;或盲目崇拜科学研究,将专业发展过程等同于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或只认识到专业发展中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社会服务维度。
  (三)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新升本科院校虽然在引进人才、师资培训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数量上基本达到了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但由于习惯于长期的专科办学,师资队伍整体上还存在科研能力偏弱、知识老化、学术视野狭窄、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很大一部分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比例虽然达到了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但博士学历和教授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极低。特别是高学历教师所学习的专业与所从事的教学科研相匹配的程度较低,例如,有的教师硕士、博士学习专业与所讲授的课程没什么关联,甚至有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均不相同。
  (四)教师在职培训体制不完善,专业发展途径单一
  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主要有教师交流计划、学术休假、参加学术共同体、岗前培训、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听课观摩、教学比赛、校本教研、教学反思等。新升本科院校与历史悠久的高校相比,整体水平低下,缺少有威望的专家、学者、名师,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也不能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现有的教师在职培训体制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培训的目的具有功利倾向,只重视培训的参与,而忽视培训的效果,政策上缺乏连续性。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的是一种管理性评价,也就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指标体系,通过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非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多以奖惩为主,不仅不能有效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反而会加重教师的负担、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评价主体是校方管理者,教师是评价对象,教师很少真正参与到评价过程之中。评价主体单一,存在着不平等的评价关系。
  三、快速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种不断学习、持续更新、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制约因素,如国家和社会的切实投入、学校的政策支持、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等等。新升本科院校及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基于地方高校的发展环境和特点,探索和建立一套快速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一)制定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1.加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体制上的完善是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要以制度化的方式赋予新升本科院校教师较大的学术和专业自主权,为教师参与高校决策提供更多的机会,激发教师的职业动力,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2.建立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从事大学教育工作特有的操守、责任和追求;其次高校教师还要具备扎实深入的专业学科知识和良好的学术能力以及教育方面的基本技能。鉴于此,基于高等教育管理的需要和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非常迫切。通过推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带动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学术能力、教育学知识以及教育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为处于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地方高校提供可比较的一致的标准,尤其是为地方高校的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提供客观的科学的工作原则,以避免行政权力的盲目和滥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也是快速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二)建立校内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发展中心”
  1.开展教师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首先,开展职业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将组织新入职教师的师德养成和教学技能培训并编写入职导航,通过“师道”工程开展师德、授课技巧、教学组织、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制作和课程网站建设等多种课程,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系统的职前培训。其次,开展在职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将为在职教师提供个性化的专项培训。面向中青年教师及不同学科专业、职称等不同类型的教师,举办教学专题培训班、专题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最后,“教师发展中心”将选派教师赴国(境)内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研修与社会实践,同时,检查考核教师在校外研修和企业实践的方案和效果。
  2.开展教学咨询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组织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开展教学专题研讨和咨询、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教学研究和教学发展专项研究和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合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名师资源,就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交流,在充分发挥有经验老教师优势的基础上,广泛搜寻国内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名师,聘请专家为师生作专题报告。
  3.关注教师素质测评,引导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一方面,开展教师综合素质测评。如通过对教师能力、知识、个性匹配测评,形成教学能力综合适应性评测报告等,分析各项测评报告,针对制约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个性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由专业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出个人职业规划。“教师发展中心”的活动形式将包括职业规划工作室、青年教师研习营、名师工作坊、专家讲坛、文化沙龙、心理导航室等。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发展中心”引进和采用现代的教学培训软件,建设教师专业能力实训实验室,组建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兼职实训团队,开发教学设计案例库、教学反思系统、心理测评系统、创造性人才选拔系统、网络互动平台等实训资源库和软件系统,探索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实训模式;实施教师专业能力等级证书制度,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教师能力实训提供引领和示范;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建立并维护教学资源网站,提供专家、项目、课程、课件等资源,提供网络教学素材,建立跨学科、跨学校和跨区域的资源共享服务。
  (三)教师树立专业理想,快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增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所以,教师个人对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走出发展误区和困境的内部动因。教师不要因学校在世人眼中的“三流”地位而甘做“三流教师”,要意识到学校和自身肩负着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在专业发展方面要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以消极的眼光看待专业工作的倾向,树立崇高而远大的专业理想,争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良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合理地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应该基于对高校教师专业性的充分理解和学校情况的判断,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自己拟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其次,在努力中寻求机会,充分使用各种资源来促进教师个人的自我专业发展。最后,教师最好确定专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以保证专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2.强调新升本科院校教师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反思一方面要针对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一方面要针对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前者可以帮助教师自己了解内在专业结构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克服原有的专业结构可能对专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后者的反思则可以让教师得知目前自己所具备的专业发展准备程度和自主发展能力。”高校教师要善于记录和分析自己的专业成长史,善于研究自己和自己的教师生活。在这种对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学术生活不断的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过程中,高校教师会更为深入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进而为成为更好的“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
  [2] 刘振天.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J].学术交流,2012,(8):194.
  [3] 沈文淮,谢幼如,柯清超,等.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机制与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68.
  [4] 张广良,徐行.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12):18.
  [责任编辑 柯 黎]
其他文献
11月15~26日,胡锦涛主席对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7~19日出席了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构建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前奏和动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体现了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也是
管理领域客观规律的典范性、权威性的科学论断被称之为经典管理定律。管理者认识、掌握人才、人本、激励、沟通、团队、决策、创新、竞争、细节、营销方面的管理定律并积极实
在分析校企合作特征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成果为例,提出了有效实施校企合作,创新办学
12月17日,印有年度人物的美国杂志闪亮登场,封面显示一个灰白色的键盘和一个计算机显示屏,计算机显示屏上是大大的“YOU”,就是你,作为一个网民,成为封面年度人物.当然,这不
岁月没有给苗生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他的生活却在日子的更迭中发生了不小的变化.8年前,记者采访老苗时,他是彰武县的种树大户,如今又是该县的养鹅大户,老苗的家也由三间小
假的便血——食物或药物引起rn便血还有假的?没错!假的便血是由于吃了某些食物和药物后引起的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铋剂、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菜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八个坚持”“四化同步”“美丽中国”等概念,构成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而在这恢弘的画卷里,建设“美丽中国”这四个字,
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理工科高校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社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利用学生
电力系统我们还可以根据其职能分为:输电网络和配电网络,其中输电网络是用来担任大容量、远距离电力输送的工作.为了保障输电网络的安全,即能够可靠的完成输送电能这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