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个民族睿智的积淀,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言论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令人神往不已。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无法估计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趁年幼能强记之时,加强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必将受益终生。
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丰富语言积累落实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熟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基础知识的灌输,造成学生普遍语言积累不足、文化底蕴单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训练,语言训练的重点是培养语感,良好的语感应该从诵读中培养。
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掌握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及运用规律。通过熟读和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应减少一些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以引导学生多读书为主旨,多背诵教材中的优秀范文,使学生读书的意识增强,对语言的积累加大,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培育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大量阅读和积极背诵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积淀。为了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积累”理念,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积累”目标,有的教材编排不仅注意适当地加大了课内阅读积累的量,更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尽早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这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情感和思维、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诵读过程中,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
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诵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进行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特别是经典诵读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知识。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二、加大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诸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由于受诸多现代媒体的冲击,大多孩子不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首先应当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阅读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一、二年级要求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对三、四年级则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由此看来,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积累量、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仅仅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必须把课外阅读指导纳入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大量阅读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在我们历年所教的学生中,都能发现,一些平常有着良好阅读习惯,会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孩子,他们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习作能力,往往都比平常不爱阅读、少阅读的孩子更强。
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树立新的阅读教学观: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加文学修养,提高文学素养,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积累与课外阅读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课内阅读积累向课外阅读积累的有效迁移,使阅读积累能够不断延伸、逐步增量,进而实现学生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品读经典 升华语言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读书多了就会有学问,有一种非凡的气度,这也是说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大量阅读保证了学生阅读的量,为积累丰富的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累一些经典语言,尤其是积累那些经过时间证明了的优秀典范的言语作品,例如蕴蓄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古典诗词文赋,不仅要阅读,还要学会品读。
江泽民同志曾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那些凝聚着智慧、映射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境的古诗文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文化底蕴,使他们成为有良好修养的人。
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以诵读为基础,以大量阅读为保证,在品读经典中升华,让经典渗融于学生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腰站学区中心校查罕扎布小学)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无法估计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趁年幼能强记之时,加强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必将受益终生。
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丰富语言积累落实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熟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基础知识的灌输,造成学生普遍语言积累不足、文化底蕴单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训练,语言训练的重点是培养语感,良好的语感应该从诵读中培养。
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掌握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及运用规律。通过熟读和背诵不仅可以强化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应减少一些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以引导学生多读书为主旨,多背诵教材中的优秀范文,使学生读书的意识增强,对语言的积累加大,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培育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大量阅读和积极背诵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积淀。为了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积累”理念,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积累”目标,有的教材编排不仅注意适当地加大了课内阅读积累的量,更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尽早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这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情感和思维、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诵读过程中,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
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诵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进行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特别是经典诵读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知识。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二、加大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诸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由于受诸多现代媒体的冲击,大多孩子不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首先应当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阅读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一、二年级要求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对三、四年级则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由此看来,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积累量、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仅仅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必须把课外阅读指导纳入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大量阅读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在我们历年所教的学生中,都能发现,一些平常有着良好阅读习惯,会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孩子,他们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习作能力,往往都比平常不爱阅读、少阅读的孩子更强。
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树立新的阅读教学观: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加文学修养,提高文学素养,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阅读积累与课外阅读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课内阅读积累向课外阅读积累的有效迁移,使阅读积累能够不断延伸、逐步增量,进而实现学生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品读经典 升华语言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读书多了就会有学问,有一种非凡的气度,这也是说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大量阅读保证了学生阅读的量,为积累丰富的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累一些经典语言,尤其是积累那些经过时间证明了的优秀典范的言语作品,例如蕴蓄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古典诗词文赋,不仅要阅读,还要学会品读。
江泽民同志曾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那些凝聚着智慧、映射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境的古诗文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文化底蕴,使他们成为有良好修养的人。
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以诵读为基础,以大量阅读为保证,在品读经典中升华,让经典渗融于学生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腰站学区中心校查罕扎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