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百年:让学生体验“做一个好人是最大的幸福”——试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目标观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生活的那个高歌猛进的激荡时代,在那个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时代,敢于摆脱“高大上”的目标模式,坚持在日常的学习、劳动、集体生活、休闲活动,乃至通常被视为“狭隘的”家庭关系之中,依据每一个学生道德发展的最大可能,确立自己的德育目标,体现出他勇于独立思考的胆识与坚定不移的求实精神。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对虾养殖产量下降原因的调查结果,认为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病是导致该地区对虾养殖减产的主要原因。描述了该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对病因及危害性进行
摘 要为了完成时代赋予道德教育的使命,我国教师须肩负起改变国民性、培养个体公民道德品质的重任。为此,教师须具有权利个体的培育能力、公共人的培育能力和美善主体的培育能力。权利个体的培育能力包括权利意识、权利共享品质和权利维护品质的培育能力;公共人的培育能力包括公共参与意愿的激发能力、公共协商品质的培养能力、妥协品质的护育能力和共识执行力的培育能力;美善主体的培育能力包括美善意愿的激发能力、一核多元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
很多研究都表明,運动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期的运动能够减少肥胖、焦虑症、自卑和校园欺凌等诸多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的问题。PISA测试显示,在OECD成员国的15岁学生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保证适当的运动时间,其中52%的学生每周有3至4天会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平均每天20分钟以上。PISA显示,学生参与适量的运动,对于社会心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比起从不或较少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说,经常性
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家长总是會尽力避免让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然而,当我们为孩子排除了一切可能出现的障碍,也就使他们失去了宝贵的成长机会。试错是学习的本质,当我们极力使儿童远离失败的体验,他们会认为所有的错误都是不被允许的,从而开始回避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学着应对挫折和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抗压能力;而亲身经历更能够让儿童体会到每一个决定所带来的结果。成年人应该明白,只有当儿童觉得失败的经历是成长
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着重规则轻德性的问题,一些学校过多地关注道德行为和结果,一味强调“学生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显然与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不符。良好的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个体自觉成为至善的、有德性的人,如果过度强化规则意识,道德教育不仅达不到理想效果,反而会将个体引向功利主义歧途。在新时代急需高素质人才的现实情况下,各级学校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既定规则教育,还应将德性教育作为道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急剧变化,知识经济社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强,近期,芬兰政府啟动了国家高中教育综合改革,其中包括职业高中教育改革。芬兰本次职业高中教育改革目标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着力于个性化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最适合自身的职业能力,确保学习者有效学习。此次改革更加强调学习者补偿性职业能力的获取,要求教师、指导专家与学习者共同根据学习者的职业能力缺失状况和未来职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安徽怀远县的一个小学班级里,13岁的副班长小赐,凭借检查作业、监督背书这样的权力,向6个孩子要钱。要来的钱,有专门的孩子替他保管;上学和放学有专门的孩子骑车接送;如果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吃粪喝尿……  在这一事件中,副班长小赐俨然将小小的班集体变成了自己的“独裁国家”,让人悲哀的是,长久以来这些受欺负的孩子一次也没想过反抗,用一些孩子的话说,就是面对比他们拥有更大权力的“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更多的学校在城市中拔地而起,频发的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和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让人们将求助的视野转向了社区,社区的教育价值借此逐渐受到关注。在学术论文和学校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一种提法,即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合作体系。这样的提法看似将社区与学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似乎也契合了当前倡导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宗旨,但是,进一步梳理
当前责任教育缺乏为后果负责的“责任伦理”精神,促进学生承担后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成为责任教育改进的一种方向。为全面了解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研究者根据教育实际与责任发生原理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并获取了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中学生自评结果显示责任伦理水平整体较高,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随年级逐渐增长,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初中生、高中生和教师之间在学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