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虽然得到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风险管理机制仍然薄弱,一些银行的资产质量甚至出现了反弹。随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和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如何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有效防范风险,是我国银行业一项非常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很多,但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商业银行应提高对风险类别的分析和认识,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将全面的风险管理贯穿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
一、加强同业合作,完善征信体制,共同防范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防范需要加强银行间的密切协作。金融同業间必须统一认识,消除障碍,把防范和制止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视为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共同责任,认识到信用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共同形成维护银行债权“统一战线”,共同制定制裁措施,统一行动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1.建立健全银监会和“金融同业协会”监管职能,明确职责,制定统一打击逃废债措施,定期调查、交流、通报情况,对制止、打击逃债行为不力的金融机构,制定、落实联合制裁措施,对疏于管理、无视、隐瞒、纵容,甚至参与企业、个人逃债行为的机构可采取警告、行业通报、经济处罚及取消对该地区银行分支机构的授权等制裁措施,确保金融同业通过强化职能,严厉打击不守信用、恶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2.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信贷市场信息共享程度,降低贷款机构收集信息的成本,提高信贷市场效率,进而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征信体系通过长期保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使企业和个人过去的偿还历史对未来新的信用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守信者得奖励,失信者遭惩戒,是约束企业和个人重合同、守信用的制度基础,对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以及社会诚信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各金融机构应对所有贷款项目进行摸底调查,对借款人(包括企业法人及主要领导人情况)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能否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及清偿债务的意愿和还款能力、有否“信用污点”等情况进行完整记录,并按“红”、“黑”两类建立信用档案,并在“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和“借款企业资信查询系统”等征信系统上正确完整记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有逃债和赖账行为的企业、个人及时公布在“黑名单”上,以作警示。
3.步调一致,加大打击逃债力度。应建立同业间公认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审机构,制定统一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审标准,避免在打击、制裁逃废债行为时认识不统一。发现借款人有信用不良或逃债倾向时,及时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对纠正不力、无根本改观的应通报所有金融机构,并一致采取制裁措施,直至改正为止。
二、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是随着银行经营环境和监管法规的改变而演进的。在利率管制体制下,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重点是合规性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
1.确立并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分为利率风险的识别、测量、处理、评价四个阶段。利率风险识别是指运用各种手段确定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时间。利率风险测量是指衡量风险的大小或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幅度;利率风险处理,是指在风险发生前或发生后运用各种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幅度,或化解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通常采取承担、回避、补偿、分散、转移等处理方法;利率风险评价是指对前三个步骤的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了解风险管理的效果,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确立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2.顺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建立和完善产品定价体系。针对利率市场化,应加快建立产品定价体系,以防范利率风险。其基本原则是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信用风险、期限长短、利率风险大小,以及资金筹集成本和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确定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产品内部报价机制。使分支机构了解金融产品的基本价格,从而为客户服务提供成本基准。在提供金融产品报价时,要注意不仅提供那些基本的金融产品报价,如存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而且要覆盖全面的收益曲线,包括那些超长期资产;不仅要提供常规金融产品,而且要对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和价格界定。
3.调整资产结构,积极发展中间和表外业务。与国外相比,我行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业务规模小,收入水平较低,而且经营范围窄,品种少,服务手段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间业务正成为外资银行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也恰恰是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今后,我们应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从而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
4.应用先进技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在有效识别利率风险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缩小风险缺口或者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由于直接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使收益受到限制,所以管理利率风险主要依靠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利率上限、下限和双限期权等。各种金融产品作为利率风险的缓解技术都有其特有优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如资金缺口管理适用于对利率变动走势能够作出准确预测的情况,否则所形成的利率缺口将使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利率期货主要用于规避资产净值变化,而不适用于规避净利息收入变化;利率期权则可以防止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利率互换比较适合于规避由利率变化所引起的净收入变化。所以,我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经验,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以转移利率风险并从利率变动风险中获取最大收益。同时,在运用这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时,要灵活选择并注重避险工具之间的搭配组合,设法从利率变动中获取最大收益。
三、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纵观近年来各银行因操作风险引致损失的案件,无一不给银行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及声誉毁坏。这种人为性的、含有道德意义的风险,使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的防范之弦始终处于绷紧状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交易工具的日益现代化,作案手段的日益高智商化,操作风险的出现也日渐频繁和难以预测,已成为银行业需要共同克服的难题。
1.尽快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使之规范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要使内部控制有效,必须使之在统一的政策指引下有序展开,因此需要建立包括内控环境、内控政策、实施与运行、监测和控制与持续改进、信息交流与反馈五大功能模块在内的内部控制框架,使所有的活动都能够遵循五大功能模块的要求进行,使过去无一定规的活动具备统一的遵循性。
2.建立制度平台,使过去相互独立、条线式管理的各类活动连成严密网络,使内部控制成为银行整体的系统性的控制活动而非单个、间断的活动。这就需要对各类活动、尤其创造银行核心价值流的活动的流程进行系统梳理,识别风险点,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并与现有制度形成对应,从而建立包括流程描述、岗位职责描述、风险点提示及控制措施等在内的体系文件,并通过体系文件再来指挥和控制经营管理活动。这种制度平台对内控有效性的最大贡献就是它通过体系文件将各项相对独立的规章制度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银行创造价值的各类活动通过对制度的遵循连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使所有活动无一遗漏地襄括在内部控制框架之下,并通过自下而上的流程重检使检查活动制度化,减少“单点”或“单线”式的控制或“就事论事”式的改进带来的弊端,使内部控制成为防范操作风险的有效防线。
3.通过不断的评审活动保证内控体系运转的有效性。评价一个体系是否有效的惟一手段是运用它进而验证它。因此,应建立制度化的评审和系统化改进机制。各业务部门的各岗位员工必须定期对涉及该岗位的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查或审核,对发现问题并积极建议者给予奖励;风险管理部门需定期组织对所有业务防线和各业务环节的系统评审,对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系统性整改措施;审计部门也需定期对文件化的内控体系进行评审,对其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银行监管当局则也应该在一定的期间内对商业银行内控体系进行评价,并针对发现问题或风险隐患责成制定纠正措施,跟踪其纠正情况及有效性。这种“环环相扣”的评审机制有利于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促使商业银行不断改进内控体系,提升其有效性。
4.积极引进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积极倡导理性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控制文化。风险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我们应该积极引进世界金融领域出现的先进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机构的经营特色和风险状况进行消化吸收,通过这种对先进理念乃至上升为文化层面的深入认识来强化对操作风险的警惕,并自觉落实到管理层和员工的具体行动上,从上到下形成潜意识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控制底线。使风险管理体系的精神层面与政策、制度、机制和技术层面有机衔接,把风险管理责任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工作环节,并内化为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植根于整个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长效机制,促进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对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战略驱动作用。
一、加强同业合作,完善征信体制,共同防范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防范需要加强银行间的密切协作。金融同業间必须统一认识,消除障碍,把防范和制止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视为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共同责任,认识到信用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共同形成维护银行债权“统一战线”,共同制定制裁措施,统一行动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1.建立健全银监会和“金融同业协会”监管职能,明确职责,制定统一打击逃废债措施,定期调查、交流、通报情况,对制止、打击逃债行为不力的金融机构,制定、落实联合制裁措施,对疏于管理、无视、隐瞒、纵容,甚至参与企业、个人逃债行为的机构可采取警告、行业通报、经济处罚及取消对该地区银行分支机构的授权等制裁措施,确保金融同业通过强化职能,严厉打击不守信用、恶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2.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信贷市场信息共享程度,降低贷款机构收集信息的成本,提高信贷市场效率,进而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征信体系通过长期保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使企业和个人过去的偿还历史对未来新的信用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守信者得奖励,失信者遭惩戒,是约束企业和个人重合同、守信用的制度基础,对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以及社会诚信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各金融机构应对所有贷款项目进行摸底调查,对借款人(包括企业法人及主要领导人情况)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能否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及清偿债务的意愿和还款能力、有否“信用污点”等情况进行完整记录,并按“红”、“黑”两类建立信用档案,并在“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和“借款企业资信查询系统”等征信系统上正确完整记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有逃债和赖账行为的企业、个人及时公布在“黑名单”上,以作警示。
3.步调一致,加大打击逃债力度。应建立同业间公认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审机构,制定统一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审标准,避免在打击、制裁逃废债行为时认识不统一。发现借款人有信用不良或逃债倾向时,及时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对纠正不力、无根本改观的应通报所有金融机构,并一致采取制裁措施,直至改正为止。
二、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是随着银行经营环境和监管法规的改变而演进的。在利率管制体制下,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重点是合规性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
1.确立并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分为利率风险的识别、测量、处理、评价四个阶段。利率风险识别是指运用各种手段确定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时间。利率风险测量是指衡量风险的大小或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幅度;利率风险处理,是指在风险发生前或发生后运用各种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幅度,或化解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通常采取承担、回避、补偿、分散、转移等处理方法;利率风险评价是指对前三个步骤的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了解风险管理的效果,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确立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2.顺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建立和完善产品定价体系。针对利率市场化,应加快建立产品定价体系,以防范利率风险。其基本原则是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信用风险、期限长短、利率风险大小,以及资金筹集成本和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确定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产品内部报价机制。使分支机构了解金融产品的基本价格,从而为客户服务提供成本基准。在提供金融产品报价时,要注意不仅提供那些基本的金融产品报价,如存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而且要覆盖全面的收益曲线,包括那些超长期资产;不仅要提供常规金融产品,而且要对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和价格界定。
3.调整资产结构,积极发展中间和表外业务。与国外相比,我行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业务规模小,收入水平较低,而且经营范围窄,品种少,服务手段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间业务正成为外资银行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也恰恰是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今后,我们应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从而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
4.应用先进技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在有效识别利率风险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缩小风险缺口或者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由于直接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使收益受到限制,所以管理利率风险主要依靠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利率上限、下限和双限期权等。各种金融产品作为利率风险的缓解技术都有其特有优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如资金缺口管理适用于对利率变动走势能够作出准确预测的情况,否则所形成的利率缺口将使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利率期货主要用于规避资产净值变化,而不适用于规避净利息收入变化;利率期权则可以防止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利率互换比较适合于规避由利率变化所引起的净收入变化。所以,我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经验,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以转移利率风险并从利率变动风险中获取最大收益。同时,在运用这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时,要灵活选择并注重避险工具之间的搭配组合,设法从利率变动中获取最大收益。
三、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纵观近年来各银行因操作风险引致损失的案件,无一不给银行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及声誉毁坏。这种人为性的、含有道德意义的风险,使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的防范之弦始终处于绷紧状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交易工具的日益现代化,作案手段的日益高智商化,操作风险的出现也日渐频繁和难以预测,已成为银行业需要共同克服的难题。
1.尽快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使之规范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要使内部控制有效,必须使之在统一的政策指引下有序展开,因此需要建立包括内控环境、内控政策、实施与运行、监测和控制与持续改进、信息交流与反馈五大功能模块在内的内部控制框架,使所有的活动都能够遵循五大功能模块的要求进行,使过去无一定规的活动具备统一的遵循性。
2.建立制度平台,使过去相互独立、条线式管理的各类活动连成严密网络,使内部控制成为银行整体的系统性的控制活动而非单个、间断的活动。这就需要对各类活动、尤其创造银行核心价值流的活动的流程进行系统梳理,识别风险点,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并与现有制度形成对应,从而建立包括流程描述、岗位职责描述、风险点提示及控制措施等在内的体系文件,并通过体系文件再来指挥和控制经营管理活动。这种制度平台对内控有效性的最大贡献就是它通过体系文件将各项相对独立的规章制度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银行创造价值的各类活动通过对制度的遵循连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使所有活动无一遗漏地襄括在内部控制框架之下,并通过自下而上的流程重检使检查活动制度化,减少“单点”或“单线”式的控制或“就事论事”式的改进带来的弊端,使内部控制成为防范操作风险的有效防线。
3.通过不断的评审活动保证内控体系运转的有效性。评价一个体系是否有效的惟一手段是运用它进而验证它。因此,应建立制度化的评审和系统化改进机制。各业务部门的各岗位员工必须定期对涉及该岗位的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查或审核,对发现问题并积极建议者给予奖励;风险管理部门需定期组织对所有业务防线和各业务环节的系统评审,对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系统性整改措施;审计部门也需定期对文件化的内控体系进行评审,对其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银行监管当局则也应该在一定的期间内对商业银行内控体系进行评价,并针对发现问题或风险隐患责成制定纠正措施,跟踪其纠正情况及有效性。这种“环环相扣”的评审机制有利于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促使商业银行不断改进内控体系,提升其有效性。
4.积极引进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积极倡导理性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控制文化。风险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我们应该积极引进世界金融领域出现的先进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机构的经营特色和风险状况进行消化吸收,通过这种对先进理念乃至上升为文化层面的深入认识来强化对操作风险的警惕,并自觉落实到管理层和员工的具体行动上,从上到下形成潜意识的操作风险防范和控制底线。使风险管理体系的精神层面与政策、制度、机制和技术层面有机衔接,把风险管理责任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工作环节,并内化为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植根于整个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长效机制,促进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对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战略驱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