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结——黄永玉散文略论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永玉深爱文学与故乡,故乡是他进行文学创作的摇篮和源泉。黄永玉先生12岁背井离乡,告别养育自己的故土和亲友在异乡漂泊,但他始终不能忘却故乡,他把自己深深的故乡情结融入散文中。文章从黄永玉故乡情结的形成原因、对家乡的眷恋及对家乡所作贡献三个方面来探讨黄永玉散文的故乡情结。
  关键词:故乡情结;黄永玉;散文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深爱文学,故乡是他进行文学创作的摇篮,在他诸多文学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故乡情,他对家乡的思念是执念。
  黄永玉12岁背井离乡,告别养育自己的故土和亲友漂泊在外,诚如与他相交甚深的李辉所说“漂泊让他把这世界看个透,把世态炎凉看个透。漂泊也让他看到了处世的种种方式技巧,把他磨炼得更加适应于一个复杂的社会。”也许正因为长期漂泊的生涯,让这位游子对故乡有了刻骨铭心的热烈情感,一直漂泊在外的他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少小就开始漂泊引发的思乡愁绪催生了黄永玉的文学之路,并成为其文学作品中回避不了的重要主题。
  黄永玉善于描写故乡的风景民俗,《太阳下的风景》《蜜泪》《往日,故乡的情话》等作品多处散落着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在他的文笔之下,湘西呈现了一个纯美而野蛮的立体形象。“对于他们,故乡不只是记忆,不只是人到他乡之后的对往事的留恋,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必不可少的想象,一种不断能够提供创造力的能源”,李辉如是说。黄永玉有关故乡的散文就依靠这种神奇的力量,让他具有永不枯竭的创作文思,而且他的这类作品深深打动众多读者的心。2013年6月2日,黄永玉先生在万荷堂写作《我的文学生涯》时深情地写道:“文学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乡思维。”

一、黄永玉故乡情结的形成原因


  故乡一般指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思乡的作品自古有之,主要表达对家乡文化、秀美山川及其亲友的思念之情。自“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成为怀乡千古绝唱,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成了千百年来文人不变的情结。
  1.得自然风光之助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他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文人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
  黄永玉的童年是在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度过的,家乡给予了他绝色风光。在他的散文中,经常能聆听到黄老先生对故乡动情的描述。
  《太阳下的风景》开篇:“从十二岁出来,在外头生活了将近四十五年,才觉得我们那个县城实在是太小了。”写到此,黄老先生笔锋一转:“不过,在天涯海角,我都为它骄傲,它就应该是那么小,那么精致而严密,那么结实。它也实在是太美了,以致以后的几十年我到哪里也觉得还是我自己的故乡好。”作者不仅尽情地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挚爱,而且紧接着“借力”,即借用他人之口热情洋溢地歌颂家乡之美“原来,有时候,还以为可能是自己的偏见。最近两次听到新西兰的老人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第一是湖南凤凰,第二是福建的长汀……它是以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六十年的老朋友身份说这番话的,我真是感激而高兴。”这是全篇的第一段。读到这里,我们深深地被黄老先生对故乡的热爱而感动,我们的黄老先生是用一种无比激动、酣畅淋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深情绵绵邈之情啊!
  在黄老先生的散文中,读者经常能捕捉到描写故乡的优美文句。“我那个城,在湘西靠贵州省的山洼里。”那“桥下游的河流拐了一个弯,有学问的设计师在拐弯的地方使尽了本事,盖了一座万寿宫,宫外左侧还点缀一座小白塔。于是,成天就能在桥上欣赏好看的倒影”。那“山冈上的森林”、那“长满羊齿植物覆盖着的水井”。如他所言,“小时候在凤凰,跑到哪里,哪里都是风景,都是美丽。”故乡的山水是孕育黄永玉灵秀之气的肥沃土壤,也是养成他艺术敏感的摇篮。
  2.书香门第的家教对黄永玉的影响
  黄永玉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县里的男小学校长,母亲任女小学校长,其母在当地是第一个剪短发,第一个穿短裙,有着新思想的女性,现代作家丁玲的名字还是他母亲给起的。黄永玉两三岁就开始读古诗、四书五经,听历史故事,很幸运地接受了古典文学的熏陶,身为教师且接受新文化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父母对黄永玉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极大的。
  3.故乡人对黄永玉的影响
  黄永玉回首故人,创作了大量写人为主的文学作品,表现了文化名人琐碎的日常生活,真诚而动人。在与老一辈的交谊中,他的表叔沈从文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在《太阳下的风景》《这些忧郁的碎屑》诸篇中,黄永玉深情款款地记叙了这位表叔对年幼及在外漂泊的他一直以来的身体、生活及事业的种种爱护和關照。《太阳下的风景》记述了作者孩童时在家乡第一次见二表叔沈从文的情景;作者流浪在福建德化山区时领到一块钱工资时,冲着沈从文三个字花了七角钱购买《昆明冬景》的事情……阅读这篇文章,笔者强烈感受到黄老先生对沈老先生深挚的感情,对这位表叔深切的缅怀之情。特别是读到“我已经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那一段时间,他用了许多精力在研究传统艺术,因此我也沾了不少的光,他为我打开了历史的窗子,使我有机会沐浴着祖国伟大传统艺术的光辉。”我们不禁感叹家乡的二表叔沈从文对黄永玉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啊!他们的感情如此深刻热烈,在文章中有一段描述尤为深刻:二十一岁的黄永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只身来到上海,生活困难得很,在某日的傍晚,大上海的马路上,读到沈从文一篇谈到黄永玉父母和黄永玉的行状的文章时,黄老先生就着街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眼泪湿了报纸,热闹的街肆中没有任何过路的人知道这哭着的孩子正读着他自己的故事。文章翻到此处,笔者不禁热泪盈眶,感动不已。《这些忧郁的碎屑》是沈从文逝世后黄永玉悼念他的散文,文章多次说“三十多年来,我时时刻刻想从文表叔会死”,可以想象到他是用怎样一种沉郁之极的哀痛来怀念他的表叔,这样一位对他影响至深的亲人啊!   4.故乡民间文化对黄永玉的影响
  黄永玉是出生在湘西凤凰的土家族人,“少数民族”让他接触了各类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他说他小时候喜欢在青石板小巷里闲逛。最爱的是边街,那里是各式各样的民间艺人的天地。而少数民族的庆典,是年幼的黄永玉最快乐的日子。正是在街巷里,他看到了至今认为在别处从未看到过的如此完整的民间文化。他庆幸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实着黄永玉幼小的心灵。
  5.本土语言引发的恋乡情
  语言最容易勾起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即使离开家乡,乡音也不会为之改变。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黄永玉这个“凤凰人”坚持用“凤凰口气”说他的“凤凰事情”。
  “亲近世俗”的黄永玉能自如地运用白话、方言与文言进行创作,呈现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他文笔下的故乡,处处是温柔可亲的文字,因为在黄永玉的眼神里,投射给故乡的只有温柔和无尽的儿时记忆。他平日不欣赏发馊的“传统成语”,更讨厌邪恶的“现代成语”,它们麻木观感、了无生趣,在他的作品里,特别是描写故乡的散文,他在语言上采用本土语言,鲜活富有生活气息。他总是使用最口语化、最大众化的语言,这使得他的散文自由而独立随性。难怪乎艾青说他采用的是现代口语。如他在题跋中用的署名是“湘西老刁民黄永玉”“凤凰老刁民黄永玉”的“刁文”。所谓“刁”,有着刁蛮、刁滑之意,带着湘西特有的彪悍、泼辣、尖锐,黄永玉曾说“人家认为湖南人是蛮子,其实,湘西人更蛮,蛮子中的精华,我也就是依靠这一点工作和生活。”在他的散文中,这种刁蛮似乎随处可见。还有“老子我”这一词出现的频率也是极高的,极富地方特色。
  故乡的一切都那么鲜活地留在黄永玉的脑海里,像一颗种子埋在年幼的黄永玉心里,慢慢生根发芽,盛开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故乡,对于在外漂泊的黄永玉来说,只有故乡的回忆,才是他永不枯竭的艺术源泉。

二、黄永玉对家乡的眷恋


  黄永玉深深眷恋湘西凤凰独具灵性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文化。每次回湘西凤凰,黄永玉都在不停地夸耀家乡“我们的家乡太好了!实在太好了!”黄永玉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常年漂泊在外的黄永玉,把无处安放的思乡情愫,揉入字里行间,怀念故土的快乐与忧伤在行文流水的文字里缓缓溢出。《乡梦不曾休》,短短几百字,道尽游子对故乡儿时无边的追忆。文章为情所驱,情感和语言真挚平实,全篇透露出了在外几十年的游子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结尾写已然是白发的我来到文昌阁小学,走进二年级课堂,坐在原来的座位上,“黄永玉,六乘六等于几?”我慢慢站起来时发现课堂里空无一人。描写至此,往事不可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几多凄凉与无奈浸透纸背。难怪身处异乡的黄永玉会吟唱王粲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实在是无法排遣对故乡的思念才吟诵古人佳句来宽慰自己啊!
  从少小离家到白发苍苍,游子怀乡,乡愁是黄永玉创作散文的主题。“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你是放在天上的风筝,线的另一端就是牵系着心灵的故乡的一起影子”,在他的散文里,故乡保存着体温一般的温度。“一个人怎么会把故乡忘记呢?凭什么把她忘了呢?”他毫不掩饰地流露对这挚爱故土的深情。

三、黄永玉对家乡的貢献


  为了故乡,黄永玉乐意做一切事情。湘西吉首酒厂(现在叫湘泉集团),是他为“酒鬼”设计酒瓶,是他资助酒厂进京推销,并利用他的关系打开市场。侠义心肠,这是凤凰的山水养出来的性情。这些年,他为家乡修建了8座桥,全部自己设计、出资修建。在凤凰,有风、雨、雪、雾;去年在吉首,又添了爱、肥、花、醉,四座人行桥,诗情,又有趣的名字,一看就是黄永玉出品,而每座桥的设计、雕塑、出资,全都由他自己完成。
  谨套用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诗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参考文献:


  [1]李 辉.黄永玉艺术随笔[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黄永玉.黄永玉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文章回顾了体育院校教学管理相关文献,梳理了该问题的研究阶段,对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反思,以期能为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体育院校;教学管理;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随着该领域研
任何企业的盈利都是通过销售产品实现的,只有持续不断地向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盈利。我们每天都会感受到新产品的冲击,但是最终能获得成功的新产
一、微课制作现状分析  当前,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微课视频的脚本设计与素材选择不够合理。部分教师并没有在制作微课前充分考查学生对所授课程的实际需求,而是盲目按照教学大纲规划脚本,这不利于提升微课脚本设计环节的科学性,也不利于使微课充分发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作用。其次,在素材选择环节中,部分教师的视频中理论与素材的结合略显生硬,破坏了微课的观感。再次,微课的录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
天狮海外市场开拓者、成功系统创始人陈湛跳槽美罗国际并任CEO,这是一个民族直销企业追求长远永续发展的梦想,一个中国直销人突破直销发展瓶颈的渴望。陈湛的这次跳槽不关乎于
2008年10月26日,由雅芳(中国)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粉红丝带、心系你我——2008‘爱的行走’大型公益健走活动”在北京朝阳公园拉开序幕,大约有5000多名来自
摘 要:语文这一门学科是高中阶段的必学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学的需求,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微课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的学习,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文章就微课教学在高中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微课  一、微课模式的内涵  微课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教学理念相结合的重要产物。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在高校英语语法课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的尝试并总结出一些操作方法。  一、直接展开法  直接展开法是指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前提下,把教材中具有教育意义的语句摘抄出来直接引用树人教育。比如,在语法课的前言导入中介绍语法的重要性。用“语法与词汇紧密相连”“语法要用词汇来体现,而词汇又需要借助语法来形成句子,两者的关系如同人的骨骼和血肉”来教导学生应当下功夫学好英语语法,应当运用英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职业医学院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其设备的完善,师资的专业化要求,学生的教学考核等都是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很多卫生职业学院对其硬件设备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对其“软件”建设问题存在忽视。文章就卫生职业学院临床专业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就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临床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用实施  一、师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