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篮球运动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几经时代的变迁,篮球已逐步发展成高强度、高对抗、高智商的运动,正因如此才吸引大量的青少年儿童喜欢乃至痴迷这项运动。简单来说篮球它就是一个游戏,而这个游戏的赢家必须在拥有强壮体魄的同时更具有一定的策略性和技巧性,这才能使你成为全场的大赢家,球场的主宰者。而技战术在篮球教学中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不过我认为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只有避免犯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关键词:校园篮球;技战术;教学理念;探究
一、切勿追求花哨、脱离实际
比赛中的一个配合,一次防守都可以体现出一支球队的技战术和个人的技战术素养。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追求花哨却不实用的战术。那么什么叫好看却不实用的战术呢?例如:明明一个简单的突破就可以上篮得分,却要左边一个掩护,右边又加一个掩护,最后再加一个双掩护,最后进攻人自己都跑晕了,不知道机会到底在哪,为了战术而战术,为了配合而配合,失去了技战术本来的意义。进攻技战术的存在,就是为了得分,防守战术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对方失误,我方抢断反击得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将球送入篮圈,那么就要选择简单有效的办法,切勿脱离实际,追求所谓有效的战术。
二、不能违背篮球已有的规律性
纵观世界篮坛,美国依旧称霸天下,不过也有欧洲篮球紧随其后时刻给美帝制造压力。当然也有亚洲篮球的小、快、灵。总之篮球的世界有千千万万种风格,它承袭了百年文化,已形成了一套全世界通用的基本规律。我们不需要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肤色,同样的国籍,我们也可以在一起打球,因为篮球的基础和基本规律是全世界都共通的。反而言之,如果作为老师,你所教的东西无法融入大环境,那你就是不成功的,如果你的学生换了一个环境就不会打球了,那么授课就是失败的。怎么样是违规率,例如:掩护。如果学生A给学生B做掩护,学生A档在防守队员的左侧,那么学生B必然会先往左侧跑,就是基本规律,之后的变化是其次,而不能A去给B做掩护,B直接往反方向跑。这就违背了篮球已有的规律性。
三、运用简单有效的战术
作为球迷,最爱欣赏的是最高水平的球类比赛,而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也意味着最复杂与困难的战术体系,一个体系的建立不是一两次训练就可以达到的,而是伴随着教练组团队所有人的智慧。但是作为中学阶段的比赛,那么多高水平的技术战术是否适合中学生的能力?我个人觉得再复杂困难的战术,都是围绕2人,3人间的小配合来进行的,再复杂的战术到最后都是力求多打少,或者等打等,那么作为中学生,更应该磨练简单有效的战术,重心放在最简单的2到3人间的配合来进行,以简化战术的难度。当然,再简单地战术也是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的,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战术的有效性。
四、把握一个战术的先后顺序
战术教学的顺序也很重要,教的顺序,战术的一开始只是“摆”,从无防守的跑位到有防守的消極对抗,再到有防守的积极对抗。这是战术教学的主要思路,当然最后的积极对抗环节才是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
综合战术中一定会涉及到局部配合,那么提高局部配合的质量也应该是战术教授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各个局部的配合到达一个高度,再通过高质量的积极对抗检验,组合起来,那才是好的战术。因此这又是一个战术的教学顺序----由局部到整体。
五、在真对抗中积累实战经验
任何一个技战术的运用,都一定建立在真正对抗中来进行的,一切的花哨的动作都以具不具备实效性作为评价的标准,进攻的目的是得分,而检验是否实用的那就一定是真对抗,积极对抗,那才是经验最好的积累渠道,一味的练习,空摆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只会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这些理论上的经验变成不了实战中的经验。
六、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的习惯
当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难题,作为老师当然要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但是如果他已经理解并且知道如何去做,只是在选择上出现了疑迟和犹豫,那么我们应该放手让他独立思考,即使他做错了,我们可以帮助他纠错,给他提示。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在快攻中形成二对一反击,就这时候,老师喊传球,学生就传球,老师喊上篮,学生就上篮,突然有一天老师不喊了,学生就不会打球了。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无助,思想上的空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永远不会自己去观察防守人的位置,根据防守的站位去合理的处理球,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动脑,坚决的去处理每一个球。
七、理解篮球规则、合理运用篮球规则
篮球比赛是在一个有规范的准则下进行的对抗运动,那么这个准则如果你都不了解,那么该如何进行比赛呢?理解规则是最基本的要求。
合理运用篮球规则,也就是说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最大化的技战术实施,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在很多的执教比赛的过程中去积累。或者就是执教的老师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在以往作为比赛者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经验,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
篮球是一个集体的运动,篮球的技战术教学要按照篮球的规律来进行,这其中总结的九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以重视,一定可以使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得到提升,篮球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伟丽.CUBA女篮中锋进攻技战术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朱磊.归因模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校园篮球;技战术;教学理念;探究
一、切勿追求花哨、脱离实际
比赛中的一个配合,一次防守都可以体现出一支球队的技战术和个人的技战术素养。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追求花哨却不实用的战术。那么什么叫好看却不实用的战术呢?例如:明明一个简单的突破就可以上篮得分,却要左边一个掩护,右边又加一个掩护,最后再加一个双掩护,最后进攻人自己都跑晕了,不知道机会到底在哪,为了战术而战术,为了配合而配合,失去了技战术本来的意义。进攻技战术的存在,就是为了得分,防守战术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对方失误,我方抢断反击得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将球送入篮圈,那么就要选择简单有效的办法,切勿脱离实际,追求所谓有效的战术。
二、不能违背篮球已有的规律性
纵观世界篮坛,美国依旧称霸天下,不过也有欧洲篮球紧随其后时刻给美帝制造压力。当然也有亚洲篮球的小、快、灵。总之篮球的世界有千千万万种风格,它承袭了百年文化,已形成了一套全世界通用的基本规律。我们不需要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肤色,同样的国籍,我们也可以在一起打球,因为篮球的基础和基本规律是全世界都共通的。反而言之,如果作为老师,你所教的东西无法融入大环境,那你就是不成功的,如果你的学生换了一个环境就不会打球了,那么授课就是失败的。怎么样是违规率,例如:掩护。如果学生A给学生B做掩护,学生A档在防守队员的左侧,那么学生B必然会先往左侧跑,就是基本规律,之后的变化是其次,而不能A去给B做掩护,B直接往反方向跑。这就违背了篮球已有的规律性。
三、运用简单有效的战术
作为球迷,最爱欣赏的是最高水平的球类比赛,而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也意味着最复杂与困难的战术体系,一个体系的建立不是一两次训练就可以达到的,而是伴随着教练组团队所有人的智慧。但是作为中学阶段的比赛,那么多高水平的技术战术是否适合中学生的能力?我个人觉得再复杂困难的战术,都是围绕2人,3人间的小配合来进行的,再复杂的战术到最后都是力求多打少,或者等打等,那么作为中学生,更应该磨练简单有效的战术,重心放在最简单的2到3人间的配合来进行,以简化战术的难度。当然,再简单地战术也是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的,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战术的有效性。
四、把握一个战术的先后顺序
战术教学的顺序也很重要,教的顺序,战术的一开始只是“摆”,从无防守的跑位到有防守的消極对抗,再到有防守的积极对抗。这是战术教学的主要思路,当然最后的积极对抗环节才是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
综合战术中一定会涉及到局部配合,那么提高局部配合的质量也应该是战术教授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各个局部的配合到达一个高度,再通过高质量的积极对抗检验,组合起来,那才是好的战术。因此这又是一个战术的教学顺序----由局部到整体。
五、在真对抗中积累实战经验
任何一个技战术的运用,都一定建立在真正对抗中来进行的,一切的花哨的动作都以具不具备实效性作为评价的标准,进攻的目的是得分,而检验是否实用的那就一定是真对抗,积极对抗,那才是经验最好的积累渠道,一味的练习,空摆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只会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这些理论上的经验变成不了实战中的经验。
六、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的习惯
当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难题,作为老师当然要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但是如果他已经理解并且知道如何去做,只是在选择上出现了疑迟和犹豫,那么我们应该放手让他独立思考,即使他做错了,我们可以帮助他纠错,给他提示。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在快攻中形成二对一反击,就这时候,老师喊传球,学生就传球,老师喊上篮,学生就上篮,突然有一天老师不喊了,学生就不会打球了。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无助,思想上的空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永远不会自己去观察防守人的位置,根据防守的站位去合理的处理球,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动脑,坚决的去处理每一个球。
七、理解篮球规则、合理运用篮球规则
篮球比赛是在一个有规范的准则下进行的对抗运动,那么这个准则如果你都不了解,那么该如何进行比赛呢?理解规则是最基本的要求。
合理运用篮球规则,也就是说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最大化的技战术实施,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在很多的执教比赛的过程中去积累。或者就是执教的老师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在以往作为比赛者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经验,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
篮球是一个集体的运动,篮球的技战术教学要按照篮球的规律来进行,这其中总结的九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以重视,一定可以使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得到提升,篮球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伟丽.CUBA女篮中锋进攻技战术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朱磊.归因模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