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纳美芬联合多拉司琼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椎管内麻醉前镇痛诱发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盐酸纳美芬联合多拉司琼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椎管内麻醉前镇痛诱发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24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各60例,分别是生理盐水组(C组)、多拉司琼组(D组)、盐酸纳美芬组(N组)、盐酸纳美芬联合多拉司琼组(ND组),评价四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选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表对四组术后1 d、2 d的疼痛程度进行测评,手术前、手术后1周进行生存质量(QOL)、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调查,比较四组治疗结果.结果:干预后,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D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四组的QOL、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ND组的QOL评分高于C组、D组、N组,SDS、SAS评分低于C组、D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和多拉司琼能减少舒芬太尼所致的恶心呕吐的发生,联合预注盐酸纳美芬和多拉司琼对舒芬太尼诱发的恶心呕吐的抑制更为明显,同时不会对镇痛效果产生影响,并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休克(SS)的效果及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S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心肌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PCT、CRP低于对照组患者,NK细胞低于对照组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组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观察组(二甲双胍+预混胰岛素),各40例,分析两组血糖与胰岛素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各值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后血糖值得以控制,并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得以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占比分别为7.50%、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6,P=0.456).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具有较高降糖效果,胰岛素抵
目的:探讨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检测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纳入观察组,之后抽取同等例数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CHE、ALB、T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B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参照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A级、B级、C级三级划分,其中,Child B级、C级患者CHE、ALB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8月72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36),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厦门市中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I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足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临床缓解率,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即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70例脓毒症合并AKI的患者,均接受CRRT治疗.将22例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好转或治愈的48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可能影响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AKI分期、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C-反应蛋白(CRP)、CRRT治疗时间、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数目等,对预后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钙结合蛋白(S100β)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其与精神障碍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100例SCH患者为观察组,依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将SCH患者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43例和重度组27例,同期入院检查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比较不同病情患者的血清β2-MG、S100β和hs-CRP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脂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南方科技大学医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通过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46例,根据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血液透析(HD)组为对照组,共25例,HD联合血液灌流(HP)为观察组,共21例,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钙(Ca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目的:分析盐酸氟西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安全性能.方法:选择配合治疗的48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24例)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评分,血压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血压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不仅能够稳
目的:研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Th1/Th2平衡调节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住院治疗的9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按Camitta分型分为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MAA组,55例)、SAA组(41例),按临床疗效分为疗效较好组(37例)、疗效较差组(59例)亚组,另选取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Th1、Th2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