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阶梯式复习教学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法、知识、思想,以“学习、思考、探索、实践为模式,进行初步理论学习,创新思考,分析探索,实践探究,实现学生技能和知识、方法和过程、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三维目标。为此,笔者结合教材,思考阶梯式复习法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旨在推广阶梯式复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阶梯式复习法;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阶梯式课堂教学方式既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又可以使知识点更加连贯、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进而使阶梯式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笔者认为,在进行阶梯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分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循环训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掌握相关解题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理论学习,有序合理扎实基础;创新思考,引导自主思维;实践探究,科学强化应用体验。
一、理论学习,有序合理扎实基础
理论学习是阶梯式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归纳和总结称之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学习能够为后期学习和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构建主义的视角来看,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传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其本质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主动与同学开展协作,共同探析理论知识要点,重构知识体系。
在授课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时刻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授课进度,并引导学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理论时,授课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向学生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并选出能够完全重合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全等概念产生认知;其次,教师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特征、性质等知识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有初步认识;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画出或者裁剪出几组全等三角形,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全等三角形的特征、性质进行观察总结,加深对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的认知。在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互帮互助和交流沟通,认识到ASA、SSS、AAS、SAS、HL情况下两个三角形互为全等三角形,其中,H表示直角边,L表示斜边,A表示为角,S表示为边,并掌握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都相等基础知识。
二、创新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创新思考是阶梯式复习的第二个阶段,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结合初中数学逻辑思维性强、推理论证严密等特点,利用相关数学工具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创新解题思路,强化数学思维。
在进行“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在简单介绍基础理论知识以后,要求学生自主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及性质,学生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发现二次函数存在最大或最小值,并且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对称分布的。二次函数虽然是数学课堂教学知识,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会经常用到。如题:学校附近的一座拱桥,当水面在n时,拱顶位置距离水面2m,水面的宽度为4m,当水面下降1m后,水面的宽度会增加多少米?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拱桥的形状与抛物线的形状正好相同,因此可以平面直角坐标系,将拱桥中心作为原点,同时设二次函数y=ax2,过(2,-2),得到a的值为-1/2,y的值为-1/2x2,当y=-3的时候,就可以计算出x的值为多少,进而计算出当水面下降1m后,水面增加的宽度。
三、实践探索,科学强化应用体验
实践探究是阶梯式复习的最后阶段,它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深化,在应用中掌握策略,加强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应用,持续将学生的数学技能进行强化。在实践探究的教学阶段,可以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选择多种方式进行实际问题的研讨和探索过程,如进行资料查阅、细化课题调查和选择实验进行实践探索,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知识。
例如,在进行“旋转”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旋转图案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提前把活动任务安排给学生,引导他们收集各种有特色的图案,然后将收集到的图案在课堂上以手绘版或者电子版的形式和同学一起进行分析交流。随后就借助丰富的想象能力,进行自主创意的设计,运用中心对称、轴对称和旋转等相关知识,并号召学生开动脑筋,将美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元素融入设计图案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针对这一活动,数学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组别竞争的模式开展。首先要求学生确定自己的设计主题和设计内容,然后编制和优化设计方案,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图案的绘制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阶梯式的高效课堂,对学生现有知识构架和体系进行完善,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还能够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鸿勋.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2]雷听.初中数学阶梯式教学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
关键词:阶梯式复习法;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阶梯式课堂教学方式既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又可以使知识点更加连贯、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进而使阶梯式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笔者认为,在进行阶梯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分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循环训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掌握相关解题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理论学习,有序合理扎实基础;创新思考,引导自主思维;实践探究,科学强化应用体验。
一、理论学习,有序合理扎实基础
理论学习是阶梯式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归纳和总结称之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学习能够为后期学习和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构建主义的视角来看,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传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其本质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主动与同学开展协作,共同探析理论知识要点,重构知识体系。
在授课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时刻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授课进度,并引导学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理论时,授课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向学生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并选出能够完全重合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全等概念产生认知;其次,教师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特征、性质等知识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有初步认识;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画出或者裁剪出几组全等三角形,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全等三角形的特征、性质进行观察总结,加深对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的认知。在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互帮互助和交流沟通,认识到ASA、SSS、AAS、SAS、HL情况下两个三角形互为全等三角形,其中,H表示直角边,L表示斜边,A表示为角,S表示为边,并掌握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都相等基础知识。
二、创新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创新思考是阶梯式复习的第二个阶段,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结合初中数学逻辑思维性强、推理论证严密等特点,利用相关数学工具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创新解题思路,强化数学思维。
在进行“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在简单介绍基础理论知识以后,要求学生自主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及性质,学生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发现二次函数存在最大或最小值,并且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对称分布的。二次函数虽然是数学课堂教学知识,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会经常用到。如题:学校附近的一座拱桥,当水面在n时,拱顶位置距离水面2m,水面的宽度为4m,当水面下降1m后,水面的宽度会增加多少米?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拱桥的形状与抛物线的形状正好相同,因此可以平面直角坐标系,将拱桥中心作为原点,同时设二次函数y=ax2,过(2,-2),得到a的值为-1/2,y的值为-1/2x2,当y=-3的时候,就可以计算出x的值为多少,进而计算出当水面下降1m后,水面增加的宽度。
三、实践探索,科学强化应用体验
实践探究是阶梯式复习的最后阶段,它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深化,在应用中掌握策略,加强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应用,持续将学生的数学技能进行强化。在实践探究的教学阶段,可以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选择多种方式进行实际问题的研讨和探索过程,如进行资料查阅、细化课题调查和选择实验进行实践探索,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知识。
例如,在进行“旋转”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旋转图案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提前把活动任务安排给学生,引导他们收集各种有特色的图案,然后将收集到的图案在课堂上以手绘版或者电子版的形式和同学一起进行分析交流。随后就借助丰富的想象能力,进行自主创意的设计,运用中心对称、轴对称和旋转等相关知识,并号召学生开动脑筋,将美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元素融入设计图案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针对这一活动,数学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组别竞争的模式开展。首先要求学生确定自己的设计主题和设计内容,然后编制和优化设计方案,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图案的绘制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阶梯式的高效课堂,对学生现有知识构架和体系进行完善,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还能够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鸿勋.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2]雷听.初中数学阶梯式教学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