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老师是一名新入职教师,在市里一所比较好的高中担任英语教师。入职一年以来,刘老师经常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每当看到同组的前辈处理教学、工作事宜游刃有余以及与自己同时进入学校的其他教师貌似都适应良好时,她便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高中教师这一职位。下周一,刘老师将要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转正考评课,届时会有很多校领导来听课,刘老师对这堂课相当重视。虽然经过精心准备,刘老师还是对自己能否圆满地完成任务感到不自信,害怕自己到时候出错而闹出笑话。因此,刘老师决定采用积极心理暗示法来帮助自己调节心理,希望届时能以最佳的状态展示自己的风采。
一、什么是心理暗示
对于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心理暗示在本质上,是把一种思想强加给另一个人的大脑的行为。
按照施加对象进行分类,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进行的思想灌输。这样,自己的心理(心理活动)可以给自己的人格(潜意识)施加某种影响,改变自己的个性与人格。例如,文章开头提及的刘老师,便是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帮助自己建立信心,克服恐惧。他人暗示,简而言之就是他人对个体进行的思想灌输。例如,我们在给他人加油鼓劲的时候常常用到的便是他人暗示。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每个人都会受到暗示,只是程度高低的问题。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个体人格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弗洛伊德将个体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与生俱来,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往往受潜意识支配,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遵循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超我”遵循道德原则,用以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心理暗示提供了机会,因此,心理暗示可以认为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心理暗示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例如在重大场合时感到紧张、焦虑,害怕自己出丑,这时便可以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不紧张,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在缓解自身紧张情绪的同时,激励自我。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还有助于某些疾病的医治,它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求生意念。当然,心理暗示的力量不止于此,我们需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内而外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心理暗示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消极的心理暗示通常表现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不能在现有环境中继续活动等等。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所谓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方面工作的主观评估,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具有重要性影响。例如,有一些教师对自己是否胜任教师这一岗位,是否适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做不好工作,上不了精彩的课,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兴趣不高,影响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具有消极和积极的作用,对个体的工作、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学会使用积极心理暗示法,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强生活满意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心理暗示的基本方法
心理暗示来源于自我或是他人,学会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法,生活就会增添一丝明媚。在这里,笔者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积极心理暗示方法:
1. 扩大优点法。
扩大优点这一说法最初源自台湾作家林清玄,他年轻时曾担任过记者,有一次在报道一名小偷作案的过程时,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也正是这句话,让这名小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最终成为一名事业有成的大老板。人之所以有自卑感,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光看到自己的缺陷。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自己或是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因此,扩大优点法要求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闪光点并且设法扩大它。即使是微小的优点,一天反复思索几遍,也能使你感觉到优点多于缺点。如果有人认为,“我什么都不会,不会做家务,不会理财,如果说我有优点,那只有学习成绩好而已”。很好,“学习成绩好”就是你的优点,反复对自己说,“我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在这一点上我比别人优秀,我并不差”,以此来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推己及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他人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而非吹毛求疵,死盯着他人的缺点不放。
2. 淡化消极因素法。
所谓淡化消极因素,就是设法缩小消极面,减小消极面对自己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以“全”或“无”的思想考虑事情,他们会将极小部分的失败或恐惧扩大化了,扩大到了工作乃至生活的整体,从而对工作和生活进行全盘否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将消极因素扩大了。因此,客观看待问题,淡化消极因素也是积极心理暗示法之一。 例如:有的人对上司某一决策有看法,就对工作失去信心;有的人跟同事闹了别扭,就觉得上班没劲等等。由于某一方面的不顺心,就影响到整体工作,使自己陷入烦恼的深渊。实际上,上述情况是以偏概全,将消极因素扩大化,使自己对整个工作不满,产生了消极心态。
3. 不说消极语言法。
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危害性。因为消极语言说多了,会使人意志消沉,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更严重者会一事无成。像“反正”“毕竟”或“总之”一类的词便是消极语言的典型代表。例如,有些人当生活、工作、学习不顺利的时候,消极语言就脱口而出,对自己进行否定,而且是进行全面否定,认为 “反正我不行,毕竟是不行的”“总之,注定是要失败的”等等, 这些话都是一些全面否定自己的话,一旦开口,使得本来可以做好的事,也就做不好了。因做不好,不去做也就理所当然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努力了。这就是消极语言带来的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树立自信,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就应尽量避免说消极语言,即使一些消极语言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也要避免使用它们。
4. 转移暗示法。
积极的暗示产生积极的心态,消极的暗示产生消极的心态。对自己而言,我们可避免运用消极的暗示,但是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对自身的消极的心理暗示。遇到这种情况,就得运用转移暗示,将别人对自己的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 例如:一位老先生踩了一位年轻姑娘的脚,这位姑娘开口就骂人:“你个老不死的!”可是这位老先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说:“谢谢!谢谢!” 老先生的这一举动,把周围的人都闹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人家骂他“老不死的”,他不但不生气,反而乐着说谢谢,这老先生肯定有病。此时,有人就问老先生:“人家骂你,你不仅不生气还谢人家,这是为什么呢?”老先生说:“这小姑娘没有骂我,她给我祝福呢!她说的是,第一我老了,第二我不会死,这不是给我祝福吗?我不应该感谢她吗?”听到此话,周围的人都乐了,小姑娘红着脸低下了头。这就是转移暗示。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境我们无法控制,这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将不利于自己的心理暗示,转移为有利于自己的心理暗示。
5. 赞美他人法。
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赞美他人不仅给他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也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在赞美他人时,你看到了他人的长处,发现了他人的优点,通过内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同时,在赞美他人时,他人必定高兴,会给你一个笑脸,这也是一个积极性暗示,更加鼓励赞美这一行为。所以赞美他人是一种很好的积极性暗示,如能善加运用,必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果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的现状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给自己种一些积极的因,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更有助于结出美丽、硕大的果实。
(责任编辑:黄常棋)
一、什么是心理暗示
对于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心理暗示在本质上,是把一种思想强加给另一个人的大脑的行为。
按照施加对象进行分类,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进行的思想灌输。这样,自己的心理(心理活动)可以给自己的人格(潜意识)施加某种影响,改变自己的个性与人格。例如,文章开头提及的刘老师,便是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帮助自己建立信心,克服恐惧。他人暗示,简而言之就是他人对个体进行的思想灌输。例如,我们在给他人加油鼓劲的时候常常用到的便是他人暗示。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每个人都会受到暗示,只是程度高低的问题。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个体人格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弗洛伊德将个体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与生俱来,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往往受潜意识支配,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遵循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超我”遵循道德原则,用以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心理暗示提供了机会,因此,心理暗示可以认为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心理暗示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例如在重大场合时感到紧张、焦虑,害怕自己出丑,这时便可以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不紧张,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在缓解自身紧张情绪的同时,激励自我。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还有助于某些疾病的医治,它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求生意念。当然,心理暗示的力量不止于此,我们需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内而外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心理暗示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消极的心理暗示通常表现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不能在现有环境中继续活动等等。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所谓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方面工作的主观评估,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具有重要性影响。例如,有一些教师对自己是否胜任教师这一岗位,是否适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做不好工作,上不了精彩的课,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兴趣不高,影响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具有消极和积极的作用,对个体的工作、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学会使用积极心理暗示法,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强生活满意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心理暗示的基本方法
心理暗示来源于自我或是他人,学会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法,生活就会增添一丝明媚。在这里,笔者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积极心理暗示方法:
1. 扩大优点法。
扩大优点这一说法最初源自台湾作家林清玄,他年轻时曾担任过记者,有一次在报道一名小偷作案的过程时,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也正是这句话,让这名小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最终成为一名事业有成的大老板。人之所以有自卑感,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光看到自己的缺陷。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自己或是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因此,扩大优点法要求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闪光点并且设法扩大它。即使是微小的优点,一天反复思索几遍,也能使你感觉到优点多于缺点。如果有人认为,“我什么都不会,不会做家务,不会理财,如果说我有优点,那只有学习成绩好而已”。很好,“学习成绩好”就是你的优点,反复对自己说,“我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在这一点上我比别人优秀,我并不差”,以此来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推己及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他人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而非吹毛求疵,死盯着他人的缺点不放。
2. 淡化消极因素法。
所谓淡化消极因素,就是设法缩小消极面,减小消极面对自己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以“全”或“无”的思想考虑事情,他们会将极小部分的失败或恐惧扩大化了,扩大到了工作乃至生活的整体,从而对工作和生活进行全盘否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将消极因素扩大了。因此,客观看待问题,淡化消极因素也是积极心理暗示法之一。 例如:有的人对上司某一决策有看法,就对工作失去信心;有的人跟同事闹了别扭,就觉得上班没劲等等。由于某一方面的不顺心,就影响到整体工作,使自己陷入烦恼的深渊。实际上,上述情况是以偏概全,将消极因素扩大化,使自己对整个工作不满,产生了消极心态。
3. 不说消极语言法。
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危害性。因为消极语言说多了,会使人意志消沉,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更严重者会一事无成。像“反正”“毕竟”或“总之”一类的词便是消极语言的典型代表。例如,有些人当生活、工作、学习不顺利的时候,消极语言就脱口而出,对自己进行否定,而且是进行全面否定,认为 “反正我不行,毕竟是不行的”“总之,注定是要失败的”等等, 这些话都是一些全面否定自己的话,一旦开口,使得本来可以做好的事,也就做不好了。因做不好,不去做也就理所当然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努力了。这就是消极语言带来的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树立自信,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就应尽量避免说消极语言,即使一些消极语言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也要避免使用它们。
4. 转移暗示法。
积极的暗示产生积极的心态,消极的暗示产生消极的心态。对自己而言,我们可避免运用消极的暗示,但是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对自身的消极的心理暗示。遇到这种情况,就得运用转移暗示,将别人对自己的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 例如:一位老先生踩了一位年轻姑娘的脚,这位姑娘开口就骂人:“你个老不死的!”可是这位老先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说:“谢谢!谢谢!” 老先生的这一举动,把周围的人都闹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人家骂他“老不死的”,他不但不生气,反而乐着说谢谢,这老先生肯定有病。此时,有人就问老先生:“人家骂你,你不仅不生气还谢人家,这是为什么呢?”老先生说:“这小姑娘没有骂我,她给我祝福呢!她说的是,第一我老了,第二我不会死,这不是给我祝福吗?我不应该感谢她吗?”听到此话,周围的人都乐了,小姑娘红着脸低下了头。这就是转移暗示。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境我们无法控制,这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将不利于自己的心理暗示,转移为有利于自己的心理暗示。
5. 赞美他人法。
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赞美他人不仅给他人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也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在赞美他人时,你看到了他人的长处,发现了他人的优点,通过内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同时,在赞美他人时,他人必定高兴,会给你一个笑脸,这也是一个积极性暗示,更加鼓励赞美这一行为。所以赞美他人是一种很好的积极性暗示,如能善加运用,必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果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的现状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给自己种一些积极的因,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更有助于结出美丽、硕大的果实。
(责任编辑:黄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