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关怀无效性研究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_z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怀和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和关怀。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而在我们的人生中,接受最早也是最长久的关心当是来自家长的关心。父母对于我们的关心超过了其他的任何人,就是在父母的关心之下,我们才茁壮成长,并且学会了关心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生育政策的特殊性,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投入了更多的关心,按理说,处于被关心者的孩子应该感到幸福快乐,可是最近缪建东老师对5所学校400名学生做的调查却显示有67%的学生认为家长的关心过分,家长并没有关心到点子上。而同样来自于美国女子兵团的调查显示:一百个孩子里面就有一个孩子声称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关心过他,而在最贫困的孩子中间,这么说的人占七个百分点。百分之几似乎是个很小的比例,但是想一想,全国范围内这个数字有多大!而在一项对于家长的调查中显示:有91%的家长都认为自己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在家长觉得自己关心孩子的时候,孩子却不领情呢?这其中的关怀失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本文就是要对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关怀失效这个问题做一个探究,分析个中原因,以期更好的促进亲子关系,构建和谐家庭。
  
  一、何为关怀
  
  “关怀”作为一个文学词汇相信大家是不陌生的,但是作为一个学术词汇它有着更加准确的含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962)将关怀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他在很广泛的意义上运用这一概念。他认为,关怀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生命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怀是最深刻的渴望,关怀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怀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米尔顿·梅尔奥夫(Milton Mayeroff)在他对关怀的讨论中开篇写道:“最严肃意义上的关怀就是帮助他人成长,帮助他人实现自我。”这些对关怀的定义虽然描述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一点就是这些定义的重心都落在关怀者身上,即付出关怀的人身上,都是站在关怀者的立场的,都把关怀看作是一种道德行为,这一定义是从帮助他人成长的关怀者出发的。我们可能会掩卷沉思:这种关怀是不是被关怀者此刻所想要的或需要的?这些定义中存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怀有行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所以在定义关怀的时候,不应该有一个人为的前提,不应该只着眼于作为道德行为者的关怀者身上,致使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变成单向的给予和被动的接受。第二个问题是:关怀作为一种行为,不完全是一种道德问题,因为过分强调关怀作为一种个人美德则是把关怀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之中,其中的一个人是关心者,长期默默无闻的奉献关怀,而另一个人是被关怀者,坐享其成的接受关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关怀者确实需要一种美德来支持其关怀行动。鉴于此,笔者在这里倾向于使用关怀学派的首要代表人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内尔·诺丁斯对关怀的定义。
  
  1、关怀是一种关系
  产生上世纪70~80年代的关怀学派的首要代表人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内尔·诺丁斯却认为关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她认为,关怀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者接触。并且认为,关怀有两种基本的含义:首先,关怀与承担是等同的,如果一个人承担或者操心某种事态,并为之烦恼,他就是在关怀这些事情。其次,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一种欲望或者关注,他也是在关怀这个人。换句话说,如果他注意到某人的想法和利益,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关怀的本质因素在于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任何关怀关系都由两个方面构成:关怀者和被关怀者。
  
  2、关怀通过关怀者的关注、动作移植使被关怀者做出相应反应而完成
  关怀者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接近被关怀者,当这一切进行的顺利时,被关怀者积极地接受了关怀者的思想和行为,分享他的欲望、赞美和成就。当我们想去关怀别人时,第一步是从自我移开,在感情上去接受对方。关怀始于独立自主的接受性,去理解他人的现实,尽量体会他人的感受,这是关怀者关怀的基础。它包括两个特征:一是全神贯注,二是设身处地,也称动机置换。全神贯注是关怀的基础,但并不是爱情,也不是将生活重心转为全为他人而活,而是所有的关怀都包括全神贯注,其不需要很强,也不需要遍及于关怀者的生活中,重要的是,必须有这样的时刻发生,也就是说,有全神贯注的时刻发生,如此才有接受的可能。接受是关怀之始,接受的态度让关怀关系的建立有了现实的起点。关怀的第二步是回应,关怀行动终于回应的承诺。关怀者在表现出接受的态度之后,也要做出回应。回应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行动,是持续的注意被关怀者的需求,而给予不同的回应。所谓持续地更新承诺,是指被关怀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需求,关怀者应随机应变,而非将关怀视为例行公事去做,不考虑对方的真正需求。然而被关怀者是否感受到真诚的关怀,从而有情感上的满足与肯定,标志着这段关系是否真正建立、关怀者的付出是否成功。因此,完成关怀关系的另_二个重要因素,是被关怀者本身。
  诺丁斯认为,作为被关怀方也需要表示出一种感受能力。关怀关系只有构成如下的逻辑才能得以成立:①W关怀X;②X承认W关怀X。当我们强调②时,所指的是X诚意地接受了关怀。他并没有躲避或者否定它。因此,关怀需要W的全心投入,也同样需要X对关怀的承认。由此可见,在关怀中,被关怀方也要起作用,为了建立关怀关系,被关怀方不必成为关怀方,他也不必像关怀方感受自己那样感受对方,但是他须对关怀方做出反应。因此,在诺丁斯看来,关怀关系需要关怀方全身心的投入,也要求被关怀方的承认以及主动的反应。当被关怀方没有感觉到被关怀时,也应以伦理学上的英雄品质作为被关怀方来行为,对关怀关系做出反应和贡献,这就使我们有希望学会关怀和被关怀。成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在交流和接触的过程中,双方可以交换位置和角色,关怀者可以同时变成被关怀者,而被关怀者也可以变成关怀者。
  
  二、家长关怀失效的个案调查和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听到了很多的学生反映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作者在寒假期间,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的12~16岁之间的大约60个学生中做了一个浅层次的访谈。其中60个学生中有49个说最关心自己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有11个学生说父母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不过问,很少感到有人真正在关心自己。3月份我又在北京市做了一个小 范围的调查,同样也是12~18岁的孩子,我随机找了4个做了深度的访谈,让我吃惊的是,竟然有一个15岁的男生有想要自杀的念头,原因是自己活着没意思,我就问他:“那你自杀了以后,不怕你的父母伤心吗?”他的回答更让我吃惊,“就算我自杀了,估计他们肯定也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的。”事后,我又对这4个学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访谈,发现他们其实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可见,关怀失效已经是一个在城市与乡村都很普遍的问题了,那么关怀失效主要有什么表现形式呢?通过分析,我发现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从关怀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过犹不及型”——过分关怀导致失效和“阴阳差错型”——没有关怀到点子上导致失效;从方式上看,可以分为:“因循守旧型”——没有按照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关心导致关怀失效和“含蓄单一型”——没有把对孩子的关怀让孩子知道导致关怀失效。在下面我列举几个最典型的例子:
  
  1、“过犹不及型”——过分关怀导致失效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母亲是典型的事事包办型的母亲,是非常的关怀自己的儿子,可以说是她的关怀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可也就是因为这样,他的儿子非常的反感,因为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已经开始萌发自己是男子汉的意识,况且都想在同龄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独立,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经常像小孩子一样宠着,尤其是在他的同学面前,这样会让他们觉得非常的没有面子,所以,他才会为自己的妈妈感到烦恼,觉得妈妈关心自己过度,没有照顾到自己的感受。那么于他来说,他其实是没有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
  
  2、“阴阳差错型”——没有关怀到点子上导致失效



  从表中简单的所列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孩子内心渴望的关怀与家长所给予的关怀根本是两回事,由于家长根本不知道他们所提供的关怀内容不是孩子所需要的,当他们看到自己为孩子这样努力的工作,为孩子提供了如此好的学习环境而孩子却不为所动的时候,就显得很伤心,对孩子的误会越来越深,后可能会索性什么也不做了,所谓“太寒心”。而孩子发现父母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只是让自己吃好、穿好、住好,而在其他方面却不闻不问,显然把自己当作一个不会思考的“白痴”,一肚子的话却也不知道给谁说时,心里就产生了与父母对着干,更严重的是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想到轻生。
  
  3、“因循守旧型”——没有按照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关心导致关怀失效



  由此表显示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个女孩的父母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做生意的女强人,继承父母的家业,是比较现实的父母,价值观取向比较地保守,注重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而她的女儿,出生在90年代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追求新鲜与时尚,热爱唱歌,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著名的歌手,她不太能够理解父母的想法,也不太能接受父母整天严肃的对待自己的方式,希望父母能够像哥们或者姐们一样对待自己。而父母关怀孩子的方式很保守,仅限于口头交流(而且是命令式的,不容孩子辩解)和物质给予,这种保守的关怀方式对于如今的孩子来说,心灵触动性不是很大,所以给予关怀的反应也就很小,使得关怀失效。
  
  4、“含蓄单一型”——没有把对孩子的关怀让孩子知道导致关怀失效



  在孩子眼里,父母做的不只是不好,还远远不够,觉得自己挺受忽视的,父母只关心他的学习,对其他的一切都不理不睬,心里觉得很难过;而父母却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工作,认为对自己的孩子还比较的了解,比较的关怀;但由于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关怀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或者表现出来而致使孩子以为父母对自己不关心,没有人关怀自己,从而使父母付出的关怀变得无效。
  
  三、家长关怀失效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通过实地调查和教育理论我们可以知道,笔者分析家长关怀失效的四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发现无论是因为关怀内容还是因为关怀的方式中出现的关怀失效,皆是因为家长没有了解孩子的需要,不知道孩子需要哪方面的关怀而去关怀,导致关怀变得无效。故从关怀失效本质上是家长不了解孩子,之所以不了解孩子就是因为家长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或者在沟通交流时缺少方法技巧。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往往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需要,也没耐心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家长不要把沟通看成是单方向的——家长讲,孩子听,一味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给孩子,不准孩子反驳,也不准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孩子的自主性根本就谈不上。家长应该学会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用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孩子感觉到父母对待自己的平等态度,也就会乐于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知道了孩子真实的想法你才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
  
  2、勾通方式要具有全面性。一说沟通,大部分家长认为就是和孩子用语言交流、谈话,用语言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把语言当作和孩子沟通的唯一方式或主要方式。因此,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只会一味说教,讲道理,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家长总是不停地唠叨,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沟通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沟通方式的单一性,家长要善于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怀,美国人类学家在研究人与人的沟通时发现,孩子在表达感情时,更偏重使用身体语言,抱一抱、亲一亲、一个赞赏都是孩子需要的。
  
  3、沟通内容要有针对性。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不少家长有一种习惯那就是所谓的语重心长,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又特别空洞。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孩子很难领会,有时反倒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更谈不上让孩子感觉到关怀了。
  
  4、沟通过程要民主化。许多家长和孩子交谈的时候,常常是自己“畅所欲言”,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常常挂在嘴边,没有孩子商量回旋的余地。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谈的愿望便被压抑,渐渐的就不想与家长交谈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都有自己渴望的东西在意的东西,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利和自由。在一些事情上要和孩子沟通,就算孩子不懂,做家长的有责任让孩子去了解,征询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都是有好处的,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得到满足,也激起了与家长交流的欲望。同时,在做事关孩子的决定时,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要上什么学校,考大学要报考什么样的专业,课外要学什么等等都要尽量考虑到孩子的意见,这样你就能够掌握一手可靠资料,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出现关怀无效的事情了。
  
  5、沟通时机要合理。许多家长不懂得把握和孩子沟通的时机,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时,家长就插进去想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家长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时机。可以在与孩子一起做家务的时候好好聊聊天或者在与孩子谈论电视的时候,这些都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时机。
  
  6、沟通中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种信任。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时,往往采取较消极的方式对待,一味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即使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与进步,家长也总认为孩子做得不对,觉得也改变不了了。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慢慢的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也就不想改变了。同时也就变得内向,更加的不爱与父母交流了。所以,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信任孩子,使沟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掌握了这些原则,相信家长与孩子之间会有一个很好的了解,避免家长关怀无效性的发生。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由于寿命的延长及健康照料体系的改善,使得老年人口有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口的增加将使得祖父母的人数相对增多,也会使得祖父母的「任期」延长。这种改变有机会使得祖孙在彼此的生命中,产生出一段有意义的重叠期间,让祖父母与孙子女更有机会相互接触及彼此影响。在多代家庭于未来将会更显重要,且有可能取代核心家庭之际,祖孙关系的探讨实不容忽视。  知觉亲密感是亲密关系中重要的成分,对于个人发展及其人际互动均
期刊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家庭,在走向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如果离开了“家”和谐文化的植入,就很难生根。因此,“家”和谐文化不是单纯针对孩子的“小儿科”,而且是唤醒人们智慧心灵,提升民族素质,造就时代智慧人才的出发点和大学问。每一个人的家文化背景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成长轨迹。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如果能把“家”文化作为植根文化融入到学习型组织建设之中,会大大激励社会成员在“享受学
期刊
内容提要:父母离异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一定的伤害,离婚率的上升给学校教育增添了新的课题。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走出困境,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责任。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行为表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建议和学校帮助离异家庭子女的方法,以及家校合作的措施。  关键词:离异 初中生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家校合作 引导    家,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
期刊
2008年11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苏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苏州市教育局鲍寅初局长致欢迎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台湾、江苏、浙江、江西、吉林、山东、河南、河北、广东等省市以及美国、新加坡的专家、学者140多人,就家庭教育的以下现状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一、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
期刊
一、我国家庭性别教育的缺失    目前,家庭性别教育几乎都是在家庭里潜移默化进行的,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认识,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造成和扩大了那些无益于社会和儿童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  家长受传统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影响,对未出生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期待,在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字时,他或她就被迫进入了一个分类系统中,因为这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性别标志,而且也告知了许多与孩子有关的其他情况。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
期刊
从国际上看,日本是教育费私人负担极重的国家。其教育费的家庭负担虽常说有限度,但随着大学升学率持续上升,家庭的教育费负担也大增。其家庭的教育费负担虽支撑日本较高的大学升学率,但有研究指出,日本现在经济低迷如继续下去,今后其家庭沉重的教育费负担将难以保证。这不仅会影响整体大学升学率,更会对低收入阶层的大学升学有影响,使教育机会均等严重化。  为应对这些预想事态,很有必要搞清最需要的教育费的家庭负担及减
期刊
今天,我们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全体理事,在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欢聚一堂。  首先,请允许我对一如既往地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各位理事,表示热烈的欢迎。  对多少年来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地热心于家庭教育事业,在理论研究和科学普及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在座的或不在座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们这次年会的召开,适值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在座的各位,都亲历了这不平凡的三十年。此时此刻
期刊
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高德伟教授认为,人的性意识是从两三岁就开始的,两三岁的小孩是青春期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时期。中国著名性学家和泌尿科专家吴阶平教授指出:人的一生都需要性教育,其中婴幼儿和青春期尤为重要。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的马丽考尔德伦博士强调:“幼儿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性教育特别有效。”本文所指的幼儿期是3-6岁的孩子。    一、相关概念界定    性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也是一种
期刊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地球村”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但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沟通年代却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不和谐音: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并不因为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变得亲密,反而似乎变得越来越疏离。一项涉及11个国家及地区的研究显示,学前父子疏离现象已日益严重口。这里谈的父子疏离现象是指父亲与孩子关系的疏远、隔离现象,是现代社会中不和谐的一种人伦现象。  在美国波士顿,米尔顿·科特尔丘克(Milton
期刊
1999年,我在对“望子成龙”之“望”进行20年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父母之道”理论体系构建的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陆续在《朝阳广播电视报》上连载4年,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于2004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了家庭教育理论专著《父母之道》一书。  该书出版后,很快受到学界和传媒的重视,新浪网率先向全国推介并连载了全书内容。紧接着,中国教育信息网、中国家庭教育网、中国家庭教育专业网、大洋网等各大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