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火”的七月,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市东福米业公司绿色原野里,昌邑区人大代表刘延峰总经理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打造神农庄园:“让乡亲们的钱袋更加鼓溜充实”
神农庄园宽阔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庄园里,红灯高挂,乐声悠扬,人头攒动。这边的热带植物园里,观光游客络绎不绝,逶迤前行;那边餐厅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身材苗条、穿着唐装的礼仪小姐热情欢迎每一位客人到来,庄园内洋溢着节日般喜庆气氛。
温泉洗浴区领班王女士告诉我:“庄园的生意每天都这样红火,像过年一样。”谈话中得知,她是从外地嫁到大荒地村的。现在,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和她都在公司上班,日子过得很幸福。身旁的刘延峰接着说:“党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大多数村民都把土地租给了公司,公司发给土地租让金,国家还给农民发种粮补贴。如果一家有三四口人在公司上班,全年收入十万、八万是平常的事。前些年,村里不少姑娘往外地嫁,如今外地姑娘争相嫁给村里的小伙,村里姑娘也娶了不少‘倒插门’的外地小伙子。我粗略算了一下,这些年有100多外地人来到大荒地村。”
2000年,东福米业成立后,实行水稻种植“五统一”,结束了一家一户粗放型种植模式,“大荒地”牌优质大米走向了全国四面八方。然而,单一的水稻种植、加工,乡亲们受益有限。“区政府要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区人大常委会号召人大代表为发展经济做贡献。我要响应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发挥企业‘农’字号优势,带领农民致富增收,尽快让乡亲们的钱袋更加鼓溜充实。”
于是,公司从2007年开始,利用两年的时间,先后投入2.92亿元,利用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在东福米业所在地——大荒地村开发建设了集休闲娱乐、温泉体验、青少年教育、日光温室采摘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神农温泉度假村,带动了420名农民成为企业工人,年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
我们跟着刘延峰出了庄园,继续向前,边走边看,忽听远方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前面是和庄园配套的神农酒庄,外部建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我们循声顺着刘延峰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绿色原野中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修建污水处理厂:“让家乡的河水更清澈明亮”
村头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人声鼎沸,热火朝天。随着指挥员一声声号令,一台台挖掘机挥舞巨臂,把泥土从地上挖起,慢慢转动,“轰隆”一声,装上了卡车。这辆卡车刚刚装满开走,那辆卡车接着开了过来……刘延峰指着工程揭示牌对我说:“这个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奉土河的一期工程,由省、市环保专家按照目前国内先进技术设计施工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预计年底前完工。”
刘延峰高度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2009年,他提出在大荒地村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建议,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落实,有效地改善了大荒地村的卫生环境。此后,他把目光投向流经大荒地村的季节河——奉土河治理。近年来,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河中,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浑变黑,带有异味,经专家检测,结果为污染物超标,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越发显得不协调。
“我是人大代表,又是企业家,有责任带领乡亲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让家乡的河水变得更清澈明亮。”刘延峰多次与省、市环保部门协调,邀请专家考察论证,研究解决办法。最后,确定了奉土河治理方案,列入了全省新农村环境整治试点,争取到了省、市政策和资金扶持。
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我们将实施二期工程,对奉土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美化:清除淤泥,拓宽河道,修建河堤和林荫路;在下游修筑堤坝,提高水位,在河里添置游船。到那时,河中碧波荡漾,游船如梭;岸上绿柳成行,行人徜徉,‘清水绿带’让整个村子灵动起来。”他的眼神充满了对新农村美好未来的期待。
建筑农民新居:“让农民的房子越住越宽敞”
村中繁忙的建筑工地上,一座座高耸的塔吊,忽而缓缓升起,忽而徐徐降落;一辆辆装满混凝土的商砼汽车,出出进进,钢筋工、瓦工、木工,紧张地忙碌着,一座座楼房不断升高。“这是我们建筑的农民新居,每幢5层,构成一个四合院,共23幢,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刘延峰说。
多年来,农村分散的居住方式不但房屋简陋,而且浪费耕地。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提高生活水平的瓶颈,人们对改善住房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设农民新居,让农民的房子越住越宽敞。农民上楼后,倒出的大量土地,可以建设更多的产业化项目。”我担心问:“农民不愿‘被’上楼怎么办?”刘延峰说:“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只要让他们得利,不用动员,自己就会去做的。你想,一个100平方米的平房只能卖10万、8万,换同样大的楼房后,就能卖30万元,他们能不争着抢着去吗?”多么朴实,多么实在,又多么睿智。
“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让利于农民。”是刘延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大荒地村,让我感受最多的是和谐氛围:企业与村民和谐,村民与村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村民们都说:“党的政策让我们富裕起来,东福米业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延东、延峰哥俩为人仁义,处事仗义,是难得的大好人。”
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眼前,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红旗路一片繁忙景象。公路两侧,堆放着沙土、石块,工人们运灰铺石,正在进行施工作业,随着推土机、轧路机轰鸣前行,路基不断向两旁拓展、向前方延伸……
这条10公里水泥路是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的唯一一条道路,修筑于21世纪初。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车辆增加,红旗路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东福米业投入1.2亿元,加固路基,拓宽道路,将路面由6米扩展为10米,可供4车并排通行。
“刘总经理性格沉稳,办事严谨,思维敏捷,是东福米业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东福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如此说。2000年,刘延峰辞去了孤店子镇水利所的工作,与兄长刘延东一起,创办了吉林市东福米业公司。10多年来,他们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带领公司由最初的单一水稻种植加工企业,发展成为现在集农业科研开发、水稻种植加工、农机修理、畜禽养殖、小额贷款、建材加工、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11个子公司。展望未来,刘延峰满怀信心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打造高标准的国际农业论坛,还要建设全市一流的中小学校,大力兴办教育和卫生事业。那时,大荒地村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
临别时,刘延峰自豪地告诉我,他正在读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明天将飞赴北京,参加毕业典礼,论文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汽车缓缓上路了,我的思绪还留在大荒地这块热土上,透过车窗,看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蓦然,一个美丽的想像在心中油然而生:这阡陌交错的原野多么像一个个方格,星罗棋布的建筑多么像一个个优美的文字。刘延峰,这位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人大代表、新一代农民企业家,正用智慧、勤劳和汗水,浓墨重彩,把农业产业化这篇大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
打造神农庄园:“让乡亲们的钱袋更加鼓溜充实”
神农庄园宽阔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庄园里,红灯高挂,乐声悠扬,人头攒动。这边的热带植物园里,观光游客络绎不绝,逶迤前行;那边餐厅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身材苗条、穿着唐装的礼仪小姐热情欢迎每一位客人到来,庄园内洋溢着节日般喜庆气氛。
温泉洗浴区领班王女士告诉我:“庄园的生意每天都这样红火,像过年一样。”谈话中得知,她是从外地嫁到大荒地村的。现在,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和她都在公司上班,日子过得很幸福。身旁的刘延峰接着说:“党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大多数村民都把土地租给了公司,公司发给土地租让金,国家还给农民发种粮补贴。如果一家有三四口人在公司上班,全年收入十万、八万是平常的事。前些年,村里不少姑娘往外地嫁,如今外地姑娘争相嫁给村里的小伙,村里姑娘也娶了不少‘倒插门’的外地小伙子。我粗略算了一下,这些年有100多外地人来到大荒地村。”
2000年,东福米业成立后,实行水稻种植“五统一”,结束了一家一户粗放型种植模式,“大荒地”牌优质大米走向了全国四面八方。然而,单一的水稻种植、加工,乡亲们受益有限。“区政府要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区人大常委会号召人大代表为发展经济做贡献。我要响应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发挥企业‘农’字号优势,带领农民致富增收,尽快让乡亲们的钱袋更加鼓溜充实。”
于是,公司从2007年开始,利用两年的时间,先后投入2.92亿元,利用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在东福米业所在地——大荒地村开发建设了集休闲娱乐、温泉体验、青少年教育、日光温室采摘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神农温泉度假村,带动了420名农民成为企业工人,年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
我们跟着刘延峰出了庄园,继续向前,边走边看,忽听远方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前面是和庄园配套的神农酒庄,外部建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我们循声顺着刘延峰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绿色原野中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修建污水处理厂:“让家乡的河水更清澈明亮”
村头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人声鼎沸,热火朝天。随着指挥员一声声号令,一台台挖掘机挥舞巨臂,把泥土从地上挖起,慢慢转动,“轰隆”一声,装上了卡车。这辆卡车刚刚装满开走,那辆卡车接着开了过来……刘延峰指着工程揭示牌对我说:“这个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奉土河的一期工程,由省、市环保专家按照目前国内先进技术设计施工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预计年底前完工。”
刘延峰高度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2009年,他提出在大荒地村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建议,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落实,有效地改善了大荒地村的卫生环境。此后,他把目光投向流经大荒地村的季节河——奉土河治理。近年来,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河中,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浑变黑,带有异味,经专家检测,结果为污染物超标,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越发显得不协调。
“我是人大代表,又是企业家,有责任带领乡亲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让家乡的河水变得更清澈明亮。”刘延峰多次与省、市环保部门协调,邀请专家考察论证,研究解决办法。最后,确定了奉土河治理方案,列入了全省新农村环境整治试点,争取到了省、市政策和资金扶持。
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我们将实施二期工程,对奉土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美化:清除淤泥,拓宽河道,修建河堤和林荫路;在下游修筑堤坝,提高水位,在河里添置游船。到那时,河中碧波荡漾,游船如梭;岸上绿柳成行,行人徜徉,‘清水绿带’让整个村子灵动起来。”他的眼神充满了对新农村美好未来的期待。
建筑农民新居:“让农民的房子越住越宽敞”
村中繁忙的建筑工地上,一座座高耸的塔吊,忽而缓缓升起,忽而徐徐降落;一辆辆装满混凝土的商砼汽车,出出进进,钢筋工、瓦工、木工,紧张地忙碌着,一座座楼房不断升高。“这是我们建筑的农民新居,每幢5层,构成一个四合院,共23幢,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刘延峰说。
多年来,农村分散的居住方式不但房屋简陋,而且浪费耕地。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提高生活水平的瓶颈,人们对改善住房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设农民新居,让农民的房子越住越宽敞。农民上楼后,倒出的大量土地,可以建设更多的产业化项目。”我担心问:“农民不愿‘被’上楼怎么办?”刘延峰说:“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只要让他们得利,不用动员,自己就会去做的。你想,一个100平方米的平房只能卖10万、8万,换同样大的楼房后,就能卖30万元,他们能不争着抢着去吗?”多么朴实,多么实在,又多么睿智。
“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让利于农民。”是刘延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大荒地村,让我感受最多的是和谐氛围:企业与村民和谐,村民与村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村民们都说:“党的政策让我们富裕起来,东福米业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延东、延峰哥俩为人仁义,处事仗义,是难得的大好人。”
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眼前,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红旗路一片繁忙景象。公路两侧,堆放着沙土、石块,工人们运灰铺石,正在进行施工作业,随着推土机、轧路机轰鸣前行,路基不断向两旁拓展、向前方延伸……
这条10公里水泥路是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的唯一一条道路,修筑于21世纪初。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车辆增加,红旗路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东福米业投入1.2亿元,加固路基,拓宽道路,将路面由6米扩展为10米,可供4车并排通行。
“刘总经理性格沉稳,办事严谨,思维敏捷,是东福米业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东福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如此说。2000年,刘延峰辞去了孤店子镇水利所的工作,与兄长刘延东一起,创办了吉林市东福米业公司。10多年来,他们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带领公司由最初的单一水稻种植加工企业,发展成为现在集农业科研开发、水稻种植加工、农机修理、畜禽养殖、小额贷款、建材加工、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11个子公司。展望未来,刘延峰满怀信心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打造高标准的国际农业论坛,还要建设全市一流的中小学校,大力兴办教育和卫生事业。那时,大荒地村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
临别时,刘延峰自豪地告诉我,他正在读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明天将飞赴北京,参加毕业典礼,论文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汽车缓缓上路了,我的思绪还留在大荒地这块热土上,透过车窗,看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蓦然,一个美丽的想像在心中油然而生:这阡陌交错的原野多么像一个个方格,星罗棋布的建筑多么像一个个优美的文字。刘延峰,这位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人大代表、新一代农民企业家,正用智慧、勤劳和汗水,浓墨重彩,把农业产业化这篇大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