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凝集素-1在结肠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结肠腺癌组织、4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75例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组织中Galectin-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原位杂交的结果表明,结肠腺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表达的阳性率(84.00%)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34.88%)和正常结肠上皮组织(22.67%),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结肠腺癌组织中Galectin-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80.00%)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30.23%)和正常结肠上皮组织(21.33%),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1 mRNA和Galectin-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结肠腺癌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但是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Galectin-1 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alectin-1 mRNA及蛋白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现出正相关(r=0.600,P<0.01)。

结论

Galectin-1 mRNA和蛋白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其高表达可能在结肠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Galectin-1可能是一种判定结肠腺癌恶性程度极其重要的分子标记。Galectin-1 mRNA和蛋白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多态性的转录活性差异与乳房肥大的关系。方法选取乳房肥大女性患者28例为乳房肥大组,以乳房大小形态正常的健康女性6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报告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对基因突变进行转录调节能力研究。结果(1)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乳房肥大组(3.13±1.1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6±1.41,P<0.05)。(2)结合ERα XbaI多态性的基因
目的观察端粒酶抑制剂(BIBR1532)对含有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KRAS第12外显子突变(所编码的氨基酸由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即G12D突变)的肺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G12D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噻唑蓝(MTT)法、划痕实验检测端粒酶抑制剂对表达G12D的肺癌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肝部分切除术(PH)后小鼠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PH组和UTI组,每组15只。UTI组小鼠术毕苏醒即刻经腹腔注射UTI 50 000 U/(kg·d),C组和PH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0 d。3组小鼠于末次给药后24 h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拴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24 h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4 mg/kg),对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并检测大鼠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
目的探讨B细胞转位基因-1(BT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97例胃腺癌组织及6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BT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TG-1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及癌组织中mRNA表达率分别为81.5%(53/65)及23.9%(47/1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联合顺铂对荷膀胱癌T24细胞裸鼠免疫功能及血管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荷膀胱癌T24细胞小鼠模型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联合组各6只,分别腹腔注射5 d 0.9%氯化钠溶液、顺铂、雷公藤内酯醇+顺铂。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右旋糖酐(dexran)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肿
目的观察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对家兔阴茎组织的损伤及修复,探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安全性。方法成年雄性家兔35只,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5组,对照组1组),采用E100型体外冲击波治疗阴茎组织,E=0.09 mJ/m2,频率为60击/分。观察实验动物阴茎组织是否存在相应宏观上的损伤。阴茎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电镜观察。阴茎组织匀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切皮前15 min均使用氨甲环酸0.5 g静脉滴注,术后氨甲环酸组在松止血带前给予氨甲环酸0.5 g静脉滴注,同时在关闭切口后由引流管逆行灌入2%氨甲环酸25 ml,而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和灌入。术后2 d分别计算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血清铁蛋白(SF)的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指标的变化,分析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F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25例、前列腺癌无骨转移患者30例和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0例,年龄55~75岁,平均67岁。前列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基线大于20 μg/L,范围20.0~1 50
目的分析肠结核(ITB)与克罗恩病(CD)肠镜活检标本胶原纤维及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差异,探讨其在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在我院确诊为ITB、CD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肠镜活检标本,分别行Masson染色、免疫荧光双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总胶原、Ⅰ、Ⅲ型胶原及TGF-β、Vimentin的表达强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