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寻优性能低、多样性不足问题,为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预警与选择变异的麻雀搜索算法(CGSSA).采用线性微分递减的方式动态设定优化过程中的预警者数量,在更新过程中设定选择因子,按照震荡衰减的规律对算法中一定数量的较差个体进行变异,并在变异结束后对更新前后的个体择优选取.实验结果表明:CGSSA算法不仅在收敛速度、搜索精度以及稳定性上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应用于机器学习中的分类任务时,具有更好的分类性和鲁棒性.
【机 构】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阜新123000;宁夏煤炭基本建设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高等学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装备研究院,辽宁阜新12300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
【出 处】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寻优性能低、多样性不足问题,为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预警与选择变异的麻雀搜索算法(CGSSA).采用线性微分递减的方式动态设定优化过程中的预警者数量,在更新过程中设定选择因子,按照震荡衰减的规律对算法中一定数量的较差个体进行变异,并在变异结束后对更新前后的个体择优选取.实验结果表明:CGSSA算法不仅在收敛速度、搜索精度以及稳定性上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应用于机器学习中的分类任务时,具有更好的分类性和鲁棒性.
其他文献
介绍原液氯充装工艺流程.分析原液氯充装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原液氯充装工艺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将充装泵由屏蔽泵改为磁力泵.针对原充装秤管路造成瓶装液氯质量降低的缺点,改造充装管道和抽负管道,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针对原抽负装置不稳定也不经济的缺点,将抽负装置由纳氏泵改为水力喷射泵.给出改造后液氯充装工艺流程.
混料设计是解决配方问题非常有用的工具.本文介绍了混料设计结合Minitab统计软件,应用于氯碱行业的电极涂液配方设计的方法.T涂层是最新研发的产品.采用传统的试错法一直无法解决多响应变量的配方设计问题.该产品的响应变量为电位、寿命和酸电解耐受时间3个指标,而原材料主要包含U、R、T、I 4种材料.混料设计结果表明U、R、T对寿命、电位和酸电解耐受时间都有显著影响.推导出了回归方程.另外,绘制出的等值线图清晰展示出3个指标的值与各种配方比例之间的关系.通过响应优化器,找到同时满足3个指标的最佳配方比例.最后
为实现二硫化碳氯化工艺中产生的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的完全回收,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混合物的精馏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理论塔板数、进料口位置、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选出最适宜的工艺条件:理论塔板数为21块,进料口位于第9块塔板,回流比为1.9.在该工艺条件下,塔顶温度为46.9℃,二硫化碳质量分数为95.1%,满足氯化合成全氯甲硫醇的含量要求;塔底温度76.5℃,四氯化碳质量分数为99.8%,符合GBT 4119-2008对四氯化碳含量的要求.
介绍氯碱工业生产过程,分析生产中安全管理要点.指出企业应在多层安全防护设计理念指引下,从氯碱工艺本质安全性出发,加强对运行装置的有效管理;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重视检修作业过程监管,合理选择承包商;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格履行工艺变更程序;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置体系,以确保氯碱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研究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从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生产技术、化工生产过程、企业安全技术措施、化工生产事故原因等多角度,强调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内蒙古获各琦铜矿石选矿厂采用丁基黄药作铜捕收剂,2号油作起泡剂,通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工艺流程,最终可以获得精矿品位为20.00%,铜回收率为94.00%的铜精矿.针对深部开采铜原矿品位逐年下降引起的铜金属产量下降,对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铜矿物嵌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试验采取了3种方法:(1)开发了新型高效铜捕收剂XK419,XK419与戊基黄药组合强化回收尾矿中损失的铜矿物,尤其是对部分铜矿物连生体的回收,提升铜精矿回收率至95.00%以上;(2)采用铜粗精矿再磨工艺,提升
针对井下人体热舒适性评价不准确、评价指标少等问题,以蒋家河煤矿工作面为例,选取环境温度等13个评价指标,构建井下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模型.采用主客观赋权的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引入拉格朗日函数,优化决策模型,通过欧式距离建立两者联系,确定两种方法偏重系数,计算各指标的理想组合权重,构建组合赋权聚类-双基点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矩阵实验室软件计算准则层指标贴进度矩阵.研究结果表明:井下热舒适影响较大的前5个因素排序为环境温度>皮肤温度>风速>湿度>口腔温度;该工作面热舒适评价值为0.619,人体热舒适性为“舒适”等
为解决冒溪煤矿南翼煤层在建筑物下采煤引发地表变形移动问题,采用倾斜分带斜切分层充填采煤法,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地表移动规律模型,计算南翼区域V9b号煤层-80~0 m阶段地表移动参数,并分析充填率为0、80%、85%、90%时地表变形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充填率0时,地表最大水平变形8.40 mm,最大倾斜14.60 mm/m,最大曲率0.86;充填率80%时,地表最大水平变形2.40 mm,最大倾斜4.30 mm/m,最大曲率0.21;充填率85%时,地表最大水平变形1.70 mm,最大倾斜2.8
为揭示粒径级配与水流作用对煤岩体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垮落岩石载荷作用下变形规律以及时效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煤岩体强度、粒径级配、时间与碎胀系数的关系,揭示煤岩体在恒载作用下时间与应变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岩碎胀系数与岩石强度成正比,随应力增大表现为非线性降低趋势.恒载作用下碎胀系数与时间对数线性相关,且水流对于应变的影响较大.研究结论为煤矿地下水库库容计算提供了思路.
为解决传统线性流变本构模型无法描述岩石非线性流变特性的问题,采用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统计损伤理论与传统线性流变本构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分数阶统计损伤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将本构模型中的应力取恒值,解出三维应力状态下的蠕变函数.应用该蠕变函数对围压20 MPa下泥岩三轴分级加载蠕变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及拟合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拟合曲线与泥岩蠕变实验数据的相关水平较高,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958~0.9979.所建模型形式简洁,可准确描述泥岩蠕变三阶段的非线性特性,阐释岩石非线性流变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