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灌注参数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iej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经绍兴市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行盆腔多期DCE-MRI,选择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单血供双室血流动力学模型计算子宫肌瘤的定量灌注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管间隙容积分数(Vp)、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血浆灌流量(Fp);术后按病理分型分为普通型、细胞型、退变型三组,对比分析三组子宫肌瘤灌注参数的组间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感受性曲线(ROC曲线),评价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

结果

普通型、细胞型、退变型子宫肌瘤灌注参数Ktrans分别为(0.684±0.341)、(1.897±0.458)、(0.554±0.514)/min,Kep分别为(1.004±0.685)、(2.362±1.001)、(1.274±1.093)/min、Ve分别为0.789%±0.186%、0.806%±0.203%、0.537%±0.314%,Vp分别为0.145%±0.196%、0.502%±0.338%、0.062%±0.106%,Fp分别为(0.792±0.461)、(2.426±0.509)、(0.628±0.551)ml/min,三组子宫肌瘤组间灌注参数Ktrans、Kep、Ve、Vp、F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型子宫肌瘤Ktrans、Kep、Vp、FP值高于普通型子宫肌瘤(均P<0.01);细胞型子宫肌瘤Ktrans、VP、FP值高于退变型子宫肌瘤(均P<0.01);普通型肌瘤Ve值高于退变型子宫肌瘤(P<0.05)。绘制Ktrans、Kep、Ve、VP、FP值鉴别细胞型肌瘤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1、0.904、0.622、0.840、0.994。

结论

DCE-MRI定量灌注参数,特别是Ktrans、Kep、VP、FP值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肌瘤分型的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婴儿嗜肝病毒和非嗜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各种病毒感染与B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4例BA婴儿的病历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3类嗜肝病毒即甲肝病毒(HAV)、乙肝病毒(HBV)、戊肝病毒(HEV)和5类非嗜肝病毒即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肠道病毒(EV)、柯萨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儿血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39例及脓毒症患儿47例,并以同期30例非脓毒症危重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PICU 24 h内外周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并测定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并于入院24 h内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小板(PLT)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探寻评估UC患儿病情及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UC患儿资料,选择25例缓解期、36例活动期UC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
粪菌移植(FMT)是指将来源于健康供体的粪菌液移植到患者消化道内,以恢复肠道微生态、治疗特定的肠内外疾病。目前有关儿童的FMT资料有限,需要建立专业团队,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化、精准化地开展临床实践工作。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内窥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EG的49例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胃镜和/或肠镜)下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儿童EG常见消化道症状分别是便血(23例)、腹泻(20例)、呕吐(18例)和腹痛(15例);初次入院时年龄为1个月7 d~13岁7个月,平均年龄为59.4个月,其中以<1岁的患儿
慢性假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肌病或神经元病变或间充质病变等引起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与机械性肠梗阻极为相似,但无机械性梗阻的证据。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根据胃肠道神经肌肉紊乱特点,分为肌病型、神经病变型及间质病变型,其发生机制各异。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并除外机械性梗阻,可诊断此病。目前治疗主要为促进肠蠕动,保证患儿的营养供应等。现就近年关于儿童慢
目的评价磁共振小肠造影(MRE)及放射性核素异位胃黏膜显像(EGMI)检查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因下消化道出血行手术探查的54例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量、术前最低血红蛋白(Hb)水平。根据手术探查结果分为病变组和非病变组。病变组为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梅克尔憩室(MD)或小肠重复畸形患儿,共36例,其中男25例
目的分析比较儿童胆源性胰腺炎和非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胆源性胰腺炎的认识。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儿科住院的88例急性胰腺炎(AP)患儿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血钙、肝肾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胰腺B超、胰腺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结果。分析儿童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比较儿童胆源性胰腺炎与非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实验室检
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是可以重建肠道菌群的疗法,重新被临床所关注,但这一治疗方法并未成为常规治疗手段。随着对FMT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在难治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一些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肠道外疾病中得到使用。近几年FMT在儿童疾病中的应用也有一些报道。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FMT在儿童中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作一阐述,旨在为FMT更好地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