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ly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5月20日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稳定、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社会各界应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提出自己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应届大学生 就业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自大学扩招以来,社会成分趋于知识型。昔日人才结构之金字塔顶端已经膨胀,塔心易位,大学生风光不再,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特别是在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处处碰壁,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高校、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高校、市场、政府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此,针对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影响作用作出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
  1、大学生就业的诚信缺失。
  诚信行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受到关注。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毕业生在书写就业推荐表、准备推荐材料时出现诚信问题:有些毕业生为了能找一份好工作,就在毕业推荐表上下功夫,在填写时不自觉的避实就虚,不写自己的真实情况,而是夸大其辞地介绍自己,出现简历“放水”现象,伪造本来没有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资格证书等 。
  第二,签订就业协议时出现的诚信问题。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时选择几家单位,但最先同意接受并要求与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的单位不一定是毕业生心目中的理想单位,个别毕业生为了保底,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最后导致恶意违约及频繁跳槽等现象频繁发生。
  第三,面试时出现的诚信问题:许多毕业生在面试时为了不失去机会,他们对于用人单位提出的一些问题,往往不能如实回答,或者夸大其词,或者胡编乱造。
  2、大学生的不良择业心理。
  大学毕业生的心态一直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变量,主要表现在自身定位与社会评价不一致,高不成、低不就,择业不切实际。当代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现象。就业准备阶段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有依赖、观望、自卑、懈怠;择业过程中的不良心理有拜金主义、追求稳定、自负、嫉妒攀比;就业后的不良职业心理现象有失落、“跳槽”、“得过且过”等 。
  (二)用人单位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在本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才市场中,还不得不遭受纷至沓来的求职陷阱,加之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太淡薄,大学生面临的形势更趋于严峻。具体而言:
  1、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签订,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劳动合同制度的核心,事关劳动合同者权益保护,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受降低用工成本的驱動,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和解雇成本的法律责任,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就业协议代之。事实上,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性质截然不同,就业协议仅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达成的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承诺,并不涉及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学生到工作岗位报到之时 。显然,就业协议不能取代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才是真正就业的法律体现。否则,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就极易受到侵害。
  2、试用期滥用,损害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录用的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进行详细了解的期限。但是,鉴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加之缺乏工作经验,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一方面,试用期的长短及试用期内的报酬由用人单位单方决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以实习期、见习期为由规避试用期规定或者利用试用期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应有作用并未发挥,相反,却成为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就业者的工具。
  (三)高校自身的因素。
  1、高校招生专业、数量与市场脱节。
  近些年高校“扩招”快速,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增长又十分有限;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与市场脱节。但由于财政拨款只与招生数量挂钩,高校关心的是招收更多优质生源,考生关注的是最佳入学机会,都未过多考虑大学生的未来就业问题,且大学生生均教育资源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高校扩招速度,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综合素质降低,就业出现困难。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近些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倍受重视,但大学生就业动机和期望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而就业指导作用在深度和广度上却显得很有限: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经费不足,机构不完整,设施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到位、服务对象的覆盖面等诸多不足。
  第二,指导内容不全面,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都局限在信息发布、政策指导、毕业生统计、档案派发、就业心理调适、求职面试技巧等方面,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塑造和潜能开发,缺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安全教育 。
  第三,就业指导模式单一,目前高校是以就业指导课、就业形势报告和讲座为主,这种灌输式单向教学的效果不好,对学生就业帮助不明显。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对策思考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在此就用人单位、高校、政府等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文化修养。
  1、端正大学生就业心理。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毕业生经济需求、提升毕业生生命价值实现需求、树立毕业生就业使命意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应多用引导和教育的方式: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把握机会,不心存不满、怨天尤人”,不要择业失败了,就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他人,归咎于社会风气不好、用人单位偏见等等。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正视自我,不互相攀比、嫉贤妒能”,不少大学生特别关注社会的认可度,喜欢把自己的职业与周围同学的职业作比较,只要别人的职业比自己的好一点,心里就不能平衡,有的甚至采取过激的手段陷害同学。这种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视自我,喜欢互相攀比、嫉贤妒能的表现,也是一种心理误区 。
  第三,要引导大学生“相信自己,不缺乏自信、没有主见”,毕业生在择业时,要克服胆怯、自卑心理,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议论或看法,在择业过程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态和作风,把择业看作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在应聘前应多掌握一些择业的知识、技巧和礼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2、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要破除旧的要“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期望值,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职业意识,即不管是何种所有制,只要是取得合法的、相对稳定的、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轨道上来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过去看来是普通“蓝领”的工作岗位,现在由具有大专知识水平、较高技能的人员来从事,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3、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
  第一,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学好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平台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二)用人单位:注重岗前培训,转变用人观念。
  用人单位希望大学毕业生一进入单位就能马上投入工作并为单位创造利润,但由于大学生在校就读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对企业不了解,使许多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距。因此用人单位应加强岗前培训,包括岗前规范、工作任务、企业文化以及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等,使毕业生能有清晰认识,从而迅速适应新工作 。
  此外,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量来招聘,不应该片面追求人才高消费。由于同样的工作现在由水平或学历更高一级的毕业生来担任,但待遇并未提升,致使部分大学生观望而选择不就业或攻读更高学历。
  招聘用人的观念需要转变,不要过分注重求职者的学历和年龄,要切合实际的看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这也为大龄的专业生提供了更多平等的就业的机会。
  (三)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首先,各高校要认真执行招生规模、学校布局、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评估、学位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有关政策,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加快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积极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宽专业适应性。
  其次,各高校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大力推行高职毕业生正式、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要将学生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是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同时成为毕业生择业、企业考核录用人才的重要环节。
  再次,要大力倡导“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度,重点解决高校办学的定位问题。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要适时根据农村、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大学毕业生的岗前技能培训,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
  2、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
  第一,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極性。
  第二,加强就业面试技巧的培训。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就业面试的指导,特别要根据就业面试的共性加强就业面试技穷和基本知识的培训,培训中除了理论讲授外,可举办模拟招聘会或组织学生到当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观摩,以增强他们的实际感受,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加强就业心理指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咨询工作,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帮助他们端正心态,引导他们在客观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
  (四)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策倾斜。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加强政府的人才预测并对专业设置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政府与学生个体和高校不同,它掌握人才需求最全面的信息,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和就业指导。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政府应该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政府更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 。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创业投资的倾斜政策,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给予特殊优惠。
  3、健全就业信息网络。
  虽然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就业信息网,但还不够完善,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可以建立起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包括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服务,职业交流会等 。还应当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对我国经济现状及走势,对就业态式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作为制定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的必要依据。
  三、结束语
  在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不乐观,特别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欠缺经验和阅历,期望值又很高,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对于每位大学毕业生而言,又是人生的一场挑战。如何面对这场挑战,大学生自己不仅要有能力,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稳定、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提出自己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注释:
  侯玮,郭立伟,侯居荏.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思考. http://www.edu.cn/
  20050513/3137145.shtml,2005-5-13.
  卢丽琼.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若干突出问题及对策.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3.
  梁平,陈奎.大学生就业困境及法律保障问题研究.河北法学,2007,8.
  卢丽琼.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若干突出问题及对策.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报,2008,3.
  毕廷廷.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指导.中国教育报,2007,1-24.
  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生就业难.中国高等教育,2003(5).
  黄文述,杜中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离职率问题的原因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66-68.
  黑龙江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4年全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http://www.fsou.com/html/text/lar/168328/16832883.html,2004-6-22.
  侯齐民,马琨茂,王会文.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3).
  闫萍.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http://dzgl.hhxy.edu.cn/jyzdzx/YRXXFBPT/Print.asp ArticleID=201,2008-3-28.
  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其他文献
目前,大型商业项目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等的空调系统主要采用燃气直燃机、锅炉作为动力源.然而燃气直燃机、锅炉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一旦发生泄漏,会造成重大灾害.根据北京
近几年,我国在各个平台大力宣传电力法规,稳妥有序地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国家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电力资源使企业更好地发挥电力集体企业改制作用,给予企业一定的空间利用
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政行为会随国家的计划、政策等情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当社会成员已经接受了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政行为或者已经习惯于行政主体所施行的管理模式时,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条例公开发布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条例修订和贯彻实施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政府诚信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发现诚信现象,提出诚信问题,解析政府失信原因,提出解决建议。传统方法使得对政府诚信问题的研究陷入僵局。新的研究方法利用帕累托经济学理论,对政府诚信的本质重新下定义,即社会和谐,并论证和谐是政府诚信的总衡量标准。  关键词:政府诚信 诚信邀约 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政府诚信与否总是牵动着公众最敏感的神经。近年来随着一些
“习近平总书记给咱劳模班回信了!”  2018年“五一”前夕,令人振奋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遍校园的每一处角落,让原本静谧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突然热闹起来。  “4月30日也是我的生日,能收到这样的‘生日礼物’,此生圆满了。”虽然已过去3个多月,但每每提到这封回信,张鹏都从心底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今年45岁的张鹏,是葫芦岛爱心车队队长,给习总书记写信的2017级劳模本科班的班长,全国五一劳动
期刊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必须适应大数据技术时代的发展要求,运
为了深入贯彻上级“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三抓一促”活动部署,促进区局工作作风,优化纳税服务、征纳关系,荆门市掇刀区国税局开展了“个十百千”(即:领导负责一个片,
社会国原则是起源于19世纪的一项宪法原则,以国家给付义务为逻辑起点,以保护弱势群体,维护最低限度的实质平等,创造机会平等为意旨。作为社会国原则具体展开的社会权,其核心